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語篇互文性的語用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語篇互文性的語用分析“任何語篇都是由引語拼湊而成,任何語篇都是對另一語篇的吸收和改造”。(Bakhtin,inKristeva1986:37)Kristeva(1986)把語篇的這一特性稱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ノ男匝芯康臍v史恐怕與語文學(philology)的歷史一樣長。只是以前人們一直把它等同于語源研究(sourcestudy),即為了解釋某一語篇的意義而去尋找和確認與之相關的現(xiàn)存文獻或語篇。這種研究在方法上是實證主義的,即事先存在給定的相關語篇,等待著研究者去發(fā)現(xiàn)。但
2、是,Kristeva指出,一個語篇是對“一些語篇的重新排列,是一種互文組合:在一個語篇的篇幅內,來自其它語篇的言論相互交叉和中和?!?1986:36)Kristeva使用“互文性”這個詞,就是要表達語篇生成過程中相互交叉的各種語料的這種復雜和異質的(heterogeneous)特性。她所強調的是語篇重新組合或轉換的內部過程,在此過程中來自其它語篇的語科按其功能被結合成一個新的有意義的語篇。1.互文性的分類迄今,人們對互文性的分類做了許多嘗試例如,Kristeva(1986)區(qū)分了水平(horizon
3、ta1)互文性和垂直(vertica1)互文性。前者指一段話語與一連串其它話語之間的具有對話性的互文關系,后者指構成某一語篇較直接或間接的那種語境,即從歷史或當代的角度看以各種方式與之相關的那些語篇。Jenny(1982)把互文性分為強勢的(strong)和弱勢的(anifest)互文性和構成(constitutive)互文性。與Jenny的強勢互文性一樣,顯著互文性是指一個語篇中標明的與其它語篇的互文關系:“在顯著互文性中,其它語篇明顯地存在于所分析的語篇中,它們被語篇的表層特征,如引號,明確標示
4、或暗示”;構成互文性指一個語篇中各種體裁或語篇類型規(guī)范(conventions)的那種復雜關系,它“是語篇生成中涉及的那些話語規(guī)范的組合”。(Fairclough1992:l04)但是,上述這些分類均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例如,Kristeva的區(qū)分所依賴的語篇的水平軸和垂直軸事實上與Saussure所提出的詞的橫組合和縱聚合關系有異曲同工之處。水平互文性強調發(fā)話人如何根據(jù)別人的話來組織自己的話語;垂直互文性強調一個語篇充滿了其它語篇的片斷,人們在試圖理解該語篇時必須具備一定的關于這些語篇的知識。Fa
5、irclough所做的區(qū)分顯然不包括一個語篇中沒有注明的但卻是屬于別人的那些話語,而這類互文性可以說司空見慣,尤其在新聞語篇中(見Bell1991)。另外,這兩種互文性往往相隨而生,難以分開。例如,如果一個語篇引用某人的幾行詩(顯著互文性),那么它也同時引起了讀者對詩歌體裁規(guī)范(構成互文性)的聯(lián)想。本文將從讀者或分析者的角度把互文性分為“具體的”(specific)和“體裁的”(generic)兩種。前者指一個語篇包含有具體(即寫作主體)的他人的話U語,這類互文性能夠涵蓋上述的強勢互文性、顯著互文性
6、和不加標明引用他人話語而產生的互文關系。后者指在一個語篇中不同風格(style)、語域(register)或體裁(genre)的混合交融,即Bakhtin(1981)所說的“異體語言”(heteroglossia)。它們涉及的不是個體主體,而是集合主體,如某一社會階層或群體。2.互文性分析的困難互文性這個概念的提出對于話語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使我們能夠在某一語篇與其它語篇的相互關系中來分析和評價該語篇結構成分的功能以及整個語篇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互文性研究從一開始就面臨諸多困難。首先,互文性并
7、不表示一種穩(wěn)定的界限分明的關系。當然,對某個語篇互文關系的一種建構可以會比另一種更可信;但是任何這種建構都產生于某種閱讀目的或興趣。這意味著不同的讀者在不同的時代對同一語篇可能建構出不同的互文關系。其次,根據(jù)Krlsteva的理解,互文性不一定局限于各種表義系統(tǒng)在特定語篇中的表現(xiàn)形式,它是指一種文化的一般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是一個復雜的代碼X絡,具有異質彌散的語篇實現(xiàn)形式。解構主義者(deconstructivist)基本上接受了Kristeva這種觀點。他們認為、語篇的任何邊界都不復存在,它變成了一個由
8、無數(shù)互文關系構成的無限的X絡;語篇性(textualilv)變成了互文性(見Leitch1983)。因而每個語篇因其與另一語篇相關,都是互文的(Barthes1979:77)。“每個語篇都被表明以一種最難以捉摸的同化方式包含著其它語篇;這種同化作用既是心理分析也是純修辭批評研究的課題。任何我們認為屬于能與語篇的字母相分離的精神的或意義的東西都仍存在于互文的范圍之內?!?見Bloometal:viii)Culler(198l:l09)道出了互文性分析所處的兩難境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