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三國演義人物塑造藝術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題 目:三國演義人物塑造藝術專業(yè)班級:漢語言一、選題的背景、意義(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正文:字體:宋體,小四號字,行距1.5倍)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它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度龂萘x》塑造了一大群鮮明生動,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如曹操、諸葛亮、關羽、劉備、、關羽、張飛、趙云等人一直為歷代人們所傳頌?!度龂萘x》還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對古代文化
2、有了更多的了解。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戰(zhàn)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起來驚心動魄、蕩氣回腸、感人肺腑。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度龂萘x》開創(chuàng)了歷史小說的先河,它代表了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紛紛效仿,歷史小說蔚然成風。直到現在,三國都是一部在文學界上享有盛名的歷史小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大部分都已寫成了各種歷史小說,這其中不無羅貫中的功勞。近年《三國演義》的研究,有幾個突出的特點:第一,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研究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某些單一方面,視野更加廣闊,學者們紛紛主張從整體上系統(tǒng)的研究《三國演義》第二,研
3、究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逐步增強。例如關四平的《〈三國演義〉源流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將《三國演義》的成書、文本與傳播作為一個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的整體,進行全方位的系統(tǒng)的考察與研究,探求這一文學和社會精神現象的形成機制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蘊與美學特質,進而總結中國長篇小說演進的某些規(guī)律性東西。這樣的著作,就是在吸收前輩時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過本人潛心鉆研而得,反映了研究水準的整體提升?! 〉谌?,《三國演義》數字化工程已經初見成效。幾年來,這一方面的實際研究工作已經取得的主要成績有:一、實現了毛本、嘉靖元年本、葉逢春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評本、鐘伯敬評本、黃正甫本、李漁評本等八個重要
4、版本的數字化,包括文字版、圖像版和圖文對照版三種形式。其中文字版采用文本方式,可用于檢索。二、出版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三、建立了初步的《三國演義》電子史料庫,包括上述八個重要版本和有關文獻四、繪制了比較系統(tǒng)的《三國演義》地圖。這些工作,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歡迎和好評。第四,學風比較端正。絕大多數研究者都能注意掌握資料,實事求是,避免鑿空之論。盡管在許多問題上存在不同觀點,爭鳴不斷,但多數學者都能遵循學術規(guī)范,互相尊重,平等討論,并能注意吸收對方意見的長處。這種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風,使整個研究發(fā)展比較平穩(wěn),很少有游談無根、嘩眾取寵的所謂“熱點”,很少有逞才使氣、惟我獨尊的無謂之爭。
5、盡管《三國演義》研究的成就突出,但存在的不足之處也是相當明顯的。主要有:第一,研究的系統(tǒng)性、深刻性仍嫌不足。例如:盡管有關毛宗崗父子和毛評的研究比之過去大有進步,但至今尚無一部全面研究毛宗崗父子和毛本《三國》的專著;盡管已有部分學者開始注意到從傳播和接受的角度進行研究,但至今尚無一部全面梳理《三國演義》接受史的專著。第二,題目陳舊、內容浮泛、缺乏新意的平平之作相當多。一些文章,一望而知是“炒冷飯”,作者既無卓異的見解,自然也就談不上對他人的啟示意義。平庸之作之所以頻頻出現,原因當然很復雜:有的是由于學術功力不足,有的是由于治學態(tài)度不夠嚴謹(或為了評職稱而臨時拼湊,或為了取得某次學術會議的入
6、場券而草草應付,或對論題淺嘗輒止,率爾操觚);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研究的歷史和現狀缺乏了解。第三,研究的思路不夠開闊,方法不夠多樣。例如:母題學的方法、原型批評的方法、比較研究的方法就使用得不夠。第四,部分學者的思想方法存在明顯缺陷。在考察取證材料的時候往往主觀性較強,因而使研究工作出現問題。第五,中外學者的交流渠道仍然不夠暢通,有效的合作更是少見。二、相關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動態(tài)(正文:字體:宋體,小四號字,行距1.5倍)我國學界對于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的研究,近年來呈現繁榮和多元的趨勢,全國眾多大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和研究者都發(fā)表了相當數量的研究論文,在《三國演義》研究的許多方面都
7、有所進展和突破,并且出現了研究界就某一問題進行探討商榷的良好氣氛,為《三國演義》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鲜兰o80年代以來,中國的《三國演義》研究發(fā)展健康,成績突出,為整個古代文學研究界所矚目。其主要標志是:其一,學術成果大量涌現。這一時期,中國大陸公開出版《三國演義》研究專著、專書上百部;發(fā)表研究文章大約上千篇。其中包括一批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的成果。其二,學術會議接連舉行。全國性的,地方性的,區(qū)域性的有關《三國演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