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

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

ID:43691047

大?。?4.45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9-10-12

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_第1頁
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_第2頁
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_第3頁
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_第4頁
資源描述:

《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淺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教育目的摘要:朱熹主張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造就封建社會的所謂“圣人”,以實現(xiàn)“明天理,滅人欲”的根本任務(wù),并且針對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王守仁的教育目的包括“明人倫二“學為圣人”和“學以去其昏蔽”三點。其中他的“明人倫”思想實質(zhì)上和朱熹一樣,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培養(yǎng)“順民”。朱熹和王守仁都認為圣人天生清明,不需教育,但對于其他大部分人來說,教育能“去其昏蔽”;另外,他們都都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學為圣人”,但朱熹主張先知后行的方法,王守仁則提出“致良知”學說,認為“心即理也”,主張

2、“知行合一”。關(guān)鍵詞:明人倫.培養(yǎng)目標.學為圣人、去其昏蔽.致良知大成者。朱熹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程朱理學的集朱熹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整頓封建道德倫理,維護封建統(tǒng)治,對此,他是直言不諱的。他這樣說:“福州之學在東南為最盛,弟子員常數(shù)百人。比年以來,教養(yǎng)無法,師生相視,漠然如路人。以故風俗日衰,士氣不作,長老之憂,而不能有以救也?!雹俑V荼緛硎菫閷W最盛的地方,尚且如此,而其他地方便可想而知了。他認為,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在于“圣學不傳,世之為士者,不知學之有本?!雹谀敲?,所謂“不知學之有本”,這個

3、“本”是什么呢?朱熹說:“熹聞之侯之所以教于是者,莫非明義反本,以遵先王教學之遺意?!雹圻@就是說,“遵先王之意”和“明義反本匕便是教育的根本和目的。從“遵先王教學之遺意”來說,先王設(shè)學校教民,因賦開導,使其明心修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婦之間,而推之君臣、人民,使風俗淳厚。從“明義反本”來看,朱熹認為,先王之學,就是以“明人倫為本込因此,朱熹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作為《白鹿洞書院學規(guī)》揭示出來。后來便把此“五倫”概括為“五教”。明“五倫”即明封建道德倫理規(guī)范和宗法等級制度,這便是朱熹教育的根本

4、目的,他稱之為“定本遼在這個教育目的的指導下,朱熹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呢?一方面,朱熹認為每一個人都要受教育,“自天子至于庶人,無一人之不學。”④只有人人都受教育,才能使“天下國家所以治日常多,而亂日常少也?!雹?另一方面,通過教育,使人去其氣質(zhì)之偏,物欲之蔽,而恢復其天命之性,做到盡人倫,培養(yǎng)成為封建地主階級有學問的“忠孝”之人。他說:“學校之設(shè),所以教天下之人為忠為孝也?!雹拗祆溽槍Σ煌娜颂岢隽瞬煌呐囵B(yǎng)目標。他認為,“圣人”天生是由“清明之氣”形成的,沒有絲毫昏濁的混雜,因此是不需要教育的?!百t人”則次于“圣人”,必須

5、通過教育才能達到“亦無異于圣人”的地步。至于“中人”的培養(yǎng),教育則起重要作用。在他看來畀中人”由于“氣質(zhì)”之偏,“物欲”之蔽,因而介于“君子”與66小人”之間,是很不穩(wěn)定的,必須施以教育。雖然“人倫”是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但朱熹從“明人倫”的思想出發(fā),嚴厲抨擊了當時功利主義的學校教育,認為當時的學校教育忽視倫理道德教育,誘使學生“壞利去義”,追逐名利,導致“風俗日蔽,人才日衰”,因此提出要改革教育風氣。這些批評切中時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王守仁是明代中葉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王守仁的教育目的證據(jù)

6、要包括三點:“明人倫”、“學以去其昏蔽”和“學為圣人”。王守仁認為教育目的是“明人倫匕它在本質(zhì)上和朱熹的“明人倫”是一樣的,他們所謂的“人倫,乍卩是三綱五常等封建道德規(guī)范,實質(zhì)都是要求教育培養(yǎng)封建道德觀念的“順民匕維護封建倫常的社會秩序,以鞏固封建統(tǒng)治。但是具體說來,他們的學說又有差異。王守仁的“明人倫”的理論基礎(chǔ)是“致良知”說。王守仁認為人人都有“不待學而有,不待慮而得”的“良知匕也就是天理。但“良知”在圣人和一般人之間是不同的,圣人之所以為圣,是因為天理純?nèi)贾T?;而一般人良知常被私欲蒙蔽,有如晶瑩的明鏡,往往為塵

7、埃所染,處于不顯露的狀態(tài),要想除掉私欲,恢復本心,必須有個為善去惡的“致良知”功夫。他說:“若良知之發(fā),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⑦因此“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滅人欲”,以實現(xiàn)“明人倫”的教育目的。王守仁十分重視教育對于人的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學以去其昏蔽”的思想?!皩W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為了發(fā)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從積極的角度來說,王守仁又認為教育能“明其心叫他指出:篁君子之學,以明其心,其心本無昧也,而欲為之蔽,習為之害

8、,故去蔽與害而明復。”無論是“學以去其昏蔽匕還是“明其心”,其實質(zhì)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實現(xiàn)“存天理、滅人欲”的根本任務(wù)。基于此,他認為用功求學受教育,并不是為了增加什么新內(nèi)容,而是為了日減“人欲”。他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圣人是儒家道德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yù)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