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創(chuàng)新化學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創(chuàng)新化學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徐學華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266400摘要:職高學生要學習書木知識,更要具備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實驗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木文就某些化學實驗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進而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關鍵詞:職高化學創(chuàng)新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一、水下“植物園”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可溶性硫酸鹽和不溶性硅酸鹽的特性,創(chuàng)新設計以下實驗。學生好像置身于水下植物園,形象極其逼真。在干凈的玻璃缸內(nèi),放大半缸水,再加入質(zhì)量為水1/3?1/4的硅酸鈉,用玻璃棒攪勻
2、。為了將這座“植物園”布置得逼真有趣,可以在缸中撒入一些洗凈的沙礫,使之平鋪缸底。再向缸中各個位置投入幾粒黃豆大小的硫酸銅、硫酸鎳、硫酸亞鈷、硫酸鋅等可溶性硫酸鹽晶體,待十幾分鐘后,在缸底沙礫中便漸漸地長出各種形狀、不同顏色的枝條來了。有的像樹干,有的像海帶,有的像珊瑚礁,五彩繽紛,絢麗異常!水下怎能長出這些東丙來?那是化學變化的功能。因為硫酸銅、硫酸鎳等都能和硅酸鈉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有特定顏色的硅酸鹽。那藍色的枝條是硅酸鈷,翠綠色的“海帶”是硅酸鎳,棕紅色的“珊瑚礁”是硅酸鐵,而玻璃狀無色半透明的“海草”是硅酸鋅、硅酸鋁了。為什么能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呢?當把
3、上述顆粒狀固體投入含有硅酸鹽的水中后,固體表面開始溶解,并馬上和硅酸鈉作用,生成了不溶性的呈各種顏色的硅酸鹽薄膜,生成的這層膜將硫酸鹽顆粒的表面圍住。由于剛生成的膜很薄,而且膜外的硫酸鹽濃度比膜內(nèi)低,這樣水就向濃度大的膜內(nèi)滲透。結果把膜脹破,膜內(nèi)的鹽溶液就流出來和硅酸鈉接觸,又生成新的硅酸鹽薄膜。這樣周而復始,不斷地向上生長。同吋,由于各種鹽類的溶解度和生長過程中的環(huán)境不完全一樣,因而長出的形狀也就各異。水下“植物園”就這樣形成了。這個創(chuàng)新實驗,當然不只是為了做水下“植物園”,而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硅酸鹽的某些性質(zhì)及用途。利用它可以:①生產(chǎn)各種顏色的玻璃,這種
4、玻璃在科研、生活等方面都冇不少用處;②生產(chǎn)各種光學儀器及攝影機上用的有色濾光片;③在瓷器上形成的光彩奪0、栩栩如生的彩繪等。二、噴霧成畫學習“絡合物”一節(jié)吋,大膽創(chuàng)新,將課本一些略顯單調(diào)的實驗變成“化學魔術”,學生印象更深刻,效果更佳。事先在一張比較厚的白紙上,用濃度在15?20%左右的亞鐵氰化鉀溶液畫出洶涌澎湃的波濤,再用濃度為15?20%硫氰化鉀溶液畫一只小船以及船只上的煙囪等,最后用5%濃度的硫氰化鉀稀溶液在煙囪上畫上一顆五角星。干燥后只見白紙一張,幾乎看不出什么特殊的顏色和痕跡,以備后用。實驗開始后,用噴霧器把5%濃度的氯化鐵稀溶液噴灑在那張白紙上。轉眼
5、間,在雪白的紙上出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深藍色的波濤,紅褐色的船只,煙囪上還有一顆耀眼的五角紅星。亞鐵氰化鉀是一種淡黃色的晶體,硫氰化鐘是無色的晶體。它們極易溶于水,溶液是淺色或無色的,當前者與含有三價鐵的氯化鐵溶液相遇作用吋,就生成了深藍色的沉淀物,畫中波浪的藍色就是這種沉淀物的顏色。亞鐵氰化鉀與氯化鐵溶液相遇時,也發(fā)生反應,結果生成的是血紅色硫氰化鐵溶液。由于硫氰化鉀的濃度不同,所以船身和五角星的顏色有濃淡的差別。通過創(chuàng)新實驗,引導學生寫出該過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以解釋這一精彩圖畫的由來。進而引導學生:如何檢驗某種化工產(chǎn)品中是否有鐵離子的存在?工廠如何檢驗鐵器的
6、防銹層是否嚴密?三、冰塊燃燒在學習“乙炔”一節(jié)吋,我將課本中的枯燥實驗變?yōu)橐粋€“化學魔術”。在操作、揭秘魔術的過程中,共同探討了乙炔的制法及乙炔跟氧氣的反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眾所周知,想用火柴去點著一塊冰,這是無論如何不會成功的。假如事先在冰上挖一個不顯眼的小洞,并放進一小塊電石(碳化鈣),然后用火柴去點燃,那么,一塊原來很冷的冰,轉眼之間就會冒出一團烈火,好像冰塊在燃燒似的。當然,著火的并不是冰,而是另外一種物質(zhì)。當點燃的火柴靠近冰塊吋,它的熱量能夠使冰塊有少量的融化,碳化鈣遇到融化的水就發(fā)生激烈的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可燃的氣體(乙炔),乙炔遇火劇烈燃燒。燃燒
7、放出的熱量使冰進一步融化,水又促使碳化鈣分解,因此不斷地產(chǎn)生乙炔作補充,火焰就越燒越旺。直到碳化鈣消耗完畢,全部變成糊狀的石灰漿以后,火焰才熄火。跟學生共同探討“魔術”,引導學生寫出這一過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因這一過程都是學生所見,所以講解乙炔的制法和它在工業(yè)上的應用時,就變得非常簡單,由學生到黑板前講解,教師補充即可,效果極好。類似的創(chuàng)新實驗還有很多,只要教師是個冇心人,課本上很多實驗都可以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參考文獻[1】崔玉霞創(chuàng)新化學實驗教學的幾種方法[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08期,42-43。[2】糞龍生新課程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
8、的問題及對策[」].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