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團體輔導對提高大學生自信與自尊水平探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團體輔導對提高大學生自信與自尊水平探究摘要目的:探索團體輔導提髙大學生自信水平的效果,為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提供指導。方法:采用實驗組、控制組前后測設計。對實驗組進行七次團體輔導,對照組不進行輔導,運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評估。結果:團體輔導前后,實驗組總分有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結論:團體輔導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自信水平,同時自信團體輔導也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自尊水平。關鍵詞:團體輔導;大學生;自信;自尊【中圖分類號】G640自信作為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重要內容。本研究依據(jù)團體動力學,人本主義和相互作用理論
2、的觀點,試圖采用團體心理輔導模式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心水平,以促進大學生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同時,本研究證實了提高自信水平可以同時提高自尊水平,為闡釋自信和自尊的關系提供了實證依據(jù)。1對象與方法1.1對象通過貼海報和在校園BBS上發(fā)帖子的形式招募成員,根據(jù)大學生自信量表、個人評價量表(PEI)、自尊量表及開放式問卷的結果,選出自信水平低、希望通過團體輔導結合自己努力提高自信且有時間堅持參加團體輔導的39人作為實驗組,其中男生11名,女生28名(有1名是研究生),平均年齡為21.3±1.2歲;另外選出自信水平低但不能保證堅持參加每次輔導的36名同學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生7名,女生29名
3、,平均年齡為20.8±1.4歲。1.2團體輔導方法將實驗組分為三組分別在每周周五、周六、周日晚進行為期7周,每周一次的團體輔導,時間為每次120-150分鐘。其中第一組人數(shù)為11人,第二組為15人,第三組為13人,三組指導者專業(yè)水平相似,輔導方案相同。輔導采用游戲、角色扮演、討論、行為訓練、場景模擬等形式進行。1.3研究工具1.3.1大學生自信量表,該量表含有70個題項,包括整體自信、學業(yè)自信、社交自信與身體自信四個維度。每個題項為4級評分,其中”1”代表”極不同意”,”4”代表”非常同意”,分數(shù)越高,越自信。其中,Cronbacha系數(shù)超過0.83;1.3.2自信改變量表利用
4、半開放式問卷詢問實驗組被試,對該團體輔導進行總體評價并對自己自信水平打分(1到1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越自信)。該問卷作為評價該方案的主觀指標。2結果1.1實驗組輔導前后和對照組前后測結果比較團體輔導前后,實驗組在大學生自信量表的學業(yè)自信、社交自信以及整體自信三個因子、PEI總分及自尊得分上均有極其顯著的差異(P132.83±3.27-0.67自尊25.89±1.8226.67±1.83-0.96該結果表明,正式進入團體輔導之前,實驗組成員的自信和自尊水平與對照組成員相當,屬于同質群體。2.3輔導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測驗結果比較團體輔導之后,實驗組成員在學業(yè)自信、社交自信、整體自信三
5、個因子及自尊得分上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差異,且平均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3討論2.1團體輔導的有效性3.1.1被試選擇合適雅各布斯等認為,團體輔導過程中組員要相互配合得宜,才能產生效果,被試需要甄選。因此本研究篩選被試時,在已有量表的基礎上加入了自編開放式問卷,通過開放式調查,了解到報名參加者的問題類型、問題程度、以前的咨詢經歷、參加動機、個人期望等,最終結合量表測驗結果,選出整體自信水平低、希望通過團體輔導及自己的努力提高自信且有時間堅持參加團體輔導的同質成員組成小組。3.1.2活動設計和組織合理首先,活動設計方面。整個團體輔導方案以”認識自信-建立自信-發(fā)展自信”為大目標和步驟,
6、輔導過程分為開始、過渡、工作、結束四個階段,具體活動形式設計了針對完善認知、疏導情緒和塑造行為的游戲、角色扮演、討論、行為訓練、場景模擬等多種形式,力求使成員在輕松的氛圍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并且能將學到的理論和技術遷移到具體的場景中。3.2評估方法的得當性由于單一的客觀測驗可能會因為指導者期望效應、參與者情緒影響、現(xiàn)場氣氛影響等因素造成測驗結果不真實,本研究采取了主觀評價與客觀量表測驗相結合的綜合方法來評價團體輔導的有效性,這樣可以使評估效果相對而言較全面、可信。4參考文獻[1]車麗萍.大學生自信與成就動機、綜合測評成績的相關研究?心理科學,2004,27(1):51-54[
7、2]ErwinTD,KellyK.Changesinstudentsself一confidenceincollege?JournalofCollegeStudents.Personnel,1985,26:395-400[1]陶新華,王椿陽.大學生自信與成就動機的現(xiàn)況與干預?心理科學,2008,31(1):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