資源描述:
《東坡肉曹操雞 說說那些有故事的菜》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東坡肉曹操雞說說那些有故事的菜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創(chuàng)始人: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菜品特色:杭州名菜,用豬肉燉制而成。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相關(guān)記載: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chuàng)制。東坡肉的最早發(fā)源地,是湖北黃岡。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shù)刎i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
2、得自家君莫管。’”后來,1085年蘇東坡從黃州復出,經(jīng)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開封,在朝廷里任職,沒過多久,受排擠,1089年要求調(diào)往杭州任太守,這才將黃州燒肉的經(jīng)驗發(fā)展成東坡肉這道菜肴。作為漢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東坡肉據(jù)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并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chuàng)制。其他以東坡命名的美食延伸還有:東坡魚和東坡肘子。東坡魚:就是清蒸五柳魚,相傳是有一回蘇東坡正要品嘗西湖鮮魚時好友佛印來訪,兩人不免又有一番精彩的對話,最后佛印笑說:「這條『五柳魚』算給你『釣』到了,不如叫『東坡魚』算了?!箯拇艘院?,人們把「五柳魚」又叫「東坡魚」
3、,而且這道西湖名菜名氣也越來越大,一直流傳到今天。東坡肘子:肘子就是蹄膀,據(jù)說是蘇東坡被貶到嶺南后,為抒發(fā)抑郁心情,便專心研究烹飪,這便是其中一道佳作。太白鴨創(chuàng)始人:唐朝詩人李白菜品特色:色白肉爛,湯味鮮醇,具有滋補之功效。相關(guān)記載:“太白鴨”相傳始于唐朝,與詩人李白相關(guān)。幼年時隨父遷居四川綿州昌隆(今四川綿陽市江油青蓮鄉(xiāng)),直至25歲時才離川。李白在四川近20年生活中,非常愛吃當?shù)刂谱龅臓F蒸鴨子。這種菜是將鴨宰殺治凈后,加酒、鹽等各種調(diào)味,放在蒸器內(nèi),用皮紙封口,蒸制而成,保持原汁,鮮香可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4、李白奉唐玄宗之詔入京供職翰林,文武百官都敬重他。當時李白雖然想為朝廷出力,但在政治上并未受到重用,相反由于楊貴妃、楊國忠、高力士等人,在唐皇面前對其進行讒言攻陷,而逐漸被疏遠。李白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曾設(shè)法接近唐玄宗,他竟然想起了年輕時在囚川曾經(jīng)常吃過的美味鴨子,就用肥鴨,加上百年陳釀花雕、枸杞子、三七和調(diào)味料等蒸制后,獻給玄宗。玄宗食后,覺得此菜味道極佳,回味無窮,大加稱贊,詢問李白:“卿所獻之菜乃何物烹制?”李白回答:“臣慮陛下龍體勞累,特加補劑耳。”玄宗非常高興他說:一此菜世上少有,可稱太白鴨?!昂髞砝畎纂m然仍被玄宗
5、疏遠,但李白獻菜了事卻成為烹任史上的一段佳話?!疤坐啞北阌纱藲v代相傳,成為四川的一款名菜?!げ榭丛瓐D文思豆腐創(chuàng)始人:清代乾隆年間揚州僧人文思和尚菜品特色:選料極嚴,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時具有調(diào)理營養(yǎng)不良、補虛養(yǎng)身等功效。相關(guān)記載:文思豆腐是揚州傳統(tǒng)名菜,系清代乾隆年間揚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創(chuàng)制。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文思字熙甫,工詩,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diào)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曹操雞創(chuàng)始人:東漢末偉大的政治家曹操菜品特色:出鍋時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
6、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滿口。亦名:逍遙雞,系安徽合肥傳統(tǒng)名菜。相關(guān)記載:相傳三國時期,合肥因地處吳頭楚尾,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從都城洛陽率領(lǐng)83萬大軍南下征伐孫吳(即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zhàn)),行至廬州(今安徽合肥)時,曾在教弩臺前日夜操練人馬。曹操因軍政事務(wù)繁忙,操勞過度,頭痛病發(fā)作,臥床不起。行軍膳房廚師遵照醫(yī)囑,選用當?shù)刈须u精心烹制成藥膳雞。曹操食后感到味精美十分喜愛,隨之病漸愈,身體很快康復,爾后每進餐必常食此雞。由此,后人傳于世,”曹操雞“聲名不脛
7、而走,在合肥流傳至今。左宗棠雞創(chuàng)始人:譚廚名家曹藎臣之徒彭長貴菜品特色:口味獨特。相關(guān)記載:左宗棠雞的發(fā)明人是彭長貴,他師事譚廚名家曹藎臣,所烹飪之料理表面上是湘菜,底子是淮揚菜,手法為嶺南菜,另外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意。1970年代的臺灣臺北,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jīng)國某日辦公到極晚,夜帶隨從到彭長貴開設(shè)的彭園餐廳用餐。餐廳原本正準備打烊,當日高檔食材都已用盡,只剩雞腿稍稱堪用。彭長貴只好臨場創(chuàng)作,將雞腿去骨切丁,又將辣椒去籽切段,先炸熟雞塊瀝干,然后以辣椒、雞塊、醬油、醋、蒜末、姜末、蔥末拌炒均勻,最后勾芡并淋麻油,即成一道新菜色。
8、蔣經(jīng)國食后甚感美味,詢問菜名,彭長貴隨機應(yīng)變,說是清末湘軍名將左宗棠當年愛吃的一道炒雞塊,借用左宗棠之名為這道菜加持,于是此菜就稱”左宗棠雞“,并成為彭園的招牌菜,而蔣經(jīng)國翌日起,也向其他的黨政要員宣揚此道菜的美味,故名噪黨、院,一時轟動。又有記載此菜名為清末名將左宗棠最愛的菜肴,因此又稱為「左將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