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

ID:31454544

大?。?07.00 KB

頁數(shù):6頁

時間:2019-01-10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_第1頁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_第2頁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_第3頁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_第4頁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_第5頁
資源描述:

《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讓學習變成有“意”的探究之旅  【設計理念】  詩詞教學的高耗低效歷來備受詬病,課堂上教師一味在詩詞“講了什么”即詩詞的意思上發(fā)力,而忽略了對詩詞教學中更為重要的意象的把握、意味的品悟和意境的探尋,致使本應靈動的詩詞教學變得了無生趣。學習詩詞如登山,應少些已有景色的告訴和講解,多些未知風景的探險。如果學生的學習活動一直在理解詩意這一平面上打轉,詩詞學習終究將在原地徘徊不前,而缺了沿波討源的歷險,少了峰回路轉的精彩,失了柳暗花明的詩意,是無法真正抵近詩歌的內核的。帶著以上的思考,我開始了《漁歌子》的教學設計?!  稘O歌子》是一幅色彩明麗,節(jié)奏舒緩,格調恬靜閑適的寫意山水畫,作者張

2、志和舉重若輕,在看似輕描淡寫中為我們營造了一幅詩意田園的唯美畫卷。詞以景物描寫起,以景物描寫收,可謂詞中有畫,畫中有詞。張志和筆下的景物與文字也顯得干凈、飽滿、透明,富含張力。“西塞山前白鷺飛”,語言平白如話,卻為整首詞奠定了明快的情感基調。詞中所寫景物西塞山巋然不動,白鷺振翅高飛,一靜一動,動靜相宜?!疤一魉Z魚肥”,桃花之明艷,流水之靈動,鱖魚之肥美,構成了詞人心目中理想的桃花源?!疤一魉Z魚肥”一句與李白的“桃花流水?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的愜意與滿足盡在其中。“青箬笠,綠蓑衣”6,白描手法的運用較好地為我們刻畫了一位忘情山水、怡然自樂的漁父形象。

3、“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所寫的何止是景物,“煙波釣徒”流連的也不僅是垂釣。同樣寫煙雨,與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寵辱不驚相比,《漁歌子》為我們描繪的則是作者張志和擁抱風雨、流連山水、物我兩忘的絕妙畫卷?! ∽髡呓杈笆闱椋ㄟ^看似普通的景物為我們營造構建了每個人都為之心馳神往的桃花源。《漁歌子》這首詞集中表現(xiàn)了張志和所追求的“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這樣的境界看易行難。張志和所描繪的“斜風細雨不須歸”的人生境界深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哲學真諦,可謂鉛華洗盡,返璞歸真。  讀懂詩詞表面的意思相對容易,然而詩詞背后的東西卻在很多時候被我們疏忽甚至遺忘,詩詞

4、學習淺層化、表面化,詩詞教學缺少立體的引領和縱深的推進。有了以上對詩詞教學現(xiàn)狀的清醒認識和詩詞教學的準確定位,我開始了教學層面的探尋與思考?!稘O歌子》中所寫普通之景有著怎樣特殊的含義?如何從意象入手引領學生去品讀白鷺、桃花、流水、箬笠、蓑衣、斜風細雨等物的豐富意蘊,在誦讀想象中切己體察,去把握詩詞意境之美,在揣摩品悟中比較辨析,由樸實無華的景物描摹直抵作者豐富的精神內核,從而引領著學生拾級而登,由表及里,由文及人,最終把詩詞教學引向立體,指向縱深。追問的過程是解構更是重構,在對《漁歌子》教學層面的思考過程中,“意思”“意境”“意象”“意味”等關鍵詞語陸續(xù)躍入我的眼簾,“讀懂意思

5、”“體悟意境”“揣摩意象”“品讀意味”,《漁歌子》的教學思路也逐漸變得明晰起來。  【教學目標】6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詞,品味詞的色彩、畫面、韻律美,讀懂詞的主要內容,感受詞的意境美?! ?.抓住詞中的主要意象展開品評,品讀詞的深層意蘊,體察人物恬淡閑適、逍遙超脫的精神世界?!  窘虒W活動及意圖】  一、從語言出發(fā),讀懂意思  1.自由讀詞,思考:《漁歌子》這首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2.交流讀詞時眼前所浮現(xiàn)的景物?! ?.如果讓我們?yōu)檠矍八‖F(xiàn)的景物添上色彩的話,你會分別為詞中的景物加上什么顏色?能聯(lián)系詞的內容來談談體會嗎?  4.如果為詞中的景物配上聲音,你又會

6、添加哪些聲音?  5.自由讀,體會詞的畫面美?!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湖光山色,能把這些景色連起來整體說說嗎?  7.自由誦讀詞,邊讀邊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  尽霸姼枋钦Z言的貴族?!痹娫~總是用最凝練的語言表達最飽滿、最豐富的內容?!稘O歌子》一詞用短短27個字為我們繪就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麗畫卷。教師讀出的東西,不是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沉浸。這個學習的過程即是對詩詞所描繪的內容進行激活、還原和再現(xiàn)的過程,讀出色彩,讀出聲音,讀出畫面,作者所欲表達之“意”在學生的朗讀、想象與體驗中逐漸變得清晰、立體、飽滿起來。】  二、從語感出發(fā),體悟意境6  1.“青箬

7、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一種怎樣的垂釣?請用心讀詞,想想作者張志和想借這樣的景抒發(fā)怎樣的情?  2.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作者此時的心情?  3.同樣寫垂釣,《江雪》是怎樣描寫的?請自由讀《江雪》,詩中的哪些字詞讓你印象深刻?  4.比較《漁歌子》中的漁父與《江雪》中的漁父不同在哪?  5.同學們是怎樣理解“不須歸”的?  6.能把“歸”換成“還”嗎?讀一讀,說說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7.再讀這首詞,體會詩詞的韻律美?! ?.如果為我們的觀察角度畫個線路圖,順序應該是怎樣的?  9.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