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療效觀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療效觀察錢江(泰州市姜堰中醫(yī)院腦病科江蘇泰州2253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帕羅兩汀治療卒中后抑郁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門診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帕羅丙汀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采取柴胡疏肝散進行治療,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臨床治療以后,觀察組病人的HAMD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2、<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牛.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帕羅丙汀治療卒中后抑郁,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娟P鍵詞】柴胡疏肝散;帕羅丙?。蛔渲泻笠钟?;療效【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231(2016)03-0044-02PSD(卒中后抑郁)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使在卒中以后發(fā)生的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對患者預后起到非常大的不良影響[1]。因此,必須要釆取及時、有效的治療,使病人
3、健康生活質量得到保障。木文筆者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門診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一共有120例,現(xiàn)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基木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門診接收的腦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一井有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當中,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在52?75歲,平均年齡為65.3±4.7歲;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在56?78歲,平均年齡為67.2±5.6歲。兩組病人相關資料差異不具有
4、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臨床療法1.2.1對照組方法對照組對病人采取帕羅西汀進行治療,每天在清晨口服,每日10mg,—共連續(xù)治療4天以后改為清晨U服,每日20mg。1.2.2觀察組方法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之上采取柴胡疏肝散進行治療,其藥方主要包括有柴胡、陳皮、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炙甘草,它們依次為15g、10g、15g、15g、10g、20g、3g,每天一副藥劑,采取沸水煎服,每天分別在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一次。1.3臨床觀察指標對兩組病人臨床治療前后的HAMD抑郁評分、治療效果以及
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給予詳細記錄和對比。1.4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HAMD抑郁評分減分率在75%或者在75%以上;有效:HAMD抑郁評分減分率在25%或者在25%以上,并在75%以下;無效:HAMD抑郁評分減分率在25%以下[1]。1.5臨床統(tǒng)計學處理采取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結果2.1兩組臨床治療前后HAMD抑郁評分情況對比臨床治療之前,兩組病人的HAMD抑郁評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
6、意義(P>0.05);臨床治療以后,觀察組病人的HAMD抑郁評分明顯要比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1。1.討論PSD是腦卒中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的患者會產生輕生的念頭,一旦沒有采取及吋、有效的防范,部分患者也許造成自殺后果,對病人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根據(jù)相關實踐研究表明[2】,帕羅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可以對突觸前膜間隙5-羥色胺的再攝取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進而使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處的濃度明顯增加,進而起到良好的抗抑郁效果,可是這種藥物起效相對比較慢。根據(jù)相關
7、實踐研究表明[3],柴胡疏肝散治療PSD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可以起到活血止痛以及疏肝行氣的作用,蘇中柴胡可以起到調理氣機的作用,香附以及芍藥可以起到和肝解郁的作用,枳殼以及陳皮可以起到行氣導滯的作用,炙甘草具冇調和以上的作用,0前被眾多基層醫(yī)院廣泛應用,和本文試驗結果相一致??偠灾窈韪紊⒙?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II不良反應較少,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參考文獻】[1】李富昌.柴胡疏肝散加減配合氟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臨床觀察[」].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
8、12,24(8):730.[2】樊蔚虹,姚建平,趙文景.柴胡疏肝散對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組織Bcl-2?Bax蛋白表達的影響[」].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3):181-183.[3】李學,張俊紅.帕羅西汀對腦卒中后抑郁的干預作用[」].山東醫(yī)藥,2010,50(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