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醫(yī)學《內經選讀》課件-緒新1.pp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內經選讀主講:周國琪為什么要學習原著?緒論根據原始論文來追蹤理論的形成過程,始終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而且這樣一種研究,比起通過同時代的工作對已完成的題目作出一種流暢的敘述來,往往對于實質能夠提供一種更深刻的理解。--------愛因斯坦為什么值得學習?奠定了中醫(y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確立了“天地人三才”的醫(yī)學模式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樹立了多學科研究醫(yī)學的典范創(chuàng)建了經絡學說和針灸療法《內經》的學術精華及成就在世界醫(yī)學發(fā)展史占有一席之地世界醫(yī)學史傳統(tǒng)醫(yī)學中醫(yī)、希臘、羅馬、印度、埃及、阿拉伯中醫(yī)理論體系完整《內經》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一、奠定了中醫(yī)學的理論體系愛
2、因斯坦說:“如果一個自然科學的理論,沒有認識論作為依據,是站不住腳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兵家+醫(yī)療經驗《內經》中醫(yī)學理論體系二、確立了天地人三才醫(yī)學模式《內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才醫(yī)學模式要求醫(yī)生:注意“病”,注意生病的“人”,注意醫(yī)患關系對療效影響三才醫(yī)學模式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yī)學二十一世紀醫(yī)學的模式共同點:人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聯系人體的生理病理精神心理因素三、樹立了多學科研究醫(yī)學的典范天文學歷法學氣象學+醫(yī)學生物學地理學心理學哲學多學科研究成果《內經》理論至今還有一定的生命力現代邊緣學科《內經》中有雛形醫(yī)學
3、氣象學時間醫(yī)學社會醫(yī)學醫(yī)學心理學對致病原因的研究深入麻風病西方麻風女內經癘風(在公元前1世紀)病因病機癥狀預后《內經》旗幟鮮明地反迷信“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四、《內經》對世界醫(yī)學史的貢獻·認識到人體內的血液流行不止(循環(huán))“夫脈者,血之府也”,“經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た隙诵暮兔}的關系·血液有不同的類型:“血出而射者”“黑而濁者”“清而半為汁者”西醫(yī)16世紀發(fā)現血液循環(huán)《內經》五臟分證方法疾病定位五臟生理病理痹、痿、咳、風、熱病公元2世紀羅馬蓋侖提出:疾病按器官分類陰陽五行5類25亞型體型肥瘦年齡壯幼性格剛柔勇怯
4、心理氣質《內經》體質分類《內經》同一時代希波克拉第體質分類液體學說(4類)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內經》所發(fā)明的針刺療法《內經》制定了一整套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方法一、《內經》成書年代二、《內經》書名的由來與作者三、《內經》的沿革《內經》的成書和沿革一、《內經》成書年代黃帝時代(新石器時代)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前221年)秦漢之際(公元前221---前206年)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3年)黃帝時代(新石器時代)正方:即成書于仰韶文化時期(約公元前2500年),黃帝是氏族社會人物。反方:不可能。內經十多萬字,涉及多學科內容,不可能以甲骨文
5、形式記錄、保存并流傳下來。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前221)理由:《素問·上古天真論》“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薄独献印さ诎耸隆贰案势涫?,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贝呵飸?zhàn)國(公元前770---前221)“軒岐之書,類春秋戰(zhàn)國人所為,而托于上古”。----清·魏荔彤《傷寒論本義·自序》秦漢之際(公元前221---220)理由:1、《內經》“面如漆柴”。文字“漆”,秦以前沒有造出,秦時出現。2、黔首,秦時對百姓之稱謂秦漢之際(公元前221---220)3、豆:秦之前指一種盛器,帶高
6、座的盤子。秦時又指大豆,五谷之一?!秲冉洝分复蠖埂?、文體中對黃帝的稱頌之辭與《史記》、《大戴禮》中相近,而后二者為漢代作品。漢代“(《內經》)廣衍于秦越人、陽慶、淳于意諸長老,其人遂似漢人語”。————明·顧從德《重雕素問序》《內經》成書上限《史記》(公元前104-前91成書)中未見《內經》。《內經》的成書當在《史記》成編之后?!秲冉洝烦蓵孪蕖秲冉洝烦蓵敳煌碛诠?2年?!镀呗浴罚ü?2年成書),我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已有記載。結論:《內經》主要內容形成:春秋戰(zhàn)國,并自秦漢以來代有補充,跨越的年代很長,非一時作品。編纂成書時間:《史記》之
7、后,《七略》之前。即西漢中后期(公元前一世紀)。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二、書名的由來與作者黃帝族。春秋時代又稱之謂“華族”,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漢以后所謂“漢族”的祖先。黃帝:一個民族圖騰。古代習俗--托名取重“內經”是什么意思?內,與“外”相對。經:常也,法也,徑也。二、書名的由來與作者《內經》作者???有不同的學術觀點“脾主四時”/“脾不主時”“腎開竅于耳”/“心開竅于耳”“瀉必用方,補必用員”/“瀉必用員,補必用方”有不同的行文筆法有不同的時代烙印結論非一個醫(yī)家所著一部醫(yī)家經驗的論文匯集現存最早的一部醫(yī)學的各家
8、學說《素問》的含義全元起:“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