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宋學——新儒學》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宋學——新儒學儒學的演化儒學在漢代“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①,史稱“漢學”,這種學風一直延續(xù)到五代、宋初?! ∪鍖W自東漢末年起逐漸衰微,佛、道盛行,直至唐代后期,韓愈在創(chuàng)導古文運動的同時,力排佛道,提倡儒學,倡“儒學道統(tǒng)說”。韓愈對孟子特別推崇,在“道統(tǒng)”中將原先被列為上承孔子的顏淵,排斥在主線之外,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并且將儒學研究從章句訓詁引導為對經(jīng)典義理的探求。 史稱:“自晉迄隋,老、佛顯行,圣道不斷如帶”,“愈獨喟然引圣,爭四海之惑,雖蒙訕笑,跲而復(fù)奮,始若未之信,卒大顯于時。昔孟軻拒楊、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
2、,乃去千余歲。撥衰反正,功與齊而力倍之”。“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①。宋祁的這段話,代表著北宋中期“宋學”形成時期學者的認識。 韓愈將《孟子》提高到與《論語》相近的地位,并推崇《大學》,其弟子李翱又推崇《中庸》,都對“宋學”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而唐代后期的啖助對《春秋》、李景儉對《孟子》所持的批評態(tài)度,也對“宋學”產(chǎn)生了影響。宋學先驅(qū)與宋祁一起撰寫《新唐書》的歐陽修,就是“宋學”先驅(qū)中的主要人物,蘇軾在《居士集序》中稱:韓愈之后“三百有余年而得歐陽子,其學推韓愈、孟子以達于孔氏。..士無賢不肖,不謀而同曰:‘歐陽子今之韓愈也?!闻d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
3、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極矣。而斯文終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舊,論卑而氣弱,自歐陽子出,天下爭自濯磨,以通經(jīng)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以犯顏納說為忠,長育成就,至嘉祐末,號稱多士,歐陽子之功為多”?! ”环Q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孫復(fù)、石介,通常被稱為“理學先驅(qū)”,其實不只是理學的先驅(qū),而且是整個“宋學”的先驅(qū)。其他如晁迥、范仲淹、李覯等人,也都可以列入“宋學”先驅(qū)人物之列。他們或以廢棄“漢學”專事章句訓詁,而“疑經(jīng)”、撰著“新義”;或發(fā)揚儒家“內(nèi)圣外王”之道,“救時行道”;或在吸納佛、道等諸家學說、思想,以豐富宋學內(nèi)涵方面,都對“宋學”的新學、蜀學、理學等各個學派,產(chǎn)生了重
4、大影響。宋學的特征蘇軾不僅把歐陽修作為宋學的創(chuàng)導者,而且把他列入韓愈創(chuàng)設(shè)的儒家道統(tǒng)中,上承韓愈、孟軻以繼孔子的儒學正統(tǒng)。還談及“通經(jīng)學古”與“救時行道”,作為宋學的主要特征。①《四庫全書總目》卷1《經(jīng)部總敘》?! 、佟缎绿茣肪?76《韓愈傳·贊》。 通經(jīng)學古不是原先的章句訓詁,而是探求儒經(jīng)的新意?!耙山?jīng)”是宋學建立時期一個重要特點,歐陽修景祐四年(1037)的《易或問》,“或問《系辭》果非圣人之作”,回答是“何止乎《系辭》”①。他所著的《毛詩本義》,四庫館臣在《提要》中稱:“自唐以來,說《詩》者莫敢議毛、鄭,雖老師宿儒亦謹守《小序》。至宋而新義日增,舊說幾廢,推原所
5、始,實發(fā)于修?!薄 ”环Q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孫復(fù)、石介,年歲略長于歐陽修,主要活動時期也都在北宋中期的仁宗時期。胡瑗的《周易口義》“其說《易》以義理為宗”②,孫復(fù)“講說多異先儒”③,石介也同樣是不取舊說的?! 【葧r行道為宋學另一個主要特征,也是宋學建立之初許多學者共同追求的目標。不僅歐陽修積極參與“慶歷新政”,被《宋元學案》列為首位的胡瑗,也尤其重視“救時行道”??刀ㄔ辏?040)八月,胡瑗被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范仲淹辟為以丹州(今陜西宜川)軍事判官而任經(jīng)略安撫司勾當公事,史稱“君在丹州,建議更陣法,治兵器,開廢地為營田,募土人為兵,給錢使自市勁馬,漸以代東兵之不任戰(zhàn)
6、者”,而且“訪邊備利害,得以資其帥府。府多武人,初謂君徒能知古書耳,既觀君之所為不以異己,翕然稱之”。其“后在湖州置治道齋,學者有欲明治道者,講之于中,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數(shù)之類”①?! ∈樵凇皯c歷新政”時期,更是積極參與,“出入大臣之門,頗招賓客,預(yù)政事”②,與“新政”主持者之一富弼關(guān)系密切,以致反對新政的夏竦,指使人偽造石介給富弼的書信,借以攻擊“新政”,“新政”失敗后,石介被指責為“新政”的黨羽而被迫自求外任?! ∥辗稹⒌缹W說為宋學的又一個特征,即所謂援佛入儒、援道入儒,以及援法入儒、援諸子百家入儒,吸收各家學說以豐富儒家學說。正如清代戴震所說:“宋以前,孔
7、孟自孔孟,老釋自老釋”,“宋以來,孔孟之書盡失其解,儒者唯襲老釋之言以解之”③?! ∷未谶@方面進行得最早的人物之一,是北宋前中期的晁迥,史稱“通釋、老書,以經(jīng)傳傅致,為一家之說”④。他是一個熔儒、釋、道三家學說于一爐的儒學家,為形成中的宋學學術(shù)取向的先導。 ?、佟毒邮考肪?8。 ?、凇吨饼S書錄解題》卷1?! 、邸端问贰肪?32《孫復(fù)傳》?! 、佟段宄佳孕袖洝肪?0之2?! 、凇端问贰肪?32《石介傳》。 ?、鄞髡穑骸睹献幼至x疏證》附《答彭進士允初書》?! 、堋端问贰肪?05《晁迥傳》。宋學在發(fā)展中形成不少派別,其中在當時或?qū)笫喇a(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