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火郁發(fā)之與未病先防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火郁發(fā)之與未病先防【關鍵詞】火郁發(fā)之;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預防為主,是我國衛(wèi)生工作四大方針之一。祖國醫(yī)學歷來就重視預防,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強調防患于未然,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方面,從疾病的不同階段進行干預,以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本文從“未病先防”的角度談一談“火郁發(fā)之”法的應用。中醫(yī)治未病說,在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被提出來?!饵S帝內經·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的論述,開創(chuàng)了中醫(yī)對這一領域的獨特認識和精辟見解,“
2、未病先防”是內經理論體系中的重要部分?!秲冉洝窂恼疤搶嵉慕嵌忍岢隽思膊〉念A防問題?!罢龤獯鎯?,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辨證地指出了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的因素。要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一方面應該“遠邪”,作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一方面應該“調身”,后者正是《內經》中的重墨。調身方能“正氣存內”,調身方能“陰平陽秘”,《內經》從天人相應的角度,在多個篇章用大幅筆墨描述了調身的方法,包括順天道、應地勢、和人事。本文結合現(xiàn)代都市人的體質特點,提出調身應重視“火郁發(fā)之”?! 端貑枴ちo大論》以五行應為五運五常,天地
3、之氣乖悖則發(fā)為五郁,而設治郁五法,曰:“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天地萬物,本于陰陽?!秲冉洝酚性疲骸瓣庩栒?,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天覆地載,二氣交流,四時萬物方得化生。但是,現(xiàn)在的自然環(huán)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沙塵暴、溫室效應、旱澇無度、空氣污染等,成為較為常見的天氣、氣候現(xiàn)象。天氣陰霾而漫布,地氣灼爍而難散,二氣交濟失常,形成“寒包火”“水包火”的狀況?! ∪耸芴斓仃庩栔畾庖陨瘹饣?,氣血充和,才有陰平陽秘。現(xiàn)代都市人夏季過吹空調,過食寒涼,冬季過度保暖,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喜食辛辣厚味煙酒,衣食住行過
4、于方便充裕,缺少運動。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人為因素共同導致人們形成“郁熱內伏”的體質特點,就如同天地自然出現(xiàn)的“寒包火”“水包火”,陽氣失去了正常的升降出入,積蓄郁滯在內化為火熱。很多年輕人痤瘡頻發(fā),鼻炎、咽炎、過敏患者以及年輕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正是郁熱內伏、合邪而發(fā)的表現(xiàn)?!秲冉洝の宄V麓笳摗费浴氨叵葰q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闭蜃匀慌c人體都呈現(xiàn)出陽氣閉郁化熱化火的征象,我們在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中必須注意“火郁發(fā)之”法的應用?! ∷臅r外感熱病每因寒、風、熱(火)、暑、濕、燥等六淫之邪而起,或六淫之氣新感,外襲口鼻皮毛而即病,出現(xiàn)衛(wèi)表見癥,或化為
5、伏邪,過時因新感而引發(fā),出現(xiàn)氣分、血分里熱證。內火郁閉即可視為伏邪的一種。伏邪伏藏之時,病情不顯,伏邪外發(fā)后,內浸于腑,外淫于經,各個癥狀方才逐漸顯現(xiàn)出來,因其常起病即見里熱,故其耗氣傷陰更甚于新感。如果不注意內熱郁伏的消減,則邪易入里、病易轉深,甚至出現(xiàn)外寒內熱、狀如寒冰包火,或表里俱熱、熱甚化毒熾盛,以及濕熱相合、病久纏綿虛耗的情況。因此在六淫邪氣尚未襲表前,調理體質、平和陰陽,是預防外感熱病的關鍵。一方面固然是攝生防病,調整日常起居,一方面可在易感時節(jié)服用湯藥。很多人預防外感采用服用板藍根、大青葉等清熱解毒藥的方法,認為它們能抗病毒。但是,這一類清熱解毒藥苦
6、寒直折火勢,反易令火邪郁伏。內火本為陽氣閉郁而來,陽氣性喜升騰、惡遏伏,如不能引其升發(fā)布散、施其溫煦百骸之用,必會郁滯在內,加之飽暖無度,氣從陽化,郁為伏火,自當宣透升散引導它。我們以明代楊栗山的名方升降散為主,加用宣散、清透的杏仁、石膏等,升降相因,調達氣血,宣通三焦,火郁之邪得以宣泄疏發(fā),在非典、流感等的預防中取得良好效果。又如過敏性鼻炎,中醫(yī)稱其為“鼻鼽”。鼻乃肺之竅,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肺中郁熱,則風邪外中易從熱化,肺失清肅,邪毒停聚鼻竅,鼻竅開合失司,故見鼻塞鼻癢、噴嚏多涕,《古今醫(yī)通》所謂“風熱上攻,頭鼻壅塞,或外傷風熱,內熱愈窒,壅塞不聞”
7、。我科脫敏合劑以黃芩清肺熱,桂枝湯和營衛(wèi),清散肺中郁火,細辛、白芷宣通鼻竅,烏梅收澀斂涕,三藥共司肺竅開合,用于臨床療效頗佳,發(fā)作時服用癥狀明顯緩解,緩解期服用可減少發(fā)作。皮膚過敏,中醫(yī)又叫漆瘡,多因血分郁熱,每遇風引而發(fā),或風熱相搏于肌膚而見風團,或熱毒蘊結于血脈而見斑疹,時作時消,瘙癢難耐。必須以涼血疏風之劑調之,不待其發(fā)。設丹雞銀翹散一方,丹雞散血中郁熱,銀翹透血熱達表,芥穗、防風疏客氣邪風,地膚、地龍熄血熱之風,四物兼涼血養(yǎng)血。血中伏熱得清,風、毒無所依,自然不發(fā)病?! ∽⒁庹{整郁熱內伏的體質,對于內科雜癥的預防也有用途。如胸痹,張仲景認為其病機為“陽微陰
8、弦”,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