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抽樣方法.ppt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

ID:50243864

大?。?95.01 KB

頁數(shù):49頁

時間:2020-03-10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_第1頁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_第2頁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_第3頁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_第4頁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_第5頁
資源描述:

《常用的抽樣方法.pp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常用的抽樣方法一、單純隨機抽樣(simplerandomsampling)1、抽樣方法根據研究目的選定總體,首先對總體中所有的觀察單位編號,遵循隨機原則,采用不放回抽取方法,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定數(shù)量觀察單位組成樣本。具體方法①隨機數(shù)字法②抽簽法2、優(yōu)缺點①對所有觀察單位編號,當數(shù)量大時,有難度②抽樣誤差的計算較方便3、抽樣誤差的估計有限總體與無限總體 總體類型均數(shù)標準誤率的標準誤 無限總體 有限總體二、系統(tǒng)抽樣(systematicsampling)又稱等距/機械抽樣1、抽樣方法先將總體的觀察單位按某順序號等分成n個部分再從第一部分隨機抽第k

2、號觀察單位,依次用相等間隔,機械地從每一部分各抽取一個觀察單位組成樣本。2、優(yōu)缺點(1)抽樣方法簡便 (2)易得到一個按比例分配的樣本,抽樣誤差較小 (3)仍需對每個觀察單位編號 (4)當觀察單位按順序有周期趨勢或單調性趨勢時,產生明顯偏性3、抽樣誤差無固定的計算公式,常按單純隨機抽樣方法來計算,與總體的性質和被抽樣個體間的間隔有關。三、整群抽樣(clustersampling)1、抽樣方法先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個“群”組,每個群包括若干個觀察單位,再隨機抽取n個群,被抽到的各群的全部觀察單位則組成樣本。2、優(yōu)缺點(1)在較大規(guī)模的現(xiàn)場調查中,易組織,

3、較節(jié)省。 (2)若各群間的差異較大,該抽樣方法的誤差較大。3、抽樣誤差四、分層抽樣(stratifiedsampling)1、抽樣方法先將總體按某種特征分成若干層,再從每一層內隨機抽取一定數(shù)量的觀察單位,合起來組成樣本。(1)按比例分配:按總體各層觀察單位數(shù)的多少分配 (2)最優(yōu)分配:按各層觀察單位數(shù)多少及其變異大小分配2、優(yōu)缺點(1)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抽樣誤差,尤其是最優(yōu)分配法 (2)應盡量使層內差別小而層間差別大,以提高效率 (3)事先應了解各層的總體含量,最優(yōu)分配還應了解標準差多階段隨機抽樣樣本含量的估計單純隨機抽樣一、先決條件1、容許

4、誤差,預計樣本統(tǒng)計量與相應總體參數(shù)的最大相差控制在什么范圍。常取可信區(qū)間長度一半。2、所調查總體標準差,若不了解,須通過預試驗的標準差S或前人的資料作出估計;3、第一類錯誤的概率4、對有限總體抽樣時,還須了解總體觀察單位數(shù)。二、計算公式隨機應答技術RandomizedResponseTechniques(RRT)敏感問題(sensitiveproblem)是指涉及個人(或單位)的隱私或利益的問題以及大多數(shù)人認為不便在公開場合表態(tài)或陳述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敏感問題的特點:一般是社會輿論導向所不認同的或反對的行為或觀點不同特

5、征的人群有不同的敏感問題不同敏感問題在敏感程度上存在差異敏感問題的分類:屬性特征敏感問題數(shù)量特征敏感問題對于敏感性問題,若采用直接回答的形式,被調查者難免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據實回答,這樣導致調查數(shù)據失真、調查結果無效。因此尋求解決敏感性問題調查的有效方法至關重要。隨機化回答是指在調查中使用特定的隨機化裝置,使得被調查者以預定的概率來回答敏感性問題。這一技術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為被調查者保守秘密,從而取得被調查者的信任。RRT技術的基本原理在于當被調查者確信調查者及其他人無法從被調查者的回答中獲知他們的真實行為時,能更加真實地對敏感問題進行回答。并且

6、RRT技術保護調查對象的個人隱私,能充分得到調查對象的配合,最終可顯著降低無應答率和誤答率,得到高質量的調查結果。隨機應答技術RandomizedResponseTechniques(RRT)(一)沃納模型(Warnermodel)1965年由Warner提出的,其設計思想是向被調查者顯示兩個與敏感性問題(具有特征A)有關,但完全對立的問題,讓調查者按預定的概率從中選一個回答,調查者無權過問被調查者回答的是哪一個問題,從而起到了為被調查者保密的效果。(二)西蒙斯模型1967年由西蒙斯提出的,其基本思想仍以沃納模型為基礎,但有一些改進,它將沃納模型中

7、與敏感性問題相對的具有特征A的問題改為一個與敏感性問題不相關的其它問題。(三)“隨機變量和”回答模型隨機化應答模型一、隨機應答技術的步驟設計一對問題,使兩個問題的答案種數(shù)和編碼完全一致,應答者隨機選取一個問題,將答案編碼選出,在答案上做出相應的記號。由于答卷上沒有問題的編號,只有一套答案編碼,人們無從知曉應答者回答的是哪一個問題,因而起到保密作用。1.向應答者提出一對問題(1)兩個相關聯(lián)問題模式:設計兩個相對立的陳述。 例如問題1:你曾經吸過毒嗎?①是②否 問題2:你從未吸過毒嗎?①是②否(2)兩個不相關聯(lián)問題模式:第一陳述為敏感性問題,第二陳述是

8、與第一陳述無關的非敏感性問題,可以得到確切的答案。 例如問題1:你曾經吸過毒嗎?①是②否 問題2:你是工人嗎?①是②否2.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