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尼卡教學過程設計

格爾尼卡教學過程設計

ID:36344315

大小:14.31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9-05-09

格爾尼卡教學過程設計_第1頁
格爾尼卡教學過程設計_第2頁
格爾尼卡教學過程設計_第3頁
資源描述:

《格爾尼卡教學過程設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格爾尼卡》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教學導入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對南京大屠殺了解嗎?你還知道哪些德國法西斯的暴行?學生回憶,思考,并回答教師的問題。喚起學生進一步了解、求知的欲望,激發(fā)學習興趣,為之后分析理解他的作品打下一個基礎。播放課件,大屏幕顯示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教師提問:這幅畫出自一位二十世紀“最偉大、最杰出、最富創(chuàng)造性、最有爭議性、最具誘惑力、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手。同學們知道這幅畫表現(xiàn)的是什么嗎?這位藝術家是誰呢?講授新課背景介紹:格爾尼卡小鎮(zhèn)坐落在西班牙北部的巴

2、斯克地區(qū),在1937年4月26日那天下午,應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的要求,希特勒德國干涉西班牙內(nèi)戰(zhàn),出動飛機向格爾尼卡投下了10萬磅炸彈。當日正逢小鎮(zhèn)集市,市民毫無防備,人們倉惶逃奔,希特勒的飛機卻又低飛,跟蹤并掃射逃跑的人們。居民傷亡慘重,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500多人被當場炸死,3/4建筑物被徹底毀滅。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加索得知格爾尼卡被希特勒轟炸后義憤填膺,懷著滿腔愛國激情創(chuàng)作了寬觀看作品,感受作者和自己對歷史和民族的使命,培養(yǎng)了解《格爾尼卡》作品的藝術語言,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愛好和平的思想。展示課件,分析畫面

3、內(nèi)容。7.76米,高3.49米的油畫《格爾尼卡》。教師提問:1、此畫給你的總體感受是怎樣的?2、畫面都是由什么事物組成的。3、牛、馬、燈、母親、士兵和持燈婦女各象征著什么?觀看課本,根據(jù)課文的分析,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和象征性。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內(nèi)涵和作者的思想。作品分析:這幅畫運用立體主義的繪畫形式,以變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繪了法西斯的獸行。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氣氛。構圖飽滿,以不安、強烈、破碎的形象、沖撞的動勢、驚恐的氣氛和災難的象征混合于一體,打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提問學生對此畫的理解和感受。歸納

4、總結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fā)出無盡的陰郁與恐怖,和對人類苦難的悲憫。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歷史名城格爾尼卡被納粹德國空軍夷為平地,憤怒的畢加索用半年時間創(chuàng)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作為對法西斯暴行的控訴。七十年過去,這幅杰作已經(jīng)成為警示戰(zhàn)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作品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幾何形體,然后主觀地通過《格爾尼卡》的學習,學生總結結果觀看課件,邊看邊思考。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理解歷史上侵略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得精

5、神創(chuàng)傷和災難。體會愛國、愛和平的主題思想。重新組合,構成畫面,以追求物象形態(tài)的動感、變化。同學們,真正的藝術,從來都是為了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最后讓我們再一次好好欣賞這幅《格爾尼卡》,來更深入地體會作品帶給我們的強烈震憾。拓展與延伸讓同學們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模仿《格爾尼卡》象征手法的創(chuàng)作方式,進行素材的搜集與創(chuàng)作,要求畫面構圖完整,有一定的感染力。用象征手法完成作品一副。使同學們初步認識了象征手法在作品中的運用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