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結構主義與轉換生成語法的對比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收稿日期:2004-04-14作者簡介:董革非(1974-),女,遼寧沈陽人,東北大學講師。第6卷第6期2004年11月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ournalofNortheaster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16,No.6Nov.2004文章編號:1008-3758(2004)06-0448-04結構主義與轉換生成語法的對比研究董革非(東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沈陽 110004)摘 要:通過對比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轉換生成語法在產(chǎn)生背景、哲學及心理學基礎、語言觀、語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語言習得理論上的差異,闡述了目前西方語言學界最有
2、影響的兩種語言學理論的產(chǎn)生,各自的優(yōu)勢、缺陷和發(fā)展趨勢。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體系完整,對語音和語素的研究相當透徹,但在句法的研究上還有缺陷;轉換生成語法帶來了語言學的革命,它增強了語言理論的解釋力,而它所采用的演繹法沒有以歸納法為基礎,存在片面性,還有待完善。關 鍵 詞:結構主義;美國描寫語言學派;轉換生成語法;對比研究中圖分類號:H0206 文獻標識碼:A歷史比較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轉換生成語法分別代表了現(xiàn)代語言學發(fā)展的三個主要階段,歷史比較語言學揭示了世界上的語言的歷史發(fā)展和演變;結構主義語言學側重對語言(尤其是口語)的形式的系統(tǒng)分析和描述;而喬姆斯基創(chuàng)立的轉
3、換生成語法以揭示人腦中的普遍語法為主要任務。西方許多語言學家受到了19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影響,設想世界上的語言也和世界上的生物一樣彼此聯(lián)系著,基于這樣的設想,他們對許多語言進行比較,對語言的起源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語言的相似之處和這些語言的系統(tǒng)性差異,因此得出結論:具有相似性和系統(tǒng)性差異的語言起源于一種共同的源語言,經(jīng)過歷史的演變發(fā)展成了不同的語言。歷史比較語言學把世界上多數(shù)語言按照起源進行了分類,確立了世界上主要的語系,如印歐語系、漢藏語系等。如果說歷史比較語言學是歷時性研究,結構主義語言學則是共時性的研究。廣義上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包括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倫
4、敦學派和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其中以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為代表。狹義的結構主義語言學開始于索緒爾(F.deSaussure),索緒爾主張語言的結構與歷史無關,他認為語言的歷時性研究并不能解釋語言的創(chuàng)造過程,事實上,在語言中起作用的基本關系乃是符號和意義之間的對應關系,種種意義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合成一個共時性的語言系統(tǒng)。轉換生成語法以理性主義為哲學基礎,強調對人的語言能力作出解釋,而不是僅僅描寫語言行為,它要研究的是體現(xiàn)在人腦中的認知系統(tǒng)和普遍語法。喬姆斯基認為:“語言”不是實際存在的東西,這個概念是從語法中派生出來的,只有語法才是實際存在的,因此,轉換生成語法研究的對象是語法而
5、不是語言。轉換生成語法用現(xiàn)代數(shù)理邏輯的形式化方法,根據(jù)有限的公理化的規(guī)則系統(tǒng)和原則系統(tǒng)用演繹的方法生成無限的句子,以此來解釋人類的語言能力。一、產(chǎn)生背景上的差異語言學的研究在美國的歷史并不長,也就是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才開始。美國與歐洲不同,它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傳統(tǒng)語法的影響。美國建立后,英語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語言,而許多美洲印地安語甚至連文字都沒有,還有一些處于滅絕的邊緣,因此美國沒有發(fā)展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基礎。美國語言學家面臨的任務是趕在這些語言消失之前把它們記錄并描述下來。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美國語言家盡可能地按照這些語言的本來面目描述它們。在這些語言學家看來,要
6、想客觀地記錄并描述這些語言,最好是對語言的本質問題不帶有任何先入為主的預想。在20世紀初,人類學家博厄斯(FranzBoas)組織了一次對墨西哥以北的美洲土著語言的調查,并寫出了《美洲印地安語手冊》(HandbookofAmericanIndianLanguages)。這種描述性的方法就標志著美國結構主義學派的開端[1]。轉換生成語法(TG)由喬姆斯基創(chuàng)立,他早期的語言研究是在結構主義理論框架內進行的,后來他發(fā)現(xiàn)結構主義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美國結構語言學家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印第安語,他們只能從語音入手,這就形成了結構主義嚴格的先語音,再語素,最后才是句子的分析次序,這種
7、把語言層次看成是單向關系的觀點造成了句法研究的一再推遲。喬姆斯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結構主義沒能解釋語言的本質,也沒有清楚地解釋一些語言現(xiàn)象,而且結構主義基于刺激2反應學說的語言習得理論是錯誤的,于是打算尋求新的分析方法以進一步解釋語言現(xiàn)象和本質。基于他自己的研究,喬姆斯基提出了這樣一種假定,即存在一種適用于所有語言的普遍語法,這種普遍語法就是TG理論要研究和描述的對象,這就是他創(chuàng)立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的原始想法[2]。1957年,喬姆斯基發(fā)表了《句法結構》(SyntacticStructures),這本書帶來了語言學的革命,標志著“轉換生成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