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關于如何界定臺灣新文學的第一個歷史階段的問題,王詩瑯、葉石濤、河源功等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論述。王詩瑯認為.L.1924~1930年是臺灣新文學的萌芽期①,葉石濤稱1920~1925年為搖籃期②,而日人河源功則以1922年中國大陸新文學理論波及臺灣到1931年普羅文學興盛為臺灣新文學的抬頭期③。這些分期都有各自的立論基礎。但筆者以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開端應以1920年仿照《新青年》的《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刊為標志。在《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刊號上,即有陳■的《文學與職務》第一次在臺灣明確提出白話文運動之必要,此后的新文學運動即在此基礎上逐步展開。而
2、1927年臺灣文化協(xié)會的分裂,則直接導致新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遭受重大挫折,成為一個階段性的標志性事件。因此,筆者以1920~1927年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發(fā)生期,本文也將限于這個范圍論述魯迅對臺灣文壇的影響。 一、以啟蒙為目的的白話文學 運動和魯迅的初步引介 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關于如何界定臺灣新文學的第一個歷史階段的問題,王詩瑯、葉石濤、河源功等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論述。王詩瑯認為.L.1924~1930年是臺灣新文學的萌芽期①,葉石濤稱1920~1925年為搖籃期②,而日人河源功則以1922年中國大陸新文學理論波及臺灣到1931年普羅文學興盛為臺
3、灣新文學的抬頭期③。這些分期都有各自的立論基礎。但筆者以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開端應以1920年仿照《新青年》的《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刊為標志。在《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刊號上,即有陳■的《文學與職務》第一次在臺灣明確提出白話文運動之必要,此后的新文學運動即在此基礎上逐步展開。而1927年臺灣文化協(xié)會的分裂,則直接導致新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遭受重大挫折,成為一個階段性的標志性事件。因此,筆者以1920~1927年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發(fā)生期,本文也將限于這個范圍論述魯迅對臺灣文壇的影響?! ∫弧⒁詥⒚蔀槟康牡陌自捨膶W 運動和魯迅的初步引介 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臺灣新文學發(fā)生期的魯迅影響關于如何界
4、定臺灣新文學的第一個歷史階段的問題,王詩瑯、葉石濤、河源功等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論述。王詩瑯認為.L.1924~1930年是臺灣新文學的萌芽期①,葉石濤稱1920~1925年為搖籃期②,而日人河源功則以1922年中國大陸新文學理論波及臺灣到1931年普羅文學興盛為臺灣新文學的抬頭期③。這些分期都有各自的立論基礎。但筆者以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開端應以1920年仿照《新青年》的《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刊為標志。在《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刊號上,即有陳■的《文學與職務》第一次在臺灣明確提出白話文運動之必要,此后的新文學運動即在此基礎上逐步展開。而1927年臺灣文化協(xié)會的分裂,則直接導致新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遭
5、受重大挫折,成為一個階段性的標志性事件。因此,筆者以1920~1927年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發(fā)生期,本文也將限于這個范圍論述魯迅對臺灣文壇的影響?! ∫?、以啟蒙為目的的白話文學 運動和魯迅的初步引介 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發(fā)生與臺灣社會運動和文化運動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1895年,臺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以后,臺灣的社會運動、文化運動不斷興起,前期主要表現(xiàn)為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武裝斗爭,而以近代思想為背景的新文化運動的勃興,是1910年以后的事情④。黃得時以1911年4月梁啟超的訪臺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的開端。⑤梁啟超的臺灣之行對于臺灣這一洼止水,投下一個石頭,使它蕩起漣漪,對臺人的民族意識予以鼓勵
6、,加強其向心力,對于思想學問方面則有開通風氣、振聾發(fā)聵的效果。⑥具體而言,梁啟超對臺灣知識分子的影響表現(xiàn)在政治運動、思想文化及民族情感等諸方面。梁啟超曾勸告林獻堂等人不可以文人終身,而后,林獻堂便投身政治及民族運動,以爭取臺灣自治、教育平等為個人職志,采取溫和不流血的合法抗爭方式去推動政治、民族運動。之后,經(jīng)過新民會、臺灣青年會、臺灣議會設置請愿運動及臺灣文化協(xié)會的創(chuàng)立,臺灣本島的政治文化運動迅速展開。在新的文化思潮的影響下,文學上也提出相應的改革舊文學的要求?! ∪論?jù)初期臺灣文學以專事雕琢詞句、拈題競技的擊缽吟為主。擊缽吟源起于臺灣建省初期流傳于民間的詩鐘,割臺后,前清遺老■傺無所
7、適,不得已而以詩自晦,借澆塊壘⑦、并經(jīng)由日本殖民當局的刻意鼓勵提倡,一時間結社聯(lián)吟的風氣興起,詩社林立,蔚然成為文壇主流。盡管以傳統(tǒng)漢詩為主要內容、遍及全島的漢學運動曾具有文化抵抗的意味,但由于殖民當局的刻意迎合與收買,其末流所趨,則變成徒事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甚至墮落到沽名釣譽,諂媚求榮的地步,遺民的風骨既失,去原意又遠,深為有識者所不齒⑧。在大陸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臺灣的文學與文化觀念也發(fā)生變革,文學不再被作為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游戲,而應擔負起文化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