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觀四百論廣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第一品明破常執(zhí)方便品 第二品明破樂執(zhí)方便品 第三品明破凈執(zhí)方便品 第四品明破我執(zhí)方便品 第五品明菩薩行品 第六品明斷煩惱方便品 第七品明人遠(yuǎn)離貪著欲財方便品 第八品凈治弟子品 第九品破常品 第十品破我品 第十一品破時品 第十二品破見品 第十三品破根境品 第十四品破邊執(zhí)品 第十五品破有為相品 第十六品教誡弟子品 總論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圣者曼殊師利! 頂禮圣天菩薩! 濁世人劣瑣事多,聞思修者
2、寥晨星, 圣者善說無人閱,況我微言覽者誰? 然為自心入正法,依諸經(jīng)論師教言, 略演甚深中觀道,若有信者請諦聽!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zhuǎn)法輪,其中第二轉(zhuǎn)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xiàn)涅槃后,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xiàn)觀莊嚴(yán)論》為宗綱,開創(chuàng)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chuàng)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于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圣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
3、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于《四百論》尤應(yīng)深加研習(xí)?! ?. 于藏傳佛教中,修學(xué)中觀者皆以《中論》、《四百論》、《入中論》為根本論典。諸派中觀論師對《入中論》之抉擇自宗見上,有多種辯論,而于《中論》、《四百論》無有較大異議。因二論皆是根本中觀論,即應(yīng)成、自續(xù)二派尚未分流時之中觀著述。另外,《四百論》非如《入中論》之專門抉擇見解,而是專門抉擇修持,是中觀實修的竅訣集匯,對此諸派論師也無多異議。如格魯派甲操杰大師之《中觀四
4、百論釋·善解心要論》,與寧瑪巴大堪布阿瓊?cè)什ㄇ兴端陌僬撌琛ご蠛V巍?,其抉擇方式皆相同,概因此論于中觀宗之特殊地位使然?! ∮跐h傳佛教中,此論原有二譯本,一為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簡譯的《百論》,二為唐玄奘大師所譯之《廣百論》?!栋僬摗穼嶋H上是印度婆藪開士論師所作的《四百論》注釋中的部分;而《廣百論》僅為《四百論》后八品之頌文,因當(dāng)年那爛陀寺護(hù)法論師以唯識觀點注釋此論時,將此論一分為二,前八品為《說法百論》,后八品為《辯議百論》。玄奘大師于護(hù)法論師之親傳弟子戒賢論師前,得此二論及義疏,回國后
5、便將《辯議百論》譯為《廣百論》。故《四百論》在漢傳佛教中,一直未有完整譯本。到近代法尊法師入藏求法,親睹藏地中觀學(xué)者對此論的重視及此論對學(xué)者的裨益,于是不辭辛勞從藏文譯出此論前八品,并對后八品的譯文依藏譯本作了一些補(bǔ)充,目前該譯本是《四百論》在漢地最為完善的譯本。本注疏所依者,即是此譯本。 此《中觀四百論廣釋》分三:甲一、初義;甲二、正釋論義;甲三、末義。 甲一分二:一、題義;二、譯禮?! ∫乙?、(題義): 此論梵語名為“扎睹夏打嘎夏打嘎日嘎”。扎睹夏打嘎義為四百,夏打義為論,
6、嘎日嘎義為頌,合譯即為《四百論頌》(現(xiàn)今通稱《四百論》)。本論分為十六品,每品二十五頌,共四百頌,故而得名。月稱論師說,本論原稱無“四”字,其名為《百論》,能破諸多邪分別故名為“百”,能斷除實執(zhí)故名“論”。邪執(zhí)無有邊際,所以不說有限制的“四百”,而是以“百”表示其無邊之義。名為《百論》,是以其作用而立名。于藏文版中,本論題為《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意指摧滅諸多邪分別而修持實相之竅訣匯集?! ∫话阍谡摰涞念}名后,有頂禮立宗句,但本論中卻無有。對此,仁達(dá)瓦大師(宗喀巴大師的上師)解釋其原因云:“
7、此論乃直承龍樹菩薩之《中論》義理而造,《中論》抉擇見分,此論緊承其義旨而抉擇修持次第,故應(yīng)與《中論》作一體觀,不再加頂禮立宗句?!标P(guān)于宗義,月稱論師也云:“由于圣天阿阇黎是龍樹阿阇黎的弟子,故此論屬于此宗,非別宗義。” 乙二、(譯禮): 頂禮圣者曼殊師利! 此頂禮句是由梵文譯成藏文時,巴操(日稱)譯師所加。譯禮之必要,一是按藏傳佛教的傳統(tǒng),表明此論屬對法藏;二是為增上智慧圓滿翻譯,以祈三世諸佛智慧總集之圣者文殊加持?! 〖锥ⅲㄕ屨摿x)分二:一、總義;二、別義?! ?.
8、 乙一、(總義)分三:一、造論者之殊勝;二、辨除謬誤;三、略述各品大意。 丙一、(造論者之殊勝): 作者圣天菩薩,梵名阿扎雅提婆,勝嘎拉國(今斯里蘭卡)的王太子。《布頓佛教史》及《西藏古代佛教史》中說,菩薩從楞伽島中的蓮花化生,為當(dāng)?shù)貒跛震B(yǎng);漢傳佛教中諸論師依《提婆傳》也秉持類似的觀點。然今依《印度佛教史》及月稱菩薩在本論注釋中的記載,為胎生之王太子較為可信?! ∈ヌ煺搸熕蘧卟还脖呐c智慧,自幼即精研諸明處學(xué)術(shù),顯示出非凡的特質(zhì)。稍長,棄王位出家,依班智達(dá)瑪哈德哇受具足戒,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