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

ID:37502717

大?。?.56 MB

頁數:8頁

時間:2019-05-24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_第1頁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_第2頁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_第3頁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_第4頁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_第5頁
資源描述:

《論_五四_新文學的自由品格》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論“五四”新文學的自由品格何錫章董華內容提要:“五四”新文學的現代文化精神價值的重新認識與評價,既是學術研究深入的需要,也是回答那種簡單否定“五四”啟蒙運動的應有之責。本文以自由為中心,通過“五四”作家確立獨立自由思想權利、自我發(fā)現自我表現與追求自由理想的關系、情感解放和文體形式自由的出現等幾個方面的描述與分析,進一步闡明了新文學運動與作家對中國現代文化精神的發(fā)生和傳播所做出的歷史貢獻。文章力圖以魯迅、郭沫若等作家在那時的思想及其文學文本呈現的自由精神,歸納“五四”文學呼喚自由并通過文學進行實踐的基本內

2、容和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揭示它們的內在精神及邏輯聯系。關鍵詞:五四個體獨立自我發(fā)現情感解放文體自由這顯然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重申“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現代品格與精神價值,主要基于兩個問題:其一,新文學的價值有必要進行進一步深入的發(fā)掘;其二,回答一種否定“五四”文化思想暗流的立場之必須。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形成了反思“五四”的思潮。這種思潮的出現有其合理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現實的要求。事實上,一些富有理性精神的研究者所指出的“五四”新文化及其啟蒙運動的局限,是客觀存在的;對當時思想者們處于矯枉必須過

3、正的思想傾向的反省也有著不可否定的作用,對啟蒙者思想和方法上的偏誤進行有理有椐的分析并予以科學的批評也是正常而合理的。遺憾的是,在反思的過程中,一些人也許出于捍衛(wèi)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一些人也許是為了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論,從動機上講,本不可非議;但是,他們認為,“五四”引入的西方文化,切斷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價值與現代中國人的聯系,“五四”先驅們批判傳統(tǒng)的激進主義中斷了文化的連續(xù)。中國的社會文化的發(fā)展道路,精神價值的走向選擇,主要※此文是國家社科基金(編號06BZW046)的階段成果?!?0·論“五四”新文學

4、的自由品格基于社會變革的歷史必然,基于中國人走向獨立自由富強的現實理想,選擇必須服從理性而非自然本能的民族文化情感。因此,“五四”先賢主動引進西方近代以來的先進文化,是中國歷史和社會發(fā)展的現實需要,是中國人變革圖強的合理選擇。雖然有過激的傾向,甚至矯枉過正,但在當時中國所面臨的歷史境遇的條件下,恐難有更好的辦法。另一面,傳統(tǒng)文化、精神價值真的就會在新文化運動的沖擊下被中斷了嗎?中國人真的因為出現了“五四”而失去了文化之根嗎?即使在過了90余年的今天,誰又能說傳統(tǒng)文化及其精神之根不存在于當下中國人生命之中?

5、傳統(tǒng)和現實的合謀,使剛剛引入中國可基礎卻十分脆弱的科學與民主的現代精神,獨立自由的現代人性理想,以及在這些觀念指導下的制度建設,雖然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但離真正完全實現距離甚大。正是出于這樣的認識,重申“五四”新文學的現代文化品格和精神價值,深入探討新文學體現的文化與人性理想,歷史與現實的意義都是肯定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以自由為中心,來進一步認識“五四”新文學所追求的自由精神及其主要內容。個體獨立思想的自由是“五四”文學追求的人的根本價值和理想目標人類個體存在本質的實現是獨立自由思想權利的確立。沒有思想的

6、獨立自由,任何自由都只是自在的、自然性的。只有實現了思想的自由,人才能擺脫各種自然與社會的不合理禁制,成為獨立自由思想的人格主體。在中國前現代時期,人只有接受先驗的或權力者給定的思想,而非個體獨立自由選擇的思想,盲從與服從外在強制是那時的普遍的現實。結果必然是個人獨立存在的消解和自由思想的喪失。在中國歷史上,多數人沒有獲得個體獨立人格的資格,自然也沒有思想的權利。所謂個體的思想,不過是統(tǒng)治者與圣賢思想的重復與演繹,所謂“言必稱圣賢”,孔子所謂“述而不作”,其真實命意就在于此?,F代作家一開始就以鮮明的立場,

7、為人的個體獨立及其思想的自主性的實現,傾注了大量心血。魯迅無疑是最偉大的代表。1907年,魯迅寫下了著名的《文化偏至論》,其重要目的在于主張個人主觀意力的強大和思想自由與獨立。他認為,西方近代以來尤其是19世紀以來的文化,具有強調個人主觀和思想自主的基本趨勢,而這正是人之為人,國為人國的前提,只有這樣,人才會“僅于客觀之習慣,無所盲從,或不置重,而以自有之主觀世界為至高之標準而已。以是之故,則思慮動作,咸離外物,獨往來于自心之天地,確信在是,滿足亦在是,謂之漸自聲其內曜之成果可也”,于是,“內部之生活強,

8、則人生之意義亦愈邃,個人尊嚴之旨趣亦愈明,二十世紀之新精神,殆將立狂風怒浪之間,恃意力以劈生路者也”。如果說“立人”是《文化偏至論》的主題的話,那么,“個人”“主觀”“意力”“自由”等就是“立人”的精神條件,而“自由”又是·11·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5期“人立而后凡是舉”的基礎精神。他借斯蒂納爾之口,強調“惟有此我,本屬自由”,“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意蓋謂凡一個人,其思想行為,必以己為中樞,亦以己為終極:即立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