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陳寅恪和錢鐘書——兩種不同的詩學范式閱讀答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陳寅恪和錢鐘書——兩種不同的詩學范式閱讀答案陳寅恪和錢鐘書——兩種不同的詩學范式閱讀答案胡曉明對于詩學,陳寅恪最大的貢獻可能正是證明了中國詩與西方詩根本的不同。西方詩長于宗教性的體驗,中國詩長于現(xiàn)實人生的體驗。陳寅恪認為中國詩最高的典范是杜甫。杜甫的詩歌既是個人的生命年譜與生活日記,同時又是唐代社會的詩體年譜與歷史實錄。尤為重要的是,杜詩中表現(xiàn)了唐代的中國社會歷史文化的靈魂。這是一般人的研究無法達至的地方。而陳寅恪對杜詩的研究,正是深入發(fā)掘杜詩與唐代社會的生命般的聯(lián)系,凸顯杜詩的文化性格。而錢鐘書的意義卻迥然不同。他最
2、終證明的是中西詩學相通的文心詩眼。這個“心”“眼”,乃在心理、智慧、情感類型的審美情趣。《談藝錄》與《管錐編》中對杜甫詩句引述考論,竟然沒有一條涉及杜詩中表達的重大史實,甚而沒有一條涉及唐代的典章制度與杜甫所切身感受的時代問題,易言之,沒有一條是知人論世的讀杜心得。錢鐘書的著眼點在于杜詩中所蘊含的詩藝淵源、美感欣趣、風格情調(diào)、詩律細末、修詞巧術,以及心理學內(nèi)容等。如此之多從差異的一面看,陳寅恪與錢鐘書的對比是學術規(guī)則的不可通約,但是從相通的一面看,陳寅恪與錢鐘書的智慧又可以同時被我們分享。以兩人對杜甫《哀江頭》中“黃昏
3、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句的解釋為例。陳寅恪強調(diào)的是兵亂黃昏之時詩人“眷戀遲回”的苦情,而錢鐘書則著重的是“喪精亡魂”之際老人“衷曲惶亂”的心狀。陳的說法是回到歷史當下,回到杜甫其人,錢的說法則可以引申到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普通的人性。尤值得注意的是,錢鐘書補充說:“破國心傷與避死情急,自可衷懷交錯”,這無疑是包容了陳寅恪的說法而更為合理入情。這樣當然增加了杜詩的文學魅力,也印證了詩無達詁的闡釋真諦。由此可見,陳寅恪與錢鐘書的互補,并非完全不可能,而有意味的互補恰可以達致中國詩學自身豐富深邃的魅力。寫到這里,有必要指
4、出陳、錢詩學范式中極易被人忽略的另一層重要的相通性。一般人都能了解錢鐘書非常重視解詩工作中的想像、聯(lián)想能力,而以為陳寅恪只會憑材料#from本文來自學優(yōu)網(wǎng).gkstk.end#作理性的證明與邏輯的掛搭,而完全漠視想像能力。這其實是最大的誤解。陳寅恪不僅早年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中提出著名的解釋理論,即“必須具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與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了解”;而且在他失明臏足的晚年,又以八十萬余言的《柳如是別傳》,實踐了這一理論。于是我們可以引出另一問題:為什么陳、錢都注重解詩
5、人的想象力,卻在學術方法與風格上有如此強烈的反差?說到底,學術的不同最終是學者人本身的不同。在解詩方面,陳、錢都不愧為“藝術家”。然而錢是智慧型的解詩藝術家,他那濃厚的智者品性、他那慧光四溢的探索意趣,都不能不最終自覺發(fā)展成熟一套打通四部、破體成文的方法。而陳寅恪則是情感型的解詩藝術家。這種“情”當然不是一般日常人生之“情”,而是對于歷史文化近乎宗教般的癡情。從這個意義上說,成功的詩學范式,其實是不可學的,因為他們的底子正是生命與性情的延伸。15.陳寅恪詩學研究的內(nèi)容和方法分別是什么?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簡要概括。(6分)1
6、6.解釋文章中畫線句子的含義。(6分)17.請簡述本文的論述思路。(6分)陳寅恪和錢鐘書—兩種不同的詩學范式閱讀答案15.內(nèi)容:深入發(fā)掘詩歌與歷史社會文化的關系,還原詩歌產(chǎn)生的歷史語境(2分,答“杜詩”扣1分)。方法:憑材料作理性的證明和邏輯的掛搭(2分);重視想像和聯(lián)想(或者“用藝術鑒賞家的眼光”理解研究對象)(2分)16.陳寅恪的詩學研究偏于歷史還原,錢鐘書的詩學研究偏于審美情趣;(2分)兩者互補,既可解讀特定社會文化的靈魂(或特定的人生體驗),又能增添詩歌的文學魅力;(2分)從而達到中國詩學“真、美”結合的深邃魅
7、力。(2分)17.首先指出陳寅恪、錢鐘書兩人代表兩種不同的詩學研究范式(重歷史還原和重審美情趣)(2分);其次指出他們的詩學研究相通的兩個層次(不同角度的互補、想像力)(2分);最后探究了兩人學術方法和風格反差的原因(是個人生命與性情的延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