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河北醫(yī)科大學第10實習小組化療藥物作為細胞毒的藥物,選擇性不高,在殺滅腫瘤的同時,對增生活躍的骨髓、胃腸道粘膜、生殖細胞、毛發(fā)和肝、腎等臟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種類內(nèi)容治療因素抗腫瘤藥物(種類、劑量、應用方式)用藥方案(包括藥物組成、用藥順序等)患者因素以往治療情況(用藥總量、治療次數(shù)、合并放療等)與末次治療的間隔時間全身狀況、年齡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不良反應發(fā)生有關的因素分類方式類別內(nèi)容按時間急性用藥后1~2周內(nèi)的毒副作用亞急性用藥后2周至3個月的毒副作用慢性超過3個月的毒副作用按轉(zhuǎn)歸可逆性在停藥一段
2、時間后毒性消失,機體可恢復正常不可逆性毒性發(fā)生后持續(xù)存在,機體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按后果致死性重要臟器功能進行性受損可能導致死亡非致死性停藥或經(jīng)對癥治療后能夠恢復的各種毒性反應按系統(tǒng)血液毒性白細胞或/和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消化道毒性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腹瀉、便秘心臟毒性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功能異常肺毒性間質(zhì)性肺炎、肺纖維化肝、腎毒性肝、腎功能不同程度損害神經(jīng)毒性末梢和中樞神經(jīng)毒性粘膜損害口腔粘膜炎或潰瘍、食管炎、出血性膀胱炎過敏癥狀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蕁麻疹、心動過速化療不良反應的分類主要表現(xiàn)為血管外滲漏和化學性靜脈炎。一.局部刺激
3、不同藥物外滲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損害:嚴重壞死:蒽環(huán)類(二甲亞砜與維生素E)、更生霉素、絲裂霉素(二甲亞砜與維生素E加維生素B6)、長春堿類(透明質(zhì)酸酶);中度損害:博來霉素、鉑類、氟脲嘧啶、紫杉醇;輕度刺激:卡氮芥、氨甲喋呤。根據(jù)靜脈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三類:紅熱型:沿靜脈血管走向區(qū)域發(fā)熱、腫脹及疼痛;栓塞型:沿靜脈走向處變硬,呈條索狀硬結(jié),外觀皮膚有色素沉著,血流不暢伴疼痛;壞死型:沿靜脈穿刺部位疼痛加劇,皮膚發(fā)黑壞死,甚至深達肌層。藥物滲漏后可局部應用相關解毒劑緩解疼痛,避免潰瘍形成,促進損傷的恢復。化學性靜脈炎的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主
4、要依靠預防。處理原則化療藥物外滲后的處理步驟立即停止注射,制動并保留針頭盡量回抽殘留藥物注射糖皮質(zhì)激素,并拔出針頭在滲出藥物局部多點注射止痛藥物,相應解毒劑,避免按壓根據(jù)所用化療藥物進行冷敷或熱敷,并抬高患肢出現(xiàn)潰瘍時可考慮手術治療白細胞或(和)粒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出血二.造血系統(tǒng)毒性反應血液學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血紅蛋白(g/L)>11095~10980~9465~79<65白細胞(×109/L)>4.03~3.92.0~2.91.0~1.9<1.0粒細胞(×109/L)>2.01.5~1.91.0~1.40.5~0.9<0.5血小板(×
5、109/L)>10075~9950~7425~49<25出血無瘀點輕度出血嚴重失血出血致衰弱WHO分級㈠.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是化療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腫瘤化療的主要劑量限制性毒性。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下降的程度與所用抗腫瘤藥物的種類、劑量、用法、患者的一般狀態(tài)以及以往接受治療的情況等許多因素有關。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和持續(xù)時間與化療后發(fā)生感染的危險性呈正相關,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多為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為消化道和呼吸道。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單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預防及治療粒細胞減少。必要時考慮輸注粒細胞
6、治療粒細胞缺乏癥。處理原則使用CSF預防:化療結(jié)束后24~48小時或臨床估計會出現(xiàn)明顯白細胞(WBC)下降,開始用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至WBC再次恢復到10,000/mm3時停止。治療:化療后出現(xiàn)粒細胞減少(<1.5×10/L)或粒細胞缺乏(<1.5×10/L)時用CSF至白細胞數(shù)再次恢復到10,000/mm3。部分患者用CSF可能引起骨痛,用鎮(zhèn)痛藥或停藥后可緩解。粒細胞輸注標準:ANC<500/mm3伴嚴重感染應用適當?shù)目咕?4~48小時無效;ANC<500/mm3伴不明原因發(fā)熱用廣譜抗菌素無效;骨髓嚴重抑制時,輸注異體WBC可能會出現(xiàn)致
7、命的輸血性移植物抗宿主/tGVHD。粒細胞數(shù)>500/mm3或感染控制即應停止輸注粒細胞。輸注粒細胞可能出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等癥狀,用消炎鎮(zhèn)痛藥可緩解。輸注粒細胞㈡.貧血原因:失血、缺鐵、維生素缺乏、化療、內(nèi)照射、干細胞受損、溶血、脾亢、藥物毒性、腫瘤侵犯骨髓等。增加化療劑量、多療程重復化療,較常規(guī)化療更易損傷干細胞,引致貧血。治療原則癌癥患者因化療致血紅蛋白(Hb)低于11g/dL,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貧血,可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治療;貧血癥狀嚴重或Hb低于8g/dL時,可考慮輸注紅細胞(RBC)治療。㈢.血小板減少導致白細胞減少的抗腫瘤藥物大多會同
8、時引起血小板降低,以血小板減少為劑量限制性毒性的藥物主要有卡鉑、健擇、亞硝脲類等,絲裂霉素反復應用時??芍谅匝“鍦p少。治療原則防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