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析會展設計中的地域文化因素》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淺析會展設計中的地域文化因素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物質文化的豐富,眼界的拓展延伸,人們對會展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地域文化因素中濃厚的鄉(xiāng)土風情、獨特的民俗文化、歷史悠遠的技藝傳承都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使會展的發(fā)展?jié)u漸回歸正位,形成形式與內容、物質與文化的并進發(fā)展。如何挖掘地域特色與文脈因素,將其在會展設計中進行體現(xiàn),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沉淀精華與現(xiàn)代的新奇立異相互融合,對展示設計師而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從設計表層來說,筆者從借用表達、借鑒傳承地域文脈入手,可以歸納成以下四點。一、傳統(tǒng)空間、造型形式的創(chuàng)造手法利用傳統(tǒng)文化和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或事物形態(tài),借鑒現(xiàn)代材料或工藝進行仿制或重構,凸
2、顯文脈特征。如2011年在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景觀軸線交點之上,在整片園區(qū)的制高點小終南山上矗立著一座主體性建筑——長安塔。長安塔以隋唐時期的方形佛塔為造型參照,運用現(xiàn)代材料鋼結構與玻璃共同打造水晶之塔。隋唐時期佛教盛行,建筑形制上也入鄉(xiāng)隨俗,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樓閣式形態(tài),外觀層層疊疊、挺拔向上。層數(shù)蘊含著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宇宙觀,方形寓意中正平和,端莊大氣。長安塔共六層,逐層收分,檐下斗拱只具象征意義,無實際功能。長安塔可以說是具有濃郁傳統(tǒng)意蘊的現(xiàn)代展示建筑。二、地域傳統(tǒng)色彩的借鑒與運用一個城市或地區(qū)所處地理位置不同,時代背景不同,色彩也帶有著明顯的人文意象特征,如2011年西安世園
3、會哈爾濱館。哈爾濱被稱為“東方小巴黎”,以冰雪之美和俄羅斯異域風情聞名。在造園色彩的運用上,設計師著重突出這兩個特征:城堡浮雕景墻以白色石材展現(xiàn)立體雪雕的歐式建筑,冰雪情懷盡顯;巴洛克長廊深得圣索菲亞教堂長廊的精髓,利用紅磚綠瓦進行搭建。造園運用火絨草、銀葉菊等白色觀賞花卉裝點空間,進一步烘托氣氛,塑造哈爾濱城市園林的新氣象。三、地域特色的導入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展示設計中加入地域特色材質能帶給人們親切感和歸屬感,顯著的風格差異表現(xiàn)出精神內涵和多元化理念?,F(xiàn)代材料形態(tài)日趨多樣,兼具防火、防水、傳導等功能,與現(xiàn)代會展設計結合可以完成許多新奇的構想。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聚焦農業(yè)與
4、食品議題。其中,中國館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詮釋了國人對待糧食、飲食和自然的態(tài)度。正面的中國館造型源于中國傳統(tǒng)歇山式屋頂,與之不同的是更具流線造型;側面的中國館如同此起彼伏的麥浪,形象生動,富于動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屋頂采用了具有中國象征意義的竹編材料進行覆蓋,不僅利于采光,還能降低能耗,節(jié)約成本。建筑骨架以鋼木為主,上覆PVC防水材料,遮陽板為竹編表皮瓦面,體現(xiàn)了對人文意識的思考。四、地域特色工藝技法的傳承《考工記》一書提到,“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中國自古傳承的設計手段、工藝技巧至今仍在影響著世界,其工藝之精湛、科學數(shù)理之嚴謹、視覺審美之
5、先進,對后世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作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以極具中國建筑形制的榫卯結構和鼎器文化概念成為國人的驕傲。中國古建筑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建筑的特征是墻倒屋不倒,雖然以木結構為主,卻能承受巨大的壓力,有著精妙的科學設計原理。榫卯結構以凹凸的咬合方式連接,并有效地限制構件間的移位扭動,保證安全無虞。東方之冠的斗拱有著“如鳥斯革,如翚斯飛”的態(tài)勢,正是師從“榫卯穿插,層層出挑”的結果,利用現(xiàn)代鋼結構與混凝土代替木質部件托起千鈞重量,使整個場館大氣磅礴、雄偉莊重。五、結語本文從設計的表層入手,利用近年來大型會展設計中的實例,探討了地域文化與會展設計的新融合現(xiàn)象,其已
6、不再是簡單的拼湊堆砌,而是通過提取地域文化中的形式造型、色彩特征、肌理材質和工藝技法,進行概括、變化與重構,兼具形式美感和傳統(tǒng)內涵。借鑒取形只是初步,延意傳神才是應用自如的體現(xiàn)。把地域文化因素和諧而巧妙融入會展設計之中,可以帶給受眾別開生面的感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