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哲學美學畢業(yè)論文 “和諧美”思想的發(fā)展與當代中國美學的選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湖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考籍號:XXXXXXXXX姓名:XXX專業(yè):哲學美學論文題目:”和諧美”思想的發(fā)展與當代中國美學的選擇指導老師: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在美學中,“和諧”既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又是一個當代的話題,但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中,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接近它,從而產生了對“和諧”的不同理解。一、古代人論“和諧”與“美”一般說來,古代歐洲人的和諧觀,主要建立在對形式作理性思考的基礎之上。門羅·比厄斯利曾寫道,“畢達哥拉斯學派在柏拉圖與蘇格拉底之前,比任何人都更加接近于為音樂這門藝術勾畫出一種美學的理論”。這種美學理論的本質,
2、就是“和諧”。這時,“和諧”是從數學的意義上來理解的。比厄斯利接著說,畢達哥拉斯學派從“繃緊的弦的長度與它們的振動所產生的音高間的關系,或者換句話說,長度的比例與它們相應的音程間的關系”發(fā)現了音樂和諧的一些規(guī)律。后來,這種規(guī)律被擴展到視覺圖像上。柏拉圖談到了數學上的度所形成的部分與部分間的理想的比例,談到“度、比例的性質總是……構成美與優(yōu)秀”。斯多噶學派論述了人體的美在于肢體間相互比例以及它們與人的整體間比例的觀點,維特魯威《建筑十書》中講到了建筑美的思想,此外還有黃金分割,以及其他各種對幾何圖形美,對線條美的追求。這種思想統(tǒng)治了歐
3、洲幾千年,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這種觀點仍占據著主導地位。阿爾貝蒂就曾寫道:“我將美定義為各部分間的和諧,在一切物體之上,只要有美,就以這樣的比例和關聯結合在一起,只要增一點、減一點或改變一點,就會變得不美?!辈ㄌm美學家塔塔凱維奇將這一傳統(tǒng)理論稱為西方美學的“大理論”。他寫道,“古代所形成的美的一般理論宣布美存在于各部分的比例之中,準確地說,存在于各部分的比例和安排之中,更為準確的說,存在于各部分的尺寸、性質和數量,及其相互關系之中”。歐洲人的這種和諧觀,既可在感覺上得到驗證,又具有強烈的理性主義色彩;或者說,和諧美可以造成感官的快感,
4、又可用數學的方法來分析。與歐洲人的“和諧”觀不同,古代中國人的和諧觀,從一開始就具有“相反相成”的含義。《左傳》中講“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fā)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五味、五色或五聲相混合,但又不過度,就有了“和”。這里,盡管也有對量的關注,但主要強調的卻是不同質的事物間共存和相互依賴關系。這里的量,只是一種感覺上的不過度,并不是可用數學手段來測量的量?!兑住でゅ琛分杏小氨:洗蠛?,乃利貞”的句子,將自然之和與因之而動的人事之和結合起來?!兑住匪哂械摹标庩栂嗪?,剛柔相濟”的思想,也是和諧理想的體現??鬃訉ⅰ昂汀迸c禮制和政治教化
5、聯系起來,提出“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到了《樂記》這一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樂美學論文中,“禮”主別異以形成封建等級制度,“樂”主和同以促成不同等級的人和諧相處,兩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稑酚洝诽岢觯叭式跇?,義近于禮”,“和”與人的內心情感,與萬物的運動,與音樂相關,而“異”則與外在的規(guī)則,與萬物間的差別,與禮相關?!稑酚洝愤€提出,“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暗示著一種“樂”與“物”的感應關系,將音樂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聯系起來,功成之盛世作樂,而盛世之樂又能移風易俗,起教化作用。二、近代人的“和諧”觀近代社會所形成的
6、各種分工所造成的人群的分化,現代學科的建立和學科間的分化,哲學上的理性和實證精神的發(fā)展,這些都被人們劃歸到一種啟蒙現代性的概念之中。如果說古代人用禮來標志封建的等級制度,并將之固定的話,那么,近代社會的這種人群的分化則是由經濟力量形成的。與這種經濟的力量對社會的構建相對立而又對它起補充的力量則是審美理想。1735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提出“美學”這個概念,并提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感性認識的完善。他的意思是要承認獨立于理性之外的感性認識的存在權利。在他那里,感性成了理性的對立物和補充。他所設定的這種感性的獨立性,注定要在以后的德國古典美
7、學中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一個現代美學體系是由康德在寫于18世紀末的《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建立起來的??档抡撟C了“審美無利害”的思想。審美不依賴于概念、沒有功利目的,但審美能力又是人所共有的。沒有目的和概念的對象卻能夠使人們共同感興趣,心不存利害關系,只是由于喜歡而去看去聽,這是他為自己出的一個難題。正是從這個難題的解決中,可以見出他在美學上的獨創(chuàng)性??档掠弥饬εc想象力這兩種主觀能力之間的和諧來解釋,面對審美對象,人的這兩種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于是產生了愉悅之感,這是審美快感的本質??档潞苄疫\,他的那么晦澀的理論,竟然無須等很多年就立刻有
8、了一位響應者,這就是席勒。席勒所抓住的,正是康德思想中對和諧的追求。席勒將不同感官的能力之間的和諧轉化為在行動中人的不同沖動之間的和諧,這就是他所謂的“感性沖動”與“形式沖動”的和諧,由此產生一種他所謂的“游戲沖動”。這種“游戲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