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PAOD)PAOD是動脈粥樣硬化累及下肢動脈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肢體缺血癥狀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動脈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現(xiàn)。病變特點是以累及大中動脈為主,呈多節(jié)段分布。有癥狀的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發(fā)病率可達0.6%-9.2%,已成為血管外科的常見病。PAOD流行病學研究特點眾多的流行病學研究對其患病率進行了調(diào)查。所采用的診斷方法包括:間歇跛行問卷表Rose問卷(世界衛(wèi)生組織問卷)SanDiego問卷(增加了單側癥狀的資
2、料)無創(chuàng)檢查:踝肱指數(shù)(ankle-brachialindex,ABI)脈搏波傳導速度后期研究中多使用ABI<0.90作為診斷標準。PAOD流行病學研究結果PAOD的發(fā)病率約10%,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70歲以上人群的發(fā)病率在15%-20%。2000年泛大西洋協(xié)作組織(TransatlanticInterSocietyConsensus,TASC)報告歐洲人口間歇性跛行的發(fā)生率為0.6%-9.2%,其中約5%-10%發(fā)展為嚴重下肢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約60%~80%的PAOD病人至少有一
3、支冠狀動脈病變;約12%~28.4%PAOD病人合并頸動脈狹窄。PAOD的預后較差,其中間歇性跛行病人5年病死率約30%,而靜息痛、潰瘍和壞疽的病人5年病死率達70%,主要死亡原因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PAOD危險因素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PAOD的3大高危因素是: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吸煙。PAOD的發(fā)病原因是多源性的。據(jù)美國心臟學會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動脈硬化的主要和次要危險因素見表1。動脈硬化危險因素主要因素次要因素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吸煙高甘油三酯血癥案牒生活緊張家族史PAOD臨床癥狀及體征癥狀及體征取決于肢體缺血的發(fā)展速度和程度
4、癥狀發(fā)涼、麻木、無力、感覺異常、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體缺血性潰瘍、壞疽等。體征患側肢體膚色蒼白、發(fā)花,皮膚皺縮、干燥有鱗屑、趾甲增厚、體毛脫失、肢體肌肉萎縮等。觸診皮溫涼、厥冷,閉塞部位遠側的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末梢血管充盈時間延遲等。PAOD-非典型癥狀部分PAOD患者無下肢局部缺血或跛行癥狀,稱非典型癥狀或無癥狀,但是存在下肢運動功能受損的表現(xiàn)。站立平衡能力減弱;由坐姿起立的時間延長;步行速度減緩,步行距離縮短。PAOD-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claudication,IC)步行一段距離時發(fā)生一側或雙側下肢疼痛,疼痛總是
5、累及一個功能肌肉單位(如小腿、臀部、大腿等),其中以腓腸肌、小腿肌群疼痛最常見。疼痛持續(xù)存在,直到患者站立休息一段時間,表現(xiàn)為典型的“行走-疼痛-休息-緩解”的重復規(guī)律,每次疼痛出現(xiàn)前行走的距離亦大致相當。病變越重,每次疼痛出現(xiàn)前行走的距離越短。臨床上常以跛行距離200m做為間歇性跛行期的分界。PAOD-IC癥狀與病變部位小腿不適,休息時減輕:提示股淺動脈狹窄或阻塞大腿和小腿疼痛:提示髂股動脈狹窄或阻塞髖部和臀部疼痛:提示主髂動脈狹窄或阻塞臀部和大腿跛行首發(fā),持續(xù)行走累及小腿:提示腎下腹主動脈和髂動脈閉塞性病變臀、髖、大腿和小腿等部位的廣泛
6、疼痛:同時有流入道和流出道病變男性患者如有勃起功能障礙伴股動脈搏動消失時,提示下段腹主動脈的全阻塞或雙側髂內(nèi)動脈開口近端狹窄或閉塞PAOD-IC鑒別診斷缺血性跛行與神經(jīng)源性跛行的鑒別缺血性跛行神經(jīng)源性跛行病狀特點肌肉疲勞,緊縮感刺痛感、無力、肢體不靈活癥狀部位臀、髖、股、小腿及足部相同運動誘發(fā)癥狀是是或不是跛行步行范圍每次發(fā)病步行范圍相同變化不定站立出現(xiàn)癥狀否是癥狀緩解停止行走常需要坐下或改變體位PAOD-IC鑒別診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管炎血管外壓迫腘動脈壓迫性損害動脈外膜囊腫纖維肌性發(fā)育不良髂內(nèi)動脈纖維化靜脈性跛行間隔綜合征腰部神經(jīng)根病變
7、椎管狹窄臀/膝關節(jié)炎肌炎PAOD-嚴重肢體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由于動脈閉塞引起的慢性缺血性疼痛(靜息疼痛)、潰瘍或壞疽,可伴局部蜂窩織炎、骨髓炎甚至敗血癥。如不進行有效治療,6個月截肢率大約為40%。(1)靜息疼痛:①休息時疼痛提示嚴重的動脈阻塞,常是肢體喪失運動功能的兆②疼痛常發(fā)生于夜間,與平臥位喪失了重力性血流灌注作用有關③常入睡后數(shù)小時因嚴重燒灼痛而醒,肢體下垂后疼痛可能減輕④病程晚期,休息時疼痛可持續(xù)存在,肢體下垂亦不能緩解(2)其它體征:下肢皮膚蒼白、毛細血管灌注減弱。PAOD-CLI鑒別診斷缺
8、血動脈粥樣硬化粥樣硬化栓子原位血栓形成和急性動脈阻塞血管炎血栓閉塞性血管炎硬皮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血管痙攣雷諾現(xiàn)象肢端發(fā)紺潰瘍神經(jīng)源性疾病靜脈功能不全外傷疼痛神經(jīng)源性疾病關節(jié)炎痛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