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孔子“無訟”說管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孔子“無訟”說管見編輯詞條發(fā)表評論(0)孔子“無訟”說管見趙進華*【摘要】對于中國人“非訟”、“賤訟”性格之由來,學界多有爭議,但一般認為,在這件事上,孔子實在是始作俑者難辭其咎。然而,孔子對于訟事的真實態(tài)度到底如何,是不可不察也。筆者非有意于發(fā)前人之覆,只是想從人性的角度對孔子的“無訟”觀做一番新的疏解,至于是否能還其本來面目,那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關鍵詞】無訟忠恕熟悉中國法律史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故老相傳而來的“無訟”、“賤訟”之性格舉世聞名。對于此種觀念何以如此根深蒂固以至積淀成為民族性格中一個醒目的側面,近代以來的學者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其據以形成的經濟基
2、礎和政治動因,⑴更有學者不憚于從哲學的高度探討了中國人“無訟”性格的根源,⑵試圖為傳統(tǒng)社會里“賤訟”、“非訟”的心理找到哲學上的依據。然而,無論學者們之間有多大分歧,在下面一點上卻達到了共識,即在中國古代這樣一個意識形態(tài)高度統(tǒng)一的儒家社會中,孔子在訴訟問題上的立場主導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法律思維和實踐??鬃訛槿寮业膭?chuàng)派祖師,而儒家政治法律思想是中國正統(tǒng)法律思想的基砥,于是即便是孔子關于法律問題的片言只語對后世的影響也是無法估量的,孔子的”無訟”觀就是鮮明的一例。根據有些學者的研究,似乎孔子“無訟”一語出,中國幾千年遂淪為賤訟、非訟之邦,民眾權利意識之淡薄、訴訟法律之不健全、律
3、師地位之低下、法學之難得昌明,似乎都可歸咎于此。何況還有孔學后輩們幾千年來的積極鼓吹和親身實踐呢!東漢吳祐為膠東相時,“民有爭訟者,輒閉閣自責,然后斷其訟,以道譬之,或身到閭里重相和解,自是之后爭隙省息,吏民懷而不欺?!雹撬稳撕谠凇巴V田業(yè)”一案的判詞中指出:“詞訟之興,初非美事,荒廢本業(yè),破壞家財,胥吏誅求,卒徒斥辱,道涂奔走,犴獄拘囚。與宗族訟,則傷宗族之恩;與鄉(xiāng)黨訟,則損鄉(xiāng)黨之誼。幸而獲勝,所損已多;不幸而輸,雖悔何及。故必須果報冤抑,或貧而為富所兼,或弱而為強所害,或愚而為智所敗,橫逆之來,逼人已甚,不容不一鳴其不平,如此而后與之為訟,則曲不在我矣。”⑷宋人范
4、弇更是極形象地詠道:“些小言詞莫若休,不須經縣與經州,衙頭府底賠杯酒,贏得貓兒賣了牛?!雹缮綎|曲阜孔廟碑刻中的《忍訟歌》,雖旨在勸人息訟,但卻也在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司法制度的黑暗。此歌云:“世宜忍耐莫經官,人也安然己也安然。聽人挑唆到衙前,告也要錢訴也要錢。差人奉票又奉簽,鎖也要錢開也要錢。行到州縣細盤旋,走也要錢睡也要錢。約鄰中證日三餐,茶也要錢煙也要錢。三班人役最難言,審也要錢和也要錢。自古官廉吏不廉,打也要錢枷也要錢,唆訟本來是奸貪,贏也要錢輸也要錢。聽人訴訟官司纏,田也賣完屋也賣完。食不充足衣不全,妻也艱難子也艱難。始知訟害非淺鮮,罵也枉然悔也枉然?!雹士梢娪?/p>
5、后來,人們認同“無訟”的心理更多的是出于逃避訟累的苦衷,這真正體現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精神。
近人吳經熊博士在他的著作《中國舊法制的哲學的基礎》中曾對孔子的“無訟”觀大加鞭撻,“……道德家固然用不著獎勵爭訟,替許多律師來解決生計問題;但是將爭訟的本身當作不道德的勾當,那是一樁非常危險的事情。爭訟是社會上免不得的自然現象,一則用不著人們來鼓吹,二則也不是道德上的教訓所能根本撥除的,既是不能拔除的,那么最便宜的方法是利用這個自然現象,平心靜氣地來演出若干解決爭訟的原則。法學的昌盛、法治精神的發(fā)達,都是以爭訟為基礎的。沒有爭訟,就不會有真理,也不會有公道。法律以爭訟為發(fā)源地,以公
6、道為歸依處?!彼€將中國相沿幾千年來的“非訟”、“無訟”的觀念之流弊概括為兩個方面:“第一,民族容易落于“心理壓迫”的狀態(tài);”“第二,民族容易學得一種假冒為善的脾氣?!雹巳粍t,“非訟”、“賤訟”之旨真的是出于孔子的原意嗎?筆者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后人多有誤解,甚或是有意的曲解。為了廓清這個問題,不得不做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茲謹錄孔子關于“無訟”的原話和后人對此的注疏,希望于比較之際求得孔子論“訟”的真意,借此結束這段持續(xù)了幾千年的公案?!驹摹孔釉唬骸奥犜A,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⑻【譯文1】孔子說:“審案,我跟別人一樣。我想做的是:使案件消失!”⑼【譯文2】先生說:“若
7、論聽訟,我也和人差不多呀!必然要能使人不興訟才好吧!”⑽【譯文3】孔子說:“審理訴訟,我同別人差不多。一定要使訴訟的事件完全消滅才好。”⑾【譯文4】孔子說:“審理案件,我和別人一樣。要說我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的,那就是,我想使世間沒有訟事!”⑿【譯文5】《說苑·至公篇》曰:“孔子為魯司寇,聽獄必師斷。敦敦然皆立,然后君子進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以為云云。又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曰:‘云云?!q矣,然后君子幾當從某子云云乎。以君子之知,豈必待某子之云云然后知所以斷獄哉!君子之敬讓也,文辭有可與人共之者,君子不獨有也。”《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