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談互動教學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談互動教學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龐清德張金鋒山東省壽光市現代中學262700《體育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是溝通學生與體育的橋梁”,“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牛互動關系”。師牛互動能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是促使學牛學習的主要途徑。建立良好的師牛關系,尤其是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師?;?,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一、體育課堂中互動教學的基木形式1.教師與學牛個體的互動。體育課堂教師提問學牛回答、教師技術動作講解與學牛動作模仿示范、動作練習中教師的個別輔導、教師與學生的眼神交流、教師的鼓勵贊揚等教學過程中都存在教師與學牛個體之間的互動。在
2、教師與學牛個體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表露出對學牛的期望、鼓勵,對學牛形成整體印象。2.教師和學牛群體的互動。教師和學牛群體的互動是體育課堂的主要互動形式,課堂中大部分時間表現為教師和學牛群休的互動,教師在組織教學、講解、示范、提問、評價、討論和動作練習的教學過程中都表現為教師和學牛的群體互動。3.學牛個體和學牛個體之間的互動。在體育教學創(chuàng)編游戲一課中,學生個體之間也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學生個體之間互動表現在課堂練習和課堂討論過程中,最常見的是動作練習中同伴之間的交流、動作學習中同學的動作模仿示范等。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學生實施同等動作水平的交流,有助于學生動作技術的掌握和提高
3、,有助于培養(yǎng)學牛的團隊合作意識。4.學牛群體與學牛群體的互動。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分組比賽、組與組之間的對抗性練習和組與組之間的協助練習是體育課堂教學學牛群體間互動的主要形式。如體育游戲就能發(fā)揮它更好的作用。二、互動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的問題互動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達到目標所采取的方法,或者是為達到某種預想的效果所采取的行為。課堂互動的功能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控制教學的秩序,維護教師的權威,完成技能傳遞的任務。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確保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果為趕吋間急著讓幾個突出生冋答,就會剝奪大部分學
4、生思考的時間,使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受挫。在教學中,應給予大部分學生足夠的思考、合作吋間,重視生生互動。只有保證合作的吋間,學生才有機會進行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體現,學生才會產生求知欲望,把學習當作樂趣,最終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界。只有保證合作的時間和空間,才能保證合作的質量,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作用。2?必須重視教師的“導”?;咏虒W要求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獨立開展學習活動,自行解決現有發(fā)現的問題。但它不能離開教師的指導,不能一談互動學習就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導應超前,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的超前教育,學習興趣、學習目標的超前誘導,學習習慣的
5、超前培養(yǎng)。教師的指導要有針對性,必須根據學生學習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要以學導教,確定導學導練的重點,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體現教材重點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形成幾個重點問題,引導學生在學、思、議的過程中逐一加以解決。教學中,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又重視了教師的導,學生才會愛學、樂學、會學,真正學會學習。3.必須堅決貫徹“面向全體”的原則。教學中,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按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要求進行學習,面向全體,盡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參與意識的積極性,密切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培養(yǎng)學
6、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三、互動教學的組織實施1?互動教學的實施準備。要挖掘材料,了解學生。課堂教學的準備不僅要鉆研材料,更要了解和熟悉學生的技能水平、身體素質條件。只有教師研究了學生并使學生運動鍛煉的經驗成分參與到體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之中,才能實現成功的體育教學。了解學生的運動狀況,分析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狀況的技能要求,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教學互動。2.實施激勵性評價。課堂教學評價要注意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水平制定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對于優(yōu)秀生,要激起他們的成就感和進取心;對落后的學生,要激起他
7、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把評價作為反饋學生真實課堂學習情況的過程,使評價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學生學習結果的說明。要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體育運動水平進行考察,思考體育課堂學習的得與失,從而使學生客觀地認識自我。總之,師生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使學生能從活動中感受到自己的主體位置以及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的權利,同樣教師也可以從師生互動中反思自己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在師生互動當中一同分享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