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shù)學.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shù)學?[日期:2012-11-22]??來源:??作者:譚科克??閱讀:148次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shù)學曾聽說一位外國老師這樣上認識蚯蚓的課:課上,他把一盤盤蚯蚓放在學生桌子上,讓他們自己動手去研究,隨便采取什么方法都行。于是,有的學生用小刀把蚯蚓割斷,有的用舌頭去舔一舔,更有甚者用線把蚯蚓扎住吞進肚子里,過一會兒再拉出來……試想,如果在國內,這豈不是天方夜譚?再想一想,外國學生在這樣的親身體驗中學習,他們所獲得的信息是不是會比中國學生一板一眼從老師的教具、講解中獲取的知識更為豐富、生動呢?他們的自主探究、動手實踐的能力是不是也比我們強呢?數(shù)學學習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之所以
2、舉上面的例子目的不是也要讓學生吞蚯蚓,而是要倡導一種思想?!稊?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shù)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體驗學習就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動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能徹底扭轉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讓學生去經歷數(shù)學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整個過程,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shù)學的魅力。一、“生活化”的學習材料——使學生的體驗學習成為可能1、引進生活,感受“活”的數(shù)學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shù)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苯虒W中
3、,在不違背教學宗旨的基礎上,盡量為教學內容選擇、補充生活背景,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問題來源于周圍的生活世界中。例如,有位老師在教學“簡單統(tǒng)計”時,沒有采用教材里的例題,而是以老師和快餐店老板的談話:為什么有的葷菜很好賣,而有的葷菜賣不出去?引出必須了解顧客的口味。本班同學只有四十幾人,用舉手法很容易就能統(tǒng)計出大家喜歡吃的葷菜。而面對幾百名聽課老師,如何去了解他們的口味呢?經過討論,大家商量出可以用畫“正”字、打勾、記數(shù)等方法,通過小組分工,開展合作統(tǒng)計。然后學生就三五成群地走向聽課老師,親自調查老師們的口味。最后根據(jù)自己的記錄進行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并為快餐店老板提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因
4、為有真實的數(shù)學內容,所以學生都興趣盎然,學得有滋有味。學習,不僅要知道結果,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這樣學生接觸到的才是一種活生生的數(shù)學。2、回歸生活,體驗數(shù)學“事實”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理解數(shù)學知識的真正意義,體驗到數(shù)學在生活實踐之中。例如教學“長度單位”時,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接近1厘米、1分米、1米……如圖釘寬度、小指寬度大約是1厘米,虎口張開接近1分米,手臂輕伸約1米等等,通過這樣的舉例,可以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的認識,深切感受1厘米、1分米、1米的真正意義。數(shù)學就變成了學生可以看得見的“事實”,概念的表象在他們頭腦中就會更加清晰了。二、實踐操作
5、——給學生的體驗學習拓展了空間對于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明白了;做過了,就理解了?!睂W生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chuàng)造成功的欲望,我們就應該放手讓學生動手,使他們在“做中想”、在“想中學”,親身經歷各種探索活動。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節(jié)中有這樣一道題:你能用折紙的方法來說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教學中我讓學生拿出正方形紙,每人都動手折一折,再在小組中相互討論交流。通過老師的指導,通過大家的探索實踐,討論出了以下幾種方法:(1)先把正方形的對角線用虛線畫出(如圖),然后把正方形沿對角線對折,得出相鄰的兩條邊一樣長。再沿另一條對角線對折,折完又發(fā)現(xiàn)相鄰的
6、另兩條邊也一樣長,從而說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2)在沿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對折后,再沿折成的三角形中的虛線(如圖)對折,使正方形的四條邊重合,從而說明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3)把正方形對折,再換個方向對折,說明正方形對邊相等(如圖)。再沿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對折(如圖,說明相鄰的兩條邊也相等),從而也能說明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這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拓展了學生體驗學生的空間。又如,在“時、分的認識”中,為了充分感知1小時、1分鐘的長短,增加了學生活動的時間。在體驗1分鐘長短時,讓學生靜坐1分鐘,跳繩1分鐘,做眼保健操1分鐘等,并讓他
7、們說說在不同的氛圍中對1分鐘長短的不同體驗與感受。在教學1時=60分時,讓學生撥鐘,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時、分之間的進率。如果老師能夠善于用實踐的眼光處理現(xiàn)行教材內容,能把教材內容設計成物質化的活動,能讓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那么,學生的收獲將不僅僅是一份答案……三、合作交流——為學生的體驗學習提供了有效途徑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學生解決多少問題,獲得多少知識,而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