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墨子《兼愛》教案.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兼愛》教案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積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實詞、虛詞和句式知識。2·技能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的實詞、虛詞及句式方面的知識,去閱讀淺易的文言文。3·情感目標體會“兼愛”思想內涵,進一步思考其對現代社會的意義。教學方法:討論交流法、拓展延伸法教學設想:《墨子》這部著作,幾乎出現最高的一個字的幾率,就是有關于愛的問題。那么,墨子提倡的愛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愛呢?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我將和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教學實錄:一、導入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期。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等思想在政
2、治的舞臺上爭奇斗艷,而墨家學說就是其中最絢爛的一朵。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墨子》的《兼愛》去感受墨家思想的偉大。二、學生初讀課文,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讀音。三、學習小組的成員互相解決難懂字詞。教師巡視,總體指導。四、分析課文師: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生:總領下文。師:回答得很好。第一段指出“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文末見義,以“醫(yī)之攻人之疾病”比喻,闡明察“亂”之所起對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綱舉目張,領起下文。師:在墨子看來,天下之亂的根源是什么?生:在于人們的“不相愛”,在于損人害人的自愛自利。師:墨子分別從哪幾個
3、層次來說明“不相愛”的惡果?生1:(讀課文第二段)分別從君臣關系、父子關系這方面去論述。師:只是這些方面嗎?其他同學還有沒有補充?生2:在課文第三段還提到了盜賊、第四段提到了諸侯等等師:對。同學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應盡量全面。在文章中墨子分別從臣自愛不愛君,子自愛而不愛父,盜賊自愛其家而不愛他家,諸侯自愛其國而攻異國等方面深入闡述,認為亂“皆起自不自愛”,給人深刻印象,頗有說服力。師:針對這種惡果,墨子認為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生:兼相愛。師:對。文章第五段通過一連串的反問和假設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兼相愛”、“天下治”的政治藍圖。請同
4、學們一起朗讀這一段,仔細地品味里面的含義。學生朗讀。師:后人將墨子在第五段中表述的思想總結為六個字“兼相愛,交相利”,那么同學們是如何來理解這種“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請同學們再次閱讀這一段,和組內的同學分享你的看法。參考:何為“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5、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保ā赌印ぜ鎼壑小罚┠訜o意追求愛的浪漫,而視之為濟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認為,先秦社會之所以失范,在于人與人之間不相愛,“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zhàn),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迸c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亂世之因,如“虧父而自利”、“虧子而自利”、“虧兄而自利”、“虧弟而自利”、“虧君而自利”、“虧臣而自利”、“亂異家以利其家”、“攻異國以利其國”等等皆為自私自利之結果。一言以蔽之,違反兼愛互利原則的惡果是“強必執(zhí)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
6、、詐必欺愚”。這表明,墨子有意凸顯愛的現實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愛的幻夢色彩。而這一步驟又主要是通過把愛與利予以貫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說,愛必言利,以愛啟利,以利寓愛,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凹嫦鄲邸辈⒉环穸ㄗ詯郏前炎詯叟c相愛結合起來?!敖幌嗬币膊皇潜梢曌岳?,而是力求使自利與互利兩不偏廢?!胺驉廴苏撸吮貜亩鴲壑?;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在這種愛意融融的相互義務性關系中,天下才能實現和諧、富足。是故,兼愛互利是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
7、,不可不務為也”。作為功利范疇的稱謂,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處、互利、謀利等,似乎并無特異之處。但是,一旦將利與愛聯(lián)系起來,使利成為愛的助力、佐證而不是對立面,那么利就獲得了非同尋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揚自愛自利,也不斷然否定自愛自利,而是講求“兼”、“相”、“交”,提倡同類項之間(君臣、父子、家國等)的互攝、協(xié)調,這才是“兼相愛、交相利”的精要。從而,利不是狹隘的自私、計較、得失,不是應該任意貶低、排拒、批判的對象,而是可以借助、肯定、擁有的現實利益,具有更為開闊的胸襟與氣勢。師:好。剛才同學們都對墨子的思想進行了深刻
8、的探討,許多同學對出了對“兼愛“思想的獨特理解。然而,同學們認為墨子“兼愛”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可能實現嗎?生:不可能。師:為什么?生:人都是自私的,那可能都做到想墨子所說的那樣?師:由于墨家是站在弱勢群體的角度,客觀地反映了身處貧困與戰(zhàn)亂的人們的愿望,因而它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