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準確把握學情:有效教學的》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準確診斷學情:有效教學的實踐起點——打造“主動適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課堂教學實踐思考2015年7月5日黎忠良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與發(fā)展總趨勢: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鲈黾诱n程的選擇性——充分滿足學生發(fā)展個性化需要;■教學資源(教材)的多元化發(fā)展:由“圣經(jīng)式教材觀”向“材料式教材觀”轉變。圣經(jīng)式的教材觀:把教材看作是權威和真理,不敢對教材作絲毫變更,教學的過程就是照本宣科地呈現(xiàn)教材內(nèi)容,體現(xiàn)的是“以本為本”的教材觀。材料式的教材觀:教材只是達成課程目標的重要的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度的
2、調(diào)整、增刪與整合,體現(xiàn)的是“以生為本”的教材觀。1、把學科知識型的教材改造成為具有教育學意義的教材,是課改的核心任務。2、不是讓學生去適合教材,而是讓教材去適合學生,是課改生的核心任務?!鲆浴敖處熃虨橹行摹钡恼n堂教學模式向以“學生學為中心”轉變:①課程教學從原來的“設計教”向“設計學”的觀念和行為雙轉軌;②教學模式的特征:重視和體現(xiàn)學生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老師的主導作用,課堂通常是采用協(xié)作式、小組合作等教學形式或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的組合變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含義一是注意力的中心是學生,而不是
3、教師;二是學生積極參和促進學習活動,而不是消極地坐著聽講或做筆記;三是學生本身具有多樣性和多層性,需要與之匹配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四是教師能提供多種學習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合作學習學習),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五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幫助,都能用適合自己的的方法學習;六是教師能按照學生的發(fā)展水平與實際調(diào)適學習內(nèi)容和組織形式;七是教師能仔細觀察學生,知道他們自在做什么、在努力做什么和做得怎么樣;八是教師備課要全面關注學情(關注學情,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義);九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要進行觀察和描述性評價,
4、以便制定、調(diào)整現(xiàn)實的和未來的教學計劃和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十是鼓勵學生既自主獨立學習又自主合作學習。二、關注對象需要:教育與生俱來的基因(一)教育的起源:回歸教育的原點教育名家論教育的起源:孟祿:教育是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恩格斯:教育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勞動。杜威:教育產(chǎn)生于生活。柳海民:教育起源于人的社會需要和自身發(fā)展需要。葉瀾:教育起源于人類社會初期的交往活動。■理解教育:教育起源于人類現(xiàn)實的需要和未來的需要,是“需要”的主體和能夠提供這種需要的主體之間“供需雙方”互動交往的社會活動。■學校和教師的出現(xiàn):社會的發(fā)展,
5、促使社會分工的細化和專業(yè)化,于是出現(xiàn)了專門提供“需要”的社會組織——學校,和能夠提供這種需要的人——教師;進而就有了專業(yè)化的教育?!鼋逃膶ο笠庾R:教育從誕生起,就是一項“看人下菜”、“量體裁衣”、“因人而異”、“因人用事”的活兒;教育是“超市”,你得根據(jù)“顧客”的需要進貨,根據(jù)“顧客”的便利與審美的需要擺設商品。三、學情的類別(一)心理學意義的學情:大眾化的心理需求(年齡的/性別的)。(二)社會學意義的學情:地域文化環(huán)境、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認知、心理、習慣的影響兒而產(chǎn)生的傾向。(三)課程教學意義的學情:認知基礎、思維方法與
6、能力、學習風格、學習方式。心理學意義的學情一:社會個體(學生)較為普遍的心理需要■渴望被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尊重,意味著改變。1、有參與權——凡事都想?yún)⑴c,不想被忽視,不想被看作不存在,不想被邊緣化2、有隨時可以親近的表情——學生希望老師瑤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fā)脾氣;3、有話語權——多聽學生敘述,不要打斷學生表達;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觀點;有關學生的事,希望老師不要自己說了算,多聽學生的想法。4、有平等權——老師不能厚此薄彼;老師不要總是高高在上,把自己看作比學生高一等。5、有發(fā)展權——通過課程活動,學生
7、希望老師把學生的特點變成特長,有“秀一下”的滿足感;能得到比原來更好的改變?!龊闷妫簮蹎枮槭裁?;心里渴望自己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解釋能得到老師的關注?!鰫弁妫簩W生都知道學習知識的重要,但也渴望學習的過程變得有趣一些,好玩一些?!隹释頁P:學生渴望自己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努力,都能被老師體察到,并得到及時的表揚——鼓勵大于一切教誨。心理學意義的學情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小學初中高中感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知覺和觀察的精確性、概括性有了明顯發(fā)展;抽象邏輯思維從“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急劇轉化。注意力不夠穩(wěn)定,不易持
8、久。意義識記開始占優(yōu)勢,對詞的抽象記憶能力有明顯提高。情感日益深厚、穩(wěn)定,并具有閉鎖性。機械記憶占優(yōu)勢,擅長具體形象的記憶。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主要地位。自我意識發(fā)展接近成熟,自我評價增強。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情感日益豐富,社會情操初步形成。獨立性和自制力增強。情感易外露,日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