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美國媒體對華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美國媒體對華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以2007年的報道為例唐嵐(浙江理工大學外語學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本文從EBSCO數(shù)據(jù)庫工具收集了2007年《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的中國報道,用批評性話語分析方法對美國主流媒體的中國報道進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關注其報道特點和變化,分析其原因,探究媒體語言與社會文化語境的關系。關鍵詞:中國報道;批評話語分析;美國媒體引言在世界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活動與日俱增、逐漸深入的今天,國際傳媒在信息傳播和多元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聞媒體仍是人們了解世界的重要
2、途徑。隨著中國開放程度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高,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關注越來越多,中國報道從內(nèi)容、數(shù)量、態(tài)度上都開始發(fā)生微妙的變化。由于西方英語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在國際傳播中的巨大影響力,其國際報道對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塑造和傳播起到重要作用。其報道不僅反映了作者對他國新聞事件的認識和看法,也影響到讀者對該事件的認知和態(tài)度。西方的中國形象經(jīng)歷了各種變幻,但一旦形成形象套話,就具有符號性的支配功能,可以不指向現(xiàn)實而進行自我復制(馬婷,2007)。在中國政府提高文化軟實力的號召下,在中國開展文化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對西方
3、媒體的中國報道進行歷史性的梳理和解讀將有助于我們更多了解“被塑造”的中國形象,客觀評價并合理修復,實現(xiàn)重建中國話語的目的。在諸多語言研究的方法中,批評性話語分析著重于研究媒體在報道事件中的語言、意識形態(tài)和權(quán)力的關系,考慮到新聞語言系統(tǒng)和外部社會的聯(lián)系,關注影響新聞語言的多種因素,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運用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對美國主流新聞媒體的中國報道進行言內(nèi)和言外研究,對于語言學習者自身民族形象的判斷和認識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EBSCO數(shù)據(jù)庫工具收集了2007年《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的中國報道,用批評性話語分
4、析方法對兩大媒體的中國報道進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關注其報道特點和變化,分析其原因,探究媒體語言與社會文化語境的關系。一、批評話語分析理論及其研究現(xiàn)狀“批評話語分析”自1979年由Flower和Kress等幾位英國語言學家提出以來,得到了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語言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等學界的廣泛關注,近30年來蓬勃發(fā)展?!芭u話語分析”認為“語言是社會過程的產(chǎn)物”,語言不僅反映意識形態(tài),還參與“社會實踐”(Fowler:1986)。CDA以語篇,特別是“大眾語篇”為對象,從語言學角度研究語言形式、意義,及其選擇的動
5、因,旨在揭示語言形式(表征)與產(chǎn)生這種形式的社會文化語境的關系,被Halliday認為是工具語言學(instrumentallinguistics)(陳中竺,1995)。(一)CDA在國外的研究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建立在社會語言學和話語分析模式下的語言研究主要以傳媒語言為對象。Bell在TheLanguageofNewsMedia一書中分析了新聞語言特征,研究新聞語言的產(chǎn)生過程、讀者的角色和新聞篇章結(jié)構(gòu)。20世紀80、90年代對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Kress(1979)、Hodge(1979)、Fow
6、ler(1979)、vanDijk(1985、1988、1993)、Fairclough(1989、1992、1995)、Wodak(1989)等的研究成果中。他們的研究從關注語言的文化語境、情景語境的關系拓展到語言在社會機構(gòu)語境中的使用及批評話語的歷史分析(MartinandWodak,2003)。研究主體包括性別、種族、媒體、政府、權(quán)利機構(gòu)和教師、醫(yī)生、律師等職業(yè)話語。研究方法有Wodak的“話語-歷史”方法,vanDijk的社會認知法,Fairclough提出的“三維度”分析法和Lemke采用的社會符號學
7、視角。進入21世紀,批評話語分析的領軍人物Fairclough就CDA進行了專題教學和研究,以動態(tài)的視角研究社會話語,注重話語對社會的建構(gòu)作用。至此,CDA已不再局限于對大眾語篇的研究,其成果已開始被應用在一些政治、經(jīng)貿(mào)和教育等社會實踐活動中。(二)CDA在國內(nèi)的研究我國對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起步較晚,迄今只有十多年的歷史。自1995年,陳中竺等開始介紹CDA的研究,辛斌、廖益清、丁健新、戴煒華、高軍、田海龍等國內(nèi)學者開始有所關注,并逐漸形成氣候。國內(nèi)的早期研究借鑒了國外同類研究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以理論介紹為
8、主。如:陳中竺(1995)的“批評語言學述評”;辛斌(1996)的“語言、權(quán)利與意識形態(tài):批評語言學”;廖益清(2000)的“批評話語分析綜述;和丁健新(2001)的“批評話語分析述評”等。還有部分學者關注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在大眾語篇(主要是新聞話語)的應用上。如辛斌(1998)的“新聞語篇轉(zhuǎn)述引語的批評性分析”;辛斌(2000)“批評語言學與英語新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等。進入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