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莊子·逍遙游》中的和諧思想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莊子·逍遙游》中的和諧思想[摘要]以《莊子》“內(nèi)篇”開篇的逍遙游為闡述基礎(chǔ),主要論述莊子在追求精神自由的過程中,他思想的發(fā)展過程,并且會與《莊子》“雜篇”中的思想片段相印證。本篇論文首先從《莊子》追求闊大恢宏的自由境界出發(fā),逐步深入,依次論述莊子思想過程的思想階段:“小大之辨”與“物適其性”和坐忘,但到這里并不是終結(jié)。最后,討論一下《莊子·逍遙游》的和諧思想。 [關(guān)鍵詞]精神自由思想片段小大之辨物適其性坐忘 一、前言 《莊子》分為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內(nèi)篇”的每一篇都是由片段組成
2、的,有相同的思想范疇,但是沒有中心觀點。所以“內(nèi)篇”為全書的精華,而筆者又尤為喜愛“逍遙游”,莊子站在高高的精神層次以講故事的方式,自己思考,并且?guī)ьI(lǐng)我們思考,其通篇都是莊子的思考過程?! 《?、闊大恢宏的自由境界 如何才是自由呢?莊子開篇就涉及到了這個問題,他一開始就描述了一個巨大的鳥飛往南冥的故事,我覺得他在思考自由的境界和條件。首先,自由需要卓越的才能,才能是主觀的素質(zhì),莊子描述“鯤、鵬”,寫它們不知道有幾千里之大,“鵬”的翅膀張開就像那天邊的云。這種巨大的形象象征著才能的卓越。然后,
3、自由需要廣闊的空間,廣闊的空間是客觀的條件,因此莊子接著寫道:這大鵬鳥啊,激蕩起三千里浩闊海波,盤旋而上九萬里的高空,用六個月的時間,飛向南海?!叭Ю铩笔强臻g的闊度,“九萬里”是空間的高度,“六月”則是時間的長度,三者構(gòu)成了一個時空世界的“大”?! ∏f子想到了這些,當(dāng)然,沒有環(huán)境條件,英雄無用武之地;沒有才能,再有利的歷史條件也只能碌碌無為。 三、小大之辨與物適其性 “逍遙游”開篇的對大與自由的思考已經(jīng)是對經(jīng)驗領(lǐng)域的超越,“用大”的人生有絢爛的色彩,但是,是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天賦呢?莊
4、子隨之思考到“小大之辨”的問題。 “小”的天性與“大”的天性顯然有別。朝菌朝生暮死,生命不到一天;寒蟬或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生命只不到一季;而冥靈的大樹,五百年等于一個季節(jié);上古的香椿樹,八千年為一個季節(jié)。大鵬鳥要在九萬里的高空飛翔六個月時間;而小麻雀只能穿越在野草叢中,騰躍而上,也不過數(shù)仞就落下。朝菌和寒蟬不可能體驗春夏秋冬的歲月滄桑,小麻雀也想象不到闊大恢宏的空間世界,對于這樣“小”的生命來說,自由的要求必然與“大”的生命不同。小麻雀自說:在蓬草與蒿草之間,我也是自由的翱翔,這也是一種自由的
5、境界?! ∮纱丝矗杂芍皇呛虾跆煨远?,有什么樣的天性,只要能充分的展示出來就是自由了?!靶 迸c“大”不同,是因為各有天性;既然“大”的天性不是羨慕和追求能夠達到,也就各自安于自然本性吧。這就是“物適其性”的思想。這種思想影響了晉代以至南北朝的文人仕士,他們出世的思想便根源于此,以陶淵明為代表。 但是,也有許多學(xué)者認為莊子是在借蒿草、寒蟬、小雀之小襯托鯤、鵬之大,這本是以鮮明的“小大之辨”來說明“小智不及大智” 筆者認為,“用大”與“物適其性”都是莊子在追尋精神自由過程中的階段性認識,是思想旅程
6、中的驛站。在《莊子》中,只有思想的過程,沒有最終的結(jié)論。從“用大”到“物適其性”,兩種自由觀展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前者激情豪邁、壯志凌云,是積極進取的入世的人生;后者則是知天達命,安于現(xiàn)狀的消極自得的人生態(tài)度,這也是一種幸福,筆者覺得反而后者的自由形態(tài)確是主流。四、坐忘 莊子對自由的追求沒有停止于“物適其性”上,因為“物適其性”也不能與精神的自由等同起來?! ∫驗樯鐣洗嬖谥环ǚ肿樱麄兿矚g殘害他人,本性十分的殘忍,假如適合本性就是自由的話,那么他們也就是在追求自由了?顯然這與莊子的思想
7、大相徑庭?!靶浴迸c欲望相聯(lián)系,欲望有知識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的層面上,人們總是在主觀上追求欲望,在沒有達到或者是達不到的情況下,人就處于有欲望的狀態(tài),“適性”的過程就是追求欲望的過程,那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自由?! ∧敲矗袢绾尾拍茏杂赡??只有像莊子說的“無己”、“無功”、“無名”,就是說要放棄自我的東西,放棄自己的“性”?! ∧敲词裁床攀亲米罡呔辰缒??莊子在“逍遙游”中描述了四種人生狀態(tài):第一種是世俗中的榮譽發(fā)達志士,他們能夠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道德行為符合國君的要求,他們對自己也很有信心。第二種是像宋榮
8、子那樣在世俗中又超脫世俗的人,他們隨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會因為別人的表揚與批評改變什么。第三種是像列子一樣的人,能夠御風(fēng)而行,但是他們還是有所依賴的,還不是最高的精神自由的境界。第四種則是一切無所依賴的人,他們被稱為“達人”、“至人”、“神人”和“圣人”。 我們相信第四種境界是莊子描述的最高的境界,但是存在這樣的絕對自由么?莊子也沒有結(jié)論,開篇的“用大”,大鵬展翅“摶扶搖直上九萬里”、“為大樽而浮乎于江湖”等于后面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觀念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