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性閱讀能力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性閱讀能力論文人類的閱讀活動原始于文字的產(chǎn)生,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學士的閱讀經(jīng)驗,也如散珠碎玉,豐富而珍貴。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它是與聽、說、寫并列的。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們要接人類的閱讀活動原始于文字的產(chǎn)生,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學士的閱讀經(jīng)驗,也如散珠碎玉,豐富而珍貴。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它是與聽、說、寫并列的。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們要接受和處理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沒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是應付不了的。所以,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認為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是賞讀、研讀。一、以借鑒為目
2、的的欣賞性閱讀(賞讀)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性閱讀能力。1986年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首次對高中生提出了“初步具有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的明確要求,1992年的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也提出“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F(xiàn)在人教版的初高中語文課本都編有文學作品單元,也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性閱讀能力。中學生的欣賞性閱讀目的在于借鑒。成年讀者欣賞優(yōu)美有趣的讀物,從中獲得身心愉悅,閱讀本身可能就是目的。但中學生除此之外,還要借鑒作者觀察問題的角度,認識事物的方法,謀篇布局的思路,表情達意的技巧,從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門徑。如在孫犁的《荷花淀》中,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生動地將女人們不同
3、的性格特征刻畫了出來:“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描述的是一個機智伶俐的婦女;“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更是一個直率可愛女子的真實寫照。這樣學生就會明白小說中的人物語言是高度個性化的,欣賞人物語言,要聽其言,想其人,度其心,還要看看作家怎么把握人物的身份個性,在什么場合讓人物說出什么樣的話來。欣賞性閱讀的潛在功能是提高中學生閱讀的品位。中學生欣賞性閱讀的對象不應限于文學作品。其一,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精辟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前一條顯然包括記敘真人真事、說明客觀事物、論說事理哲理、社會交際應用的非文
4、學作品在內(nèi)。其二,選作課文的古今文章,經(jīng)過精心篩選,多為名家名篇,內(nèi)容上含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等美質(zhì),形式上則具有結構美、語言美、節(jié)奏美等美的因素。中學階段學生閱讀四百來篇課文,無形中為他們選擇讀物樹立了一個高標,有助于他們課外閱讀時舍棄或抵制那些觀點偏頗、結構凌亂、故事雷同、文字拙劣、品位低下的粗制濫造的文字垃圾。二、以質(zhì)疑為核心的研究性閱讀(研讀)研究性閱讀有不同的層次。編輯審稿、主持人播音、導演演員讀劇本、專家學者寫論文,都要作一番研究性閱讀。中學生的研究性閱讀,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課文作較為深入的、帶有創(chuàng)造性成分的閱讀。研究性閱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5、,中學閱讀教學與成人個體閱讀的顯著區(qū)別,在于課堂上同時存在兩種閱讀主體,即教師個體和學生群體。一般來說,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欣賞水平高于學生。如何使學生的理解欣賞水平提高到教師的高度?傳統(tǒng)的作法是講解分析,即教師把自己的(或從教參中抄來的)閱讀體會和盤托出,奉送給學生。實踐證明這樣做費力不討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自己去探尋、研究、思考,發(fā)揮每一個閱讀主體的創(chuàng)造精神。如果引導得當,學生群體的閱讀水平有時會超出教師個體,達到意想不到的廣度和深度。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研究,有助于發(fā)展其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方法上,可以引導學生多角度質(zhì)疑思辯。如《曹劌論戰(zhàn)》一
6、文,教學參考書上往往強調(diào):本文在寫作上方法主要通過對比,突出了曹劌的遠謀以及肉食者(魯莊公)的鄙陋。但是如果我們引導學生審視魯莊公的言行,就會發(fā)現(xiàn),在他的身上也不乏閃光之處。至少他能“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闭f明他能盡職盡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大敵當前,曹劌一個貧民百姓求見,他也能接見,并且納諫,說明他是個明君。當戰(zhàn)爭取得勝利之后,他還能放下君王的架子,虛心地向曹劌請教獲勝的原因。綜上所述,難道還有人會認為魯莊公是鄙陋的人嗎?研究性閱讀的核心是質(zhì)疑,即提出疑問。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程頤說“學者先要會疑”,張載說“學則須疑”。義務大綱要求初中生“就課文的內(nèi)容、語言、寫法提出
7、自己的看法或疑問”,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精華的繼承。課文反映了什么內(nèi)容,是否真實,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有無更好的寫法,語言表達有哪些特色,有無更好的表達方法……諸如此類的問題,只有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中學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敢于和善于質(zhì)疑的能力,是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