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13-2014學年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3單元寫作規(guī)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單元寫作規(guī)劃抒情方式具體又可分為借景抒情法、觸景生情法、詠物寓情法、詠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過在意識中對現(xiàn)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tǒng)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gòu)造、審美創(chuàng)造的辯證統(tǒng)一。繪景,即景物描寫。景物描寫,是對自然景致、客觀事物的描寫。它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使讀者身臨其境。它的作用,在于交代人物活動、事件發(fā)生的自然環(huán)境,通過描繪、渲染氣氛,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映襯人物性格,抒發(fā)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我們應(yīng)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綜合考慮,多角度地分析
2、和鑒賞,從而全面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作品的思想,感受和領(lǐng)悟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3.直接使用語氣詞。在朱自清先生的《綠》中,作者寫道:“那醉人的綠呀,……滿是奇異的綠啊。”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此時充滿的喜悅,就要歸功于“呀”“啊”之類的語氣詞了,別看它們不起眼,如用在景物描寫中則可以直接傳遞出作者的情感。4.選用合適的句式表達。不同的句式選用對于情感的表達也有一定的幫助,短句可以表達出明快、跳躍的情緒,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寫道:“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而長句就顯得比較沉穩(wěn)、平和。整句讀上去整齊有氣勢,而散句則更適合于抒發(fā)舒緩的情緒。此外,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淀也會直接影響到人的情
3、緒體驗,比如作者一提到喜鵲,我們就覺得是一些好的情緒;相反,一提到烏鴉,我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一些不好的情緒。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闡述。景物描寫在各類文學體裁中都使用得很廣泛,學會高超的景物描寫技巧,做到情景交融,一方面能使文章錦上添花,充滿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情感表達不至于太過直露,在情與景的交融中使文章臻于詩意境界!心中的蘆葦張 弛記憶中,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她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江畔一方瘠土,瀟灑倜儻。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里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永恒的沉默,醉倒了金風,醉倒了詩人。仿佛是王維的山水詩,尋不出現(xiàn)
4、實意味的歷史痕跡,只有一抹淡遠空靈飄浮于煙的高度,還有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為人知也無意讓人知曉的隨意與散佚,原始般的單純和清淡。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蘆葦雖處惡劣環(huán)境,但卻能保持超然獨立的品性和氣節(jié)。芊芊蘆葦,在灘涂上扎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做凝重的墨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節(jié)的山巒,靜候白霜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云融為一體,綿延至月光不能觸及的遠方,也依舊潔白光澤,充滿蓬松的張力,然后在冰冷的純潔里畫上生命的句號。作者先寫記憶中的“蘆葦”,分別寫了記憶中蘆葦?shù)耐庑?、生長地、色彩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這白發(fā)蒼蒼的蘆葦,是樵子擔上悠然
5、飄起的一縷陽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一抹蒼涼的嫵媚。像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jīng)》,“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遂成千古絕唱。洄流中,弄篙蕩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襯著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文明古國最優(yōu)美的詩行。描寫美不勝收,字里行間滿蘊深情。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蘆葦之源,那么,你能聽到許多灘邊涯際拉纖的號子和寨頭鎮(zhèn)尾浪漫的故事。你也會發(fā)現(xiàn),蒼涼凄美的蘆花那么輕易就能撥動深藏的滄桑和歷史的痛苦。易水之濱,高漸離擊筑,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后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揚。烏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腸寸斷,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嘆聲中,虞姬
6、揮動長劍,裙袂飄飄,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霧茫茫,一片縞素,那是一岸的蘆花在為這悲愴的訣別飄雪飛霜。過渡,由蘆葦延及歷史、思及人物。汨羅江邊,披發(fā)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佞臣專權(quán),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替君分憂;謫鄉(xiāng)野,不能為民解難。生命的大寂寞郁結(jié)于心,奔突于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jié)最深沉的紀念。真正擁有蘆葦,是在大學時代。我喜歡在學校后面的江邊漫步——那里,茂密的蘆葦像無邊的綢帶,向著遠處緩緩鋪開。流蘇似的蘆花,像云,陣陣清香在如紗似霧的月光中彌散
7、。牛乳般的暮靄流動如煙,小鳥在葦叢中呢喃,還有幾聲蟬鳴,幾聲蟲唱。寧靜、溫和,洋溢的詩情觸手可及。倘是周日,陽光暖暖地流瀉,我用葦葉編一只小船,輕輕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隨風而去。更多的時候,我一卷在握,于蘆花下,與屈子同憤,跟太白同醉,和東坡同發(fā)少年狂。在綿綿秋雨中和茸茸的蘆花織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讀懂了字里行間的辛酸、痛苦、孤獨、濃醇、率真和苦澀。人世滄桑和歷史悲劇熔鑄的慘痛,猶如滴血的利刃,我們的前人把它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