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舞蹈欣賞結(jié)課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金谷中的流浪者《流浪者之歌》觀后感如是我聞。不旅行的人絕無快樂,羅希塔!活在人的社會,最善良的好人也會變成罪人…那么,流浪去吧!流浪者的雙足宛如鮮花,他的靈魂成長,修得正果;浪跡天涯的疲憊洗去他的罪惡。那么,流浪去吧!他的福份跟他一起作息,跟他一起站立,睡眠,如影隨身和他一起移動。那么,還是流浪去吧?。ù笊耔筇鞎灾I一個名叫羅希塔的青年,摘自《婆羅門書》)《流浪者之歌》開始于林懷民一趟渴慕的旅程。1994年夏天,行囊里帶著德國作家赫曼赫塞根據(jù)佛傳故事改寫的小說《流浪者之歌》,林懷民飛往佛祖得道的菩提伽耶。曾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赫塞,四十五歲創(chuàng)作岀經(jīng)典作品《流浪者之歌》(又譯:悉達求道
2、記),故事主人翁婆羅門之子悉達多,歷經(jīng)靜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種種求道法門,而在放下一切法門時得證圓滿。在菩提伽耶,林懷民看到大覺寺外聚集上百的乞丐,殘障與麻瘋病人,大受驚駭,因而煩苦不解人世間的悲苦,為何在佛陀涅盤兩千五百年后毫無改善?”忽然間,他意識到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為了利益眾生,苦思出讓世人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學(xué)。他感動地叩頭頂禮。一日,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下靜坐,陽光穿過葉隙,林懷民感到眉心一股溫?zé)?,從未有過的安靜與喜悅籠罩他的身心。印度歸來,如流水般創(chuàng)作出《流浪者之歌》,林懷民喜歡說:“這是佛祖的禮物?!豹毺刂w語匯宛若一場“朝圣之旅”大幕緩緩拉開,一位僧人裝束
3、的舞者在舞臺一側(cè)站立,雙手合十,雙目緊閉,面容安詳,一束追光映照在他白色的僧袍之上,金色的稻谷從天幕緩緩撒落,似一股清泉從天而降,每一粒稻谷都經(jīng)由這位舞者的頭頂,畫岀優(yōu)美的弧線濺落在地,這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從開場直到謝幕,宛若一尊荒野廟堂中佛祖的雕像,遺卅獨立。林懷民說:“《流浪者之歌》是要刻畫求道者虔誠渴慕的流浪生涯?!薄读骼苏咧琛返奈璧?,沒有眼花繚亂的翻轉(zhuǎn)跳躍,沒有鮮艷奪目的錦衣華服,舞者身著粗布麻衣、和著喬治亞民歌滄桑、粗獷的歌聲,邁起沉緩的舞步,他們壓低重心安靜行走,這樣的姿態(tài)貫穿了全舞,充滿了求道者的救贖色彩,身體的動律與音樂形成一種獨特的氛圍,肅穆而略帶悲涼,堅
4、毅而充滿力量。人們從中仿佛體會到林懷民印度流浪歸來的感悟:“神普度眾生,是因為成為眾生。自在地與身體對話3噸半金黃稻谷變幻成山丘、河流、雨水;一束細細的米從頭至尾90分鐘,不停地灑在一名靜定的“僧侶”頭上,一如時間的沙漏;高潮式的“谷雨”瀑布傾瀉而下,一名持耙男子,在鋪滿稻粒的舞臺上,由內(nèi)而外,犁岀越來越大的同心圓。《流浪者之歌》里沒有任何炫技性的表演,舞者的動作自在而簡單。事實上,他們只是壓低身體的重心,安靜呼吸、行走,舉手投足仿佛吐納?;蛟S是太極訓(xùn)練的方式不但提升了舞者的身體控制能力,也使他們的心靈更為自在。值得注意的是,《流浪者之歌》標(biāo)志著云門發(fā)展道路上的重大轉(zhuǎn)折一一從之
5、前注重技術(shù)的積蓄轉(zhuǎn)變?yōu)閷ψ陨砩眢w的內(nèi)觀。舞者不再是用大腦驅(qū)使身體去完成技術(shù)動作,而是開始跟自己的身體進行對話?!读骼苏咧琛防锊辉儆薪巧?,不再有誰是誰的故事。舞者不為一個主題、一個角色服務(wù),也不會為了一個技術(shù)驅(qū)使自己。所以觀眾看見的是舞者的自在。多重間離的效果《流浪者之歌》里,有靜思冥想的印度僧人,在舞臺的一角觀照著舞者,很容易使觀眾聯(lián)想到印度的哲學(xué)思維與時間觀念:史詩性的紀(jì)事舞蹈,或許僅僅是僧侶打坐的一個閃念,轉(zhuǎn)瞬即逝;而一條暗線卻是不時出現(xiàn)的一個舞者,默默犁平稻谷。舞蹈結(jié)朿,林懷民先牛與所有舞者一起上場,與打坐的僧人共同謝幕,而那位藏于暗處的舞者,卻獨自立于舞臺中央,繼續(xù)安
6、安靜靜地用24分鐘犁出一個同心圓。而臺下,觀眾們目睹到這一切,舞蹈、修行、工作,三重間離的效果,產(chǎn)生了巨大的戲劇性反差。最終,舞臺上出現(xiàn)一個巨大的同心圓,犁者也做了謝幕,大夢初醒,而我們又會被何人觀瞻、俯視、操控,相信每個觀眾會有自己的答案。各界評論:一次偉大的劇場體驗,觀眾的心充實得幾乎迸裂,不禁流下喜悅的眼淚。這出作品深深根植于亞洲宗教,哲學(xué),冥想于神秘主義;人們也許會認為喬治亞民歌可能是一項錯誤的選擇,直到那幽沉的歌聲充滿整個劇場,樂舞配合得天衣無縫,才意識到那音樂彷佛是專為舞蹈而寫。一一W《奧斯陸午報》云門舞者在精神和肢體的訓(xùn)練精細入微,他們動如狡兔,又能不動如山,或沈
7、緩流動,有如溶蠟美國《圣保羅拓荒人報》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場舞蹈表演。它兼容藝術(shù)和文化上的多方指涉,卻渾然合為一體…美好的臺灣舞者以每根筋絡(luò),每塊肌肉,全然投入地表達一場朝圣之旅中的圣潔感與祈求。一一丹麥《哥本哈根政治報》全劇沒有一處布景和實景,三噸半稻米便是整部舞作的全部舞美。然而,這些米卻絕不簡單,不僅特別選擇了臺灣的圓潤米種以保護舞者,還特意為它染上了金黃的色澤,與燈光配合制造出質(zhì)樸而別致的舞臺效果。17年間,《流浪者之歌》無論到哪,觀眾總會看到淚流滿而。林懷民解釋說:“這部作品其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