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鄂教語文《相見歡》教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鄂教語文《相見歡》教案;一、李煜簡介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詞,詞牌名為《相見歡》。是李煜。關于李煜,你們知道些什么?生1:南唐李后主。世間稱他為李后主。生2:一個亡國之君。生3:他做了十五年的皇帝,后來肉袒負荊,出城跪降。被趙匡胤封為“違命侯”,囚于汴京。他“日夕以淚洗面”,最后被趙匡胤毒死。師:說得完全正確啊。不簡單。這些知識你是從哪兒知道的?生3:讀歷史書知道的。師:嗯,看來還是讀書好啊。生4:老師,我還知道李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詞人。尤其是亡國之后的詞,寫得非常動人。師:很好。看來同學們平時讀了不少書。那你們都知道他
2、的哪些作品呢?生5:我知道他的《虞美人》。師:哦,你能不能將它寫到黑板上讓同學們也一同欣賞欣賞呢?生5到黑板前默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師:完全正確,字也寫得漂亮。學生們開始筆記。生6:我還知道他寫過《浪淘沙》。不過我只記得兩句“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生7:我記得他寫過“記得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生8:他有一句好像是“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不過,什么詞牌我不記得了,其余的內(nèi)容,我也記不得
3、了。(學生們笑)生9:老師,我以前不知道有李煜這個人,也不知道世上還有這么好的詞。聽同學們一說,我覺得平時我讀的書太少了。(學生們又笑)師將學生的回答整理在黑板上。師:已經(jīng)很不簡單了,我在你們這個年齡還不一定比同學們知道得多呢。不過,既然曾看過,最好還是將它記真切,你們說呢?今天同學們上課時提到的這些詞,你們有沒有興趣課后將它們找出來并讀熟呢?生:肯定有的。師: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南唐最后一位皇帝的內(nèi)心世界,來感覺一位亡國之君,如何以藝術家天才般的敏感,抒寫國破家亡后的無言悲哀的。二:朗讀。師:學習古典詩詞,一定要從吟誦
4、開始。同學們先自由大聲朗讀。生很投入地讀。師:下面請兩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詞,同學們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比較,看誰朗讀得好,看看應注意哪些問題。分別找一位男生與一位女生讀。師:他們讀得怎么樣?生1:王雪波讀的聲音太小了。而且比較平淡,不感人。胡慧讀的聲音能聽清,就是讀得太快了,好像為了完成任務似的。而且也沒有感情。師:那應當怎么讀呢?生2:我認為讀這首詞,語速要緩慢,聲音不能高亢,要低沉,讀的時候應當注意將一種悲痛寂寞壓抑的感情讀出來。師:說得太對了。那就請你讀過同學們聽聽如何?生2讀書。學生鼓掌。師:好,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
5、朗讀這首詞,注意模仿梁文霖同學。生讀書。師:這才是高質(zhì)量的朗讀啊,我仿佛已走進了李煜憂傷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一起來再讀一遍。三:討論。師:這首詞明白如話。通過朗讀,同學們讀出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嗎?生1:我想問大家的是“無言獨上西樓”這里為什么要用“無言”?師:好問題。我們可以討論討論??纯催@個“無言”里究竟有什么樣的含義。生討論。生2:我覺得可能是當時李煜想說的話太多,卻又一時不知從何說起,所以干脆用“無言”二字來寫當時復雜的心理。師:有道理。生3:可能是他作為亡國之君、階下之囚,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內(nèi)心十分孤獨寂寞,所以只得以“
6、無言”二字來概寫了。師:說得好,看來同學們很善于動腦筋。生4:我覺得是糾結在李煜心中的情緒太多,如亡國之恨啊,思家之愁啊,太多太多的離情別緒涌上心頭,卻又不知如何訴說,所以千言萬語只剩下“無言獨上西樓”。師:體會深刻。不錯。生5:老師,有沒有這種可能,就是他作為階下之囚,不僅失去了行動的自由,更失去了言論的自由。所以很多的話不方便說出,于是只能選擇沉默?師:問得好,作為“違命侯”,等待他的是什么,李煜心中也很茫然。但是作為囚徒,生活在監(jiān)視之中,自當處處小心,處處隱忍。李煜之“無言”,絕非無言可訴,而是含有無人共語的落寞痛苦。同學
7、們對“無言”二字的言外之意分析得準確深刻。師:“一切景語皆情語”,讀上片,我們還讀出了李煜哪些情感呢?同學們有什么看法嗎?說出來我們讓一起分享。生1:我覺得“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中的“梧桐”既是眼前秋風中的梧桐,更是備受亡國之痛的李煜的形象寫照。在這樣的秋夜,露重霜寒,與眼前這漸漸凋零的寂寞梧桐一樣,李煜也同樣承受著亡國之后的“風刀霜劍”的侵逼,愁苦萬分。師:這是一個新發(fā)現(xiàn)。有沒有道理呢?生2:老師,我覺得曹瓊雅的話是很有道理的。這個時候登上西樓,憑欄遠眺,可以看見什么呢?雖說不會看得見“三千里山河”,但是神思定會飛向茫遠,看到
8、昔日的春風得意,聯(lián)想到未來的迷茫,多少回憶,多少遐想啊。可是最終他俯視樓下,只看到了深院被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結合得天衣無縫。學生熱烈鼓掌。師:看來不用我評說,同學們已完全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