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善惡的真正標準》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善惡的真正標準傳統(tǒng)的觀點一致認為,善與惡的本質特性在于“是否符合當時社會的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然而,筆者認為:“是否符合當時社會的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并不是善與惡的本質特征,而是善與惡的衍生特性,善的本質特性是“能夠產生正向價值”,即“有益”才是善的本質特性;惡的本質特性是“能夠產生負向價值”,即“有害”才是惡的本質特性。一、善與惡的兩個標準:認識論標準和價值論標準世界上任何事物可分為事實范疇和價值范疇兩大類,事實認識和價值認識是人類兩種基本的認識,即人類的所有認識均由這兩種基本認識及其復合形式所組成。也就是說,人們對于任何事物的認識同時含有事實認識和價值認識的成分,這樣,對于同一事物的認識,人
2、們可以從認識論和價值論兩個不同角度進行判斷,并得出不同的結論。從價值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的所有價值事物可分為生理類價值事物、行為類價值事物和思維類價值事物。那么,人類主體對于行為類價值事物的判斷也相應地存在兩種類型的判斷標準:認識論判斷標準與價值論標準。仁善惡的認識論判斷標準。對于行為類價值事物的認識論判斷標準(即“善惡標準”)是指:凡是符合社會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類價值事物就是“善”,凡是違反社會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類價值事物就是“惡”。2>善惡的價值論判斷標準。對于行為類價值事物的價值論判斷標準(即“真善真惡標準”)是指:凡是能夠對主體產生正向價值的行為類價值事物就是“真善”,凡是能夠
3、對主體產生負向價值的行為類價值事物就是“真惡”。二、善與惡的最終判斷標準在一般情況下,價值論標準與認識論標準是基本等價的,也就是說,“善惡標準”與“真善真惡標準”是基本相同的,有時甚至是完全同一的,即“善”就意味著“真善”,“惡就意味著“真惡”。即,凡是符合社會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類價值事物一般都能夠對主體產生正向價值,凡是違反社會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類價值事物一般都能夠對主體產生負向價值。然而,人類社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各種事物之間的價值關系呈現(xiàn)出復雜多變的狀態(tài),受眾多的主體變量、客體變量和介體變量的影響,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動態(tài)性和非線性,因此在很多的情況下,“善惡標準”與“真善真惡
4、標準”并不等價,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的。某些行為類價值事物雖然嚴重違背當時的社會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但它所造成的社會危害卻是微乎其微的,有時甚至還會產生巨大的正向價值效應;另一些行為類價值事物雖然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但它卻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產生巨大的負向價值效應。例如,同樣是殺人或盜竊,對于不同的人類主體,在不同的具體條件下,既可以產生負向的價值效應,也可以產生正向的價值效應,根據兩個不同的判斷標準,既可以判斷為惡,也可以判斷為善。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在對具體的行為類價值事物進行判斷時,如果價值論標準與認識論標準(即“善惡標準”與“真善真惡標準”)出現(xiàn)嚴重對立,究竟應該選
5、擇哪個標準作為最終標準呢?不難理解,人類的根本目的在于生存和發(fā)展,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行為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生產價值、消費價值和創(chuàng)造價值,因此,行為類價值事物的本質特性就是它的價值特性,判斷行為類價值事物的最終判斷標準應該是價值論標準,而不是認識論標準??傊?,判斷一切行為類價值事物是否屬于“善”或“惡”,主要應該看它是否能夠給人類主體產生正向價值效應或負向價值效應,而不是看它是否符合社會當時的道德及法律規(guī)范。即善惡的認識論標準必須服從于善惡的價值論標準。三、采用認識論標準判斷善與惡時容易產生的偏差善與惡是一個價值范疇,善與惡的判斷只能采用價值論標準而不能采用認識論標準。如果采
6、用認識論標準來判斷一個行為類價值事物是否屬于善與惡,容易出現(xiàn)許多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K注重善惡的形式而忽略善惡的內容。對某些行為類價值事物進行善惡判斷時,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它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反道德性和非法性,而忽略了它所體現(xiàn)的客觀內容的正向價值性。例如,人在搶救傷員過程中有時會違反交通規(guī)則。2、注重善惡的形式邏輯而忽略善惡的辯證邏輯。由于人類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各種行為類價值事物之間的價值關系往往是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有些行為類價值事物從形式邏輯的角度來看屬于有害的,但從辯證邏輯的角度來看卻是有益的。例如,人有時會故意傷害他人的自尊心,卻是為了刺激他的進取心。3、注重善惡的絕對性而忽略善惡的相
7、對性。善與惡是相對而存在的,小惡相對于大惡來說是屬于善,小善相對大善來說卻屬于惡。有些行為類價值事物對于個人來說可能屬于惡,但對于集體和社會來說可能屬于善;有些行為類價值事物對于眼前利益來說可能屬于惡,但對于長遠利益來說可能屬于善。4、注重善惡的直觀邏輯而忽略善惡的隱含邏輯。有些行為類價值事物雖然從直觀邏輯上來說是有益的,但它從某種隱含邏輯上來說卻是有害的。例如,有些生產行業(yè)雖然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財富,但它隱含著形成了對環(huán)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