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儒家的道德意識與人本意識.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儒家的道德意識與人本意識儒家的傳統(tǒng)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識到道德對于社會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無德行構成人們人格評價的直接依據(jù)。一個人如若沒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貴為王侯,也得不到萬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窮困潦倒,也能得到萬民稱頌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還是人們設身處地的行為準則。儒家認為仁義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義之心也就等于喪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們強調做事要從仁義出發(fā),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哪怕與人相處也要有所選擇,要與有仁義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處。再次,道德構成文化教育的中心
2、內容。儒家重視教育,但他們所論教育主要不是知識教育,而是倫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過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國家興衰存亡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與這個國家上至國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狀況、道德水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仁義存則存,仁義亡則亡。儒家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崇尚道德的傳統(tǒng),而嚴格說來,道德意識與法治意識并不矛盾。一個具有高度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自覺的人,也就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他在從事經濟活動中自然能做到誠實守信。因此,我們認為,盡管儒家所論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
3、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不一定都切合現(xiàn)代社會和現(xiàn)代經濟,但中國作為文明之邦,在發(fā)展市場經濟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中,崇尚道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卻萬萬不能舍棄。在儒家看來,和諧境界的實現(xiàn),人本精神的高揚,憂患境域的擺脫,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無一能夠離開人們投身現(xiàn)實、奮發(fā)進取的努力和作為。因此,儒家經典大多強調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義者??鬃釉疲骸笆慷鴳丫樱蛔阋詾槭恳病?。意思是說,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當有無窮責任、無窮事業(yè),當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否則,貪圖安逸,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是“士”的恥辱,就不配當一個知識
4、分子。道德修養(yǎng)或道德實踐即通過修身或自我改造以達其“內圣”目標;社會政治實踐即通過事功或社會改造以達其“外王”目標?!皟仁ァ庇匈囉凇傲⒌隆?,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養(yǎng)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賴于“立功”,即在社會上成就一番大事業(yè)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學》在強調“修身齊家”的同時,緊接著便講“治國平天下”,認為這兩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廢,所以儒家反對空談,反對坐而論道,特別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兑讉鳌芬嘣疲骸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币笕藗內バХ绿斓剡\行的剛健風格,去直面現(xiàn)實,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會,而
5、不畏任何艱難險阻;要求人們鍥而不舍,知難而進,奮發(fā)進取,依靠主體的力量,通過主體的實踐,完善自我,改進社會。所謂人本意識,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揚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主體獨立自覺的價值。而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樂道和汲汲追求的東西。無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家那樣,突出人的個性自由與解放和個體的獨立與發(fā)展。但這只是相對而言,第一,儒家并沒有完全抹煞人的個體主體的作用與價值,抹煞人的個體主體的獨立性與主動性??鬃诱f“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實現(xiàn)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說“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認為
6、“立人”、“達人”要以“己立”、“己達”為前提。孟子說“道惟在自得”,求道沒有別的途徑,全靠自身的修行和體悟。這都是對人的個體主體的獨立性和主動性的肯定。第二,主體理應包括個體主體和類主體,主體意識應包括個體主體意識和類主體意識。就類主體和類主體意識來說,儒家不僅不曾忽略,相反卻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從人性的普遍性出發(fā),把人看成是一種社會性的類存在,作為類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緣關系,以人倫世界、人倫社會為人的生存發(fā)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會價值或類
7、主體價值較之人的自我價值或個體價值更重要。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儒家強調“人貴物賤”,認為人類有著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貴之處,具有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價值;強調“民為邦本”,認為人民構成國家政治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國家的安寧才有保障,國家的發(fā)展才有可能;強調“民貴君輕”,認為人民、國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決于民心之向背。儒家的人本意識突出人的主體性,主張把人當人來看待,提倡重視民意,與民同樂,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體現(xiàn),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
8、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觀念是通過對人性的肯定來論證人格尊嚴,民主觀念是通過對人權的肯定導出人格平等。人性與人權、民本與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過,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為民主思想的基礎。我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有必要從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養(yǎng)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