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不屈的抗清勇士陳子龍》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不屈的抗清勇士陳子龍2008-05-1713:11:00 陳子龍(1608—1647),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祖上世代務農(nóng),“稱素封”①。父親所聞,以文學名江南,萬歷四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刑、工兩部郎。陳子龍六歲入學,勤治經(jīng)史,力攻章句。天啟三年(1623),十六歲舉童子試,名居第二。時大批廷臣因為反對魏忠賢,紛紛被削職為民或逮之獄死。陳所聞告病在家,每閱邸報,扼腕嘆息,教陳子龍剖析邪正,明辨是非。天啟五年(1625),閹黨矯旨到蘇州逮捕乞假在家的
2、文選員外郎周順昌,激起吳民公憤,“奮擊緹騎至死”。為伸張正氣,抗議閹黨的不法行為,陳子龍冒著滅族的風險,縛草為人,“書奄名射之”②。從這一年開始,他先后與本郡夏允彝、徐孚遠、周立勛、宋徵璧以及蘇州、嘉興等府的一些文人學士結為好友,切磋學術,議論時務,后來大都成為明季江南黨社運動的骨干分子。天啟六年(1626),補松江府學生員。父病歿,居家守孝,閉門不出,博覽群書,尤其致力于古文詞。崇禎元年(1628),陳子龍二十一歲,與湖廣寶慶府邵陽知縣張軌端之女結為夫妻。后納妾蔡氏等三人。當時,江南一代名妓柳如是(1618—
3、1664),年方二十余,“色藝冠絕一時”,詩賦輒工,尤長近體七言,堪稱才貌出眾,風流十足。不少文人才子對她“一見傾心”,愛慕不已,繾綣而別。陳子龍雖曾流連聲色詩酒,但對柳如是卻沒有好感。柳如是以陳子龍“負海內(nèi)重名”,欲委身于他,從盛澤至松江屢以刺謁,自稱女弟。“陳嚴正不易近,且觀其名紙自稱女弟,意滋不悅”。柳如是才轉(zhuǎn)而嫁給錢謙益做繼室。崇禎二年,陳子龍中秀才,拔為第一。是年,夏允彝、杜麟征二人以“老困公車,不得一二時髦新采,共為熏陶,恐舉業(yè)無動人處”,在松江組織“幾社”?!皫渍撸^學有再興之幾,而得知幾其神之義
4、也?!弊畛跞肷缯哂兄芰?、徐孚遠、彭燕三人。陳子龍“甫弱冠,聞是舉也,奮然來歸。諸君子以年少訝之,乃其才學則已精通經(jīng)史,落紙驚人,遂成六子之數(shù)”②,世稱“幾社六子”。幾社和其他文社一樣,起初是通過以文會友,選擇知己,學習制藝,后來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逐漸演變成一股政治勢力。幾社的主要特點是取友極嚴,非師生子弟不得入社,社友親如兄弟。它成立后匯刻制藝范本《幾社壬申文選》,集六子之文,人各六十首。又刻《幾社會義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幾社的聲勢由此大振。陳子龍的名氣亦因之日重,“問業(yè)者日進,
5、戶外屨滿”。崇禎三年(1630)秋,應鄉(xiāng)試,中舉人。次年,赴京師會試,“為省中某公所黜”,落第歸里,從事古文詞。又作書數(shù)萬言,極論時政得失,本欲上奏朝廷、以友人戒之而止。崇禎七年春,再度應會試,復不第,回家閉門謝客,“專意于學問”,作古詩樂府百余章。接著,在松江南門外阮家巷陸氏別業(yè)南園讀書、寫作,成《玉堂集》、《平露堂集》。崇禎十年,第三次公車北上,榜發(fā),與夏允彝同中進士,俱在丙科,當就外吏。陳子龍選得廣東惠州府司理,未抵任而聞繼母亡,回家治喪。此時明皇朝已危在旦夕,尖銳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促使一批憂國憂民的
6、知識分子對王門后學的空談誤國產(chǎn)生強烈的不滿,大聲疾呼“經(jīng)世致用”,以改變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陳子龍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這一時期,他為古代中國科學文化的發(fā)展做了兩件極有意義的事情。崇禎十一年(1638)夏,陳子龍以“君子之學,貴于識時;時之所急,務之恐后”①的緊迫感,與徐孚遠、宋徵璧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務、國政”之文,“擷其精英”,“又旁采以助高深”,“志在征實”②,輯成《皇明經(jīng)世文編》,凡五百零四卷,又補遺四卷。是書選文以明治亂、存異同、詳軍事、重經(jīng)濟為原則,內(nèi)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軍事、賦役、財經(jīng)、農(nóng)
7、田、水利、學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并根據(jù)當時接觸到的許多現(xiàn)實問題,對其中一些文章加作旁注,表達了編者的政治主張。陳子龍等人編輯此書的動機和目的,是為了“上以備一代之典則,下以資后學之師法”,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扭轉(zhuǎn)“俗儒是古而非今,擷華而舍實”①,不務實際的壞風氣。它是一部“從歷史實際出發(fā),總結了明朝兩百幾十年統(tǒng)治經(jīng)驗,企圖從中得出教訓,用以改變當前現(xiàn)實、經(jīng)世致用之書。這部書的編輯出版,對當時的文風、學風是一個嚴重的挑戰(zhàn),對稍后黃宗羲、顧炎武等人講求經(jīng)世實用之學,也起了先行的作用”。繼后,陳子龍又整理了徐光啟的
8、農(nóng)學巨著《農(nóng)政全書》。徐光啟負經(jīng)世之志,“其生平所學,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實用。至于農(nóng)事,尤所用心。蓋以為生民率育之源,國家富強之本”③。對于徐光啟的為人和學問,陳子龍向來是十分敬佩的,早年曾到北京拜訪他,“問當世之務”。徐光啟謝世后,陳子龍從其次孫徐爾爵處得《農(nóng)書》草稿數(shù)十卷,日夜抄錄。崇禎十二年(1639),“慨然以富國化民之本在是,遂刪其繁蕪,補其缺略”_2048_3④?!按蠹s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