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青少年自殺相關因素分析與預防》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青少年自殺相關因素分析與預防作者:盛秋菊王洪濤金良怡【關鍵詞】青少年;自殺;相關因素;干預措施 生命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是極為珍貴的。然而,近年來,自殺卻成為一種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健康的問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自殺每年造成全球約100萬人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殺。更為沉重的是,自殺正呈現(xiàn)出低齡化趨勢,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增長。在我國,自殺已成為15a~34a人群的“首要死因”。如花的生命還未來得及綻放就黯然凋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一令人痛心的結局,看著一樁樁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深刻反思[1]。.L.編輯?! ?青少年自殺相關因素
2、綜觀近年來各種青少年自殺事件,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青少年在遇到一點挫折打擊后,就把自殺作為解決問題,或是逃避挫折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年輕的生命如此脆弱的心靈呢?WHO駐華代表CfistobalTunon博士這樣說:“青少年好比蝴蝶,他們經(jīng)歷著從毛毛蟲到蝴蝶之間的層層蛻變。這種蛻變充滿著潛能,但又很脆弱”。發(fā)展心理學家認為,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生理上出現(xiàn)了急劇變化,同時也會帶來心理上的巨大影響。他們的心理活動往往處于矛盾狀態(tài),其心理水平呈現(xiàn)半成熟、半幼稚。這種成人感與幼稚性的并存,使得他們表現(xiàn)出種種心理沖突和矛盾,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在他們身上同時體現(xiàn)著反抗
3、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失去了平衡,感受著許多心理沖突和壓力,處于各種心理矛盾的包圍中,如果這些矛盾不能得以順利解決,就可能在情緒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為等方面出現(xiàn)種種問題,導致心理崩潰,甚至出現(xiàn)較嚴重的心理及行為偏差[2]。從某種意義上說,自殺是個體不適應社會大環(huán)境的最終結果,與個體的心理生理承受力不無相關??墒牵萦业淖詺⑿蝿菟坪跻苍诳卦V著另外一些相關的問題: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又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美國自殺學協(xié)會主席希尼亞-帕佛說:“防止自殺的最好辦法不是注意自殺本身,而是應當更廣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導
4、致了自殺行為的發(fā)生”[3]。近幾年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是屢見不鮮,下面分別從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來談談導致青少年自殺的環(huán)境因素?! ?.1社會因素 1.1.1青少年自殺與社會變遷的大環(huán)境密切相關 許多自殺的社會性理論認為,社會環(huán)境的大幅度變遷是影響自殺率的最重要因素。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認為,自殺并不是簡單的個人行為,而是對正在轉型裂變的社會的反應。著名社會學家杜爾凱姆在《自殺論》一書中強調(diào),一個人的自殺是由于在社會上感到外界環(huán)境失意所導致的[4]。由于社會的急劇變革造成了社會、文化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破壞了對個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和交往,削弱了部分人
5、生存的信心和意志,導致自殺率上升。我國目前正處于新舊政治、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磨合期,一些社會文化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比如文化的轉型、價值觀念的變遷、社會失范現(xiàn)象的增加等往往會影響和沖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破壞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與交往,削弱青少年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由此可能導致自殺率的增高?! ?.1.2社會文化對自殺行為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人們對自殺的態(tài)度存在差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自殺的禁忌并不多,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對自殺的態(tài)度。在中國歷史上,最高尚的政治道德原則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鬃幼非蟆叭省钡淖詺⑿袨椋皇?/p>
6、周粟絕食死于首陽山的伯夷、叔齊被其譽為“賢人”。墨子贊揚“以身殉道”之士,“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也”。中國傳統(tǒng)宗教佛教、道教亦對自殺持寬容態(tài)度,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青少年是否采取自殺行為[5]?! ?.1.3傳播媒體的不恰當報道具有明顯的心理感染 各種新聞媒體對其他自殺事件的宣傳,各種書籍、電視節(jié)目中對自殺的不當態(tài)度,也可能誤導青少年,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自殺或許是一個解決問題、獲得解脫、令冤枉委屈自己的人感到自責和后悔的途徑。基于這樣的錯誤態(tài)度,在遇到?jīng)_突挫折時,個體或許覺得自己處在極度的絕望之中,只
7、有自我表現(xiàn)毀滅才是唯一的解脫方式。另外,媒體對名人自殺的大肆報道等也會在不同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還缺乏足夠識別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少年,可能誘發(fā)某些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比如,有青少年模仿國內(nèi)外電影、電視、小說中主人公的自殺行為,正如當年《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書問世后,導致不少青少年模仿自殺,美國社會學家Phillips稱這種現(xiàn)象為“維特效應”。因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預防自殺的建議中提到:媒體要淡化自殺報道,并就媒體的報道制定了一些指導原則?! ?.2學校因素 1.2.1學校教育機制的不完善是青少年自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原因之一 首先學校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
8、要性。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