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禁閉》讀后感

薩特《禁閉》讀后感

ID:26731552

大?。?0.03 KB

頁數(shù):9頁

時間:2018-11-28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1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2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3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4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5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6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7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8頁
薩特《禁閉》讀后感_第9頁
資源描述:

《薩特《禁閉》讀后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禁閉》讀后感《禁閉》是薩特最優(yōu)秀的劇本之一,是一部內涵豐富的作品。劇本通過三個鬼魂之間的對話,表達了薩特對“自由”的獨特思考。全劇只有四個人物,除了一名不參與劇情的侍者外,其余三人,不分主次,在情節(jié)和臺詞中平分秋色。這三個都是罪人,先后被投入地獄,囚禁于一室,三人之間爭風吃醋,嫉妒挑撥、互相猜忌、各不相容?!八思吹鬲z”是劇中加爾散的一句臺詞,這成了薩特的名言。在戲劇的開頭,加爾散問聽差:“尖樁刑具在哪里?”而實際上地獄是沒有這些的,因為“地獄原來是這個樣,我從來都沒有想到……提到地獄,你們便會想到硫磺、火刑、烤架……啊,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即是

2、地獄。”“他人即是地獄這句話主要含有三層意思:第一,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獄。若自己是惡化與他人關系的原因,自己就得承擔地獄之苦的責任。劇中的三人都是罪人,都是敗壞與他人關系的罪魁禍首,生前都給他人造成過痛苦,所以死后都遭受地獄之苦。薩特通過三個已死的”死活人”,正是要點醒許多在世的“活死人”來明白認識這個道理。第二,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他人對你的判斷,那么他人的判斷就是你的地獄。加爾散從不自審而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他耿耿于懷、總在計較別人會怎樣給自己做結論:死后仍然爭取艾絲黛爾相信他不是膽小鬼。他認為求助于她一人的認可便可得救,但艾絲黛爾對

3、此并無興趣。他失望后又去找肯動腦經(jīng)的伊內斯,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正好相反,這是他更加痛苦,因而陷于精神地獄之中。第三,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獄。人生旅途,每出差錯,人們很容易去找社會原因、客觀原因和他人原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原因,正確對待自己常被忽略。艾絲黛爾”粘糊糊,軟塌塌,似一條章魚,像一片沼澤“,不動腦,不思考,只追求動物本能般的直感享樂,不能嚴肅對待自己,也不去改變自己,所以走上犯罪道路,落入了自己的地獄,伊內絲有思考能力,卻被同性戀的情欲引入歧途,明明知道自己很壞,還要一意孤行,步入作惡的深淵。加爾散既不能在事前正確選擇,又不敢在事后面

4、對事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要以他人的判斷為準繩來確定自己的價值,也落入了自設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八思词堑鬲z”正是在他人的目光下生活備受折磨,我與他人互為地獄。三個鬼魂誰都無法忽略他人的存在,艾絲黛爾甚至試圖用裁紙刀殺死伊內絲,但是鬼魂已經(jīng)沒有命了,因此不能再死了。薩特通過三個鬼魂之間無法擺脫的限制的關系,表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惡化,我們無法殺死別人,只能永遠生活在他人的注視之下,這種注視限制了個人的自由,因而我們倍感痛苦。與此同時,我們本身也正在限制著別人的自由,并與他人一起,禁錮了自己的自由。可以說,面對自由,我們既是虔誠的教徒,又是兇惡的劊子手。因而伊

5、內絲說:“就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另外兩個人的劊子手?!眲≈惺冀K追求自由的只有加爾散一人,他不斷的進行思考,希望得到伊內絲的認同。但是伊內絲只為自己活著,始終選擇作惡的生活方式,在地獄中,她只對艾絲戴爾感興趣,面對加爾散的詢問,她是不屑一顧。最后,加爾散不得不說:“好吧,讓我們繼續(xù)下去吧。”門開了,加爾散可以逃走,但是他可能面臨新的地獄,新的折磨而無法擺脫。所以,他最后還是同艾絲戴爾一起留了下來,因為他們誰也離不開誰。我們難以用行動揭穿這個他人的地獄,我們不得不接受這種處境,因為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將人們局限于一定的環(huán)境之中,這環(huán)境中的自由才是自由。

6、作者生平簡介:薩特(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創(chuàng)始人。薩特出生于巴黎富階層家庭,青年時代曾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攻讀哲學,這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哲學基礎。巴黎高師每年一次的戲劇演出讓薩特迷上戲劇,并最終讓薩特走上戲劇創(chuàng)作的道路。隨后,薩特認識了在巴黎大學就讀的西蒙娜?波伏娃,她后來成為薩特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1931年薩特在勒阿弗爾一所高中任哲學教師,并進行哲學和文學創(chuàng)作。1933年薩特前往柏林進修胡塞爾現(xiàn)象學。1938年,薩特帶有哲學色彩的小說《惡心》出版,開始在評論

7、界為薩特贏得名聲。后來伽利瑪出版社將《一個工廠主的童年》、《艾洛斯特拉特》、《墻》等幾篇已發(fā)表小說合在一起,以《墻》的名字發(fā)表小說集。薩特從此名聲鵲起。1939年二戰(zhàn)爆發(fā),薩特應征入伍,成為一名氣象兵。在1940年他35歲生日時,薩特在德法邊境被德軍俘虜。后來因為眼疾被德軍釋放。1943年對于薩特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年份,這一年,薩特幾經(jīng)周折獲得抵抗組織信任,為《法國信使報》和《法蘭西文學》工作。他的哲學巨著《存在與虛無》也在同年完成,這標志著存在主義哲學的誕生并在戰(zhàn)后風行全球;在戲劇方面,《蒼蠅》在德占區(qū)上演,戲劇為喚醒法國人民為自由而抗爭的意志而大聲疾呼,受

8、到廣泛好評。在接下來的幾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