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

ID:23017568

大?。?18.50 KB

頁數(shù):47頁

時間:2018-11-02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_第1頁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_第2頁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_第3頁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_第4頁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_第5頁
資源描述:

《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內容提要]本文透過耙梳歷史文獻和運用田野調查,揭示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的地方人士在使用各種族群標簽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復雜的政治和經(jīng)濟資源的爭奪。在明清時期,在珠江三角洲一些鄉(xiāng)鎮(zhèn)中,涌現(xiàn)了不少強宗大族,他們擁有大面積的沙田、控制市場和廟宇、舉辦各種士大夫的活動。這些經(jīng)濟和社會活動,是地方上正在攀升的人群使用的文化手段,用以排斥被他們標簽為“蛋”、居住于沙田區(qū)的人群。文章同時顯示,沙田區(qū)的居民亦建立起自己的市場,使之成為水上居民的祭祀中心,其后更在居住于陸上的強宗大族的社區(qū)節(jié)慶中,擔當起一定的

2、角色。盡管如此,在當?shù)厝说难壑?,在歷史文獻里,“蛋”這個標簽仍然代表著社區(qū)的邊緣群體。這樣的局面一直到解放后才有所改變。20世紀50年代后,原來的強宗大族和他們所代表的封建主義遭到打擊,過去被標簽為“蛋”的沙田居民,則成為新國家依靠的力量。由此可見,族群分類是一個流動的社會變遷過程,在這過程中,地方上各種力量都會靈巧地運用當時的中央政權的符號象征,來宣示自己的權勢和特性。[關鍵詞]珠江三角洲;蛋;族群;宗族民國時期,一位地方文人盧湘父在《(新會縣)潮連鄉(xiāng)志》序中,對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新會縣潮連鄉(xiāng)的歷史有這樣一段敘述:在南宋咸淳以前,潮

3、連僅一荒島,漁民蛋戶之所聚,蠻煙瘴雨之所歸。迨咸淳以后,南雄民族,輾轉徙居。爾時雖為流民,不過如鄭俠圖中一分子。然珠璣巷民族,大都宋南渡時,諸臣從駕人嶺,至止南雄,實皆中原衣冠之華胄也。是故披荊斬棘,易俗移風,而潮連始有文化焉。夫民族之富力,與文化最有關系。地球言文化,必以河流;粵省言文化,當以海坦;古世言文化,必以中原禮俗;現(xiàn)世言文化,必以瀕海交通。我潮連四面環(huán)海,屬西江流域,河流海坦,均擅其勝。以故交通便利,民智日開。宜乎文化富力,與日俱增。試觀各姓未來之前,其土著亦當不少,乃迄今六百年間,而土著不知何往。所留存之各姓,其發(fā)榮而滋長

4、者,大都珠璣巷之苗裔也。這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大部分鄉(xiāng)村和宗族講述本地歷史和文化的一種最常見的套路。這種歷史敘述的套路,表達了自明清以來當?shù)刈x書人制造出來的歷史觀念,對于其背后隱含的歷史“真實”,人類學者與社會史學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辦法。就這段話來說,其中提到的珠璣巷移民,漁民、蛋戶、土著與衣冠華胄各姓,海坦與交通等事實,所涉及的社會歷史范疇包括移民與定居、地方宗族、生態(tài)與市場發(fā)展、教化與族群等等方面,皆為今天社會史和人類學家研究傳統(tǒng)中國鄉(xiāng)村的共同關注點。雖然社會史家與人類學家的興趣焦點不一定相同,詮釋方法和視角也必定有異,但這種差別,正是

5、彼此可以合作和對話的基礎。這篇文章,基于我們十多年來在文獻研究和田野調查上合作與對話的部分心得,從珠江三角洲以“蛋”與“漢”的認同為中心的族群問題人手,把上述范疇置于本地獨特的歷史與社會文化過程中思考。定居史的敘述與身份認同前引《潮連鄉(xiāng)志》序文所講述的潮連鄉(xiāng),原屬廣東新會縣(今屬江門市),是西江下游寬闊的江面上一個島嶼。島上早期的土著似乎不言而喻是“漁民蛋戶”,但宋代以后,這些土著“不知所往”了,取而代之的是聲稱祖先來自廣東北部的南雄珠璣巷的“中原衣冠”。這段序文用移民取代土著模式來敘述定居歷史的方法,表達了一種泛見于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文

6、化認同觀念。在一般的歷史“常識”中,珠江三角洲的所謂土著居民,往往可以不假思索地指認為“蛋人”(或稱“蛋家”、“蛋民”、“蛋戶”、“蛋”),蛋人的“消失”,即使不是外來漢人移民驅逐的結果,也是一個被漢人移民同化的過程。這種歷史敘述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地區(qū)都相當常見。例如香港新界元朗墟有一塊重修廟宇碑記(1938年)說到幾百年前在樹的西邊有一個蛋家灣,樹東有蛋家埔,經(jīng)常在此避風的漁民在此地建一廟宇。后來的農(nóng)民來到這里,開墾土地耕種,并建立了一個墟市。①這種描述直接引出的,是在地方社會中本地居民的身份認同問題。在珠江三角洲,所謂的原居民是否就是

7、漁民呢?在什么情況下他們(或所謂的原居民)“不知所往”呢?最后在此定居的所謂的農(nóng)民又是什么人呢?他們的定居史又與漁民的定居史如何聯(lián)系起來呢?我們相信,解答這個問題的思路,可以從理解“蛋”這個標簽的意義人手。在中華帝國晚期出于讀書人手筆的歷史記錄中,珠江三角洲的漁民一般都稱為“蛋”,這是一個文化或者族群的分類,有別于那些自稱來自中原的有漢人血統(tǒng)的人,其區(qū)分標志似乎在于他們的居住方式及其生計所依。宋代的《嶺外代答》的周去非曰:“以舟為室,視水為陸,浮生江海者,蛋也?!?。②黃佐的嘉靖《廣東頒志》也有類似的說法:“蛋戶者,以舟楫為宅,捕魚為業(yè),

8、或編蓬瀕水而居”。③雍正皇帝在1729年發(fā)出的一個關于“蛋”的上諭也有以下的描述:“粵東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種,名曰蛋戶,即瑤蠻之類。以船為家,以捕魚為業(yè),通省河路,俱有蛋船。生齒繁多,不可數(shù)計”。④許多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