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胸鎖乳突肌損傷.pp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胸鎖乳突肌損傷概述西醫(yī)認為該病是肌腱或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引起的,所以又稱為“胸鎖乳突肌肌腱炎”、“項背肌筋膜炎”,中醫(yī)稱其為“落枕”。落枕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有好幾塊肌肉損傷后都有落枕的癥狀,胸鎖乳突肌損傷只是落枕病的一種。該病若發(fā)生在嬰兒或分娩時,可致胸鎖乳突肌組織變性,纖維化、硬化,一側胸鎖乳突肌痙攣使左右肌力不平衡而產(chǎn)生斜頸,稱為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局部解剖胸鎖乳突肌斜列于頸部兩側,為一強有力的肌肉。當頸部轉向一側時,其對側耳后至胸鎖骨交界處可見一條狀隆起,該隆起即為胸鎖乳突肌,它是頸部的重要標志。作為頸前后三角的分界,頸后三角甚多重要組織即由其后緣穿出。胸鎖乳突肌有兩個頭:局部解剖胸
2、骨頭呈腱性,較窄,起自胸骨柄上緣的前面;鎖骨頭呈肌性,較寬,起自鎖骨內(nèi)1/3的上緣,兩頭間的三角形間隙適在胸鎖關節(jié)上方,在體表即鎖骨上小窩。肌纖維斜向外上,止于同側顳骨乳突和上項線外1/3。胸鎖乳突肌受副神經(jīng)及C2--4前支支配。局部解剖胸鎖乳突肌的作用是:一側收縮使頭屈向本側,同時面轉向?qū)?;二側同時收縮時,能使頸后伸仰頭,上端固定時能提起胸前壁。病因病理經(jīng)常做扭轉頸部動作的人,或經(jīng)常做突然轉頭的動作,睡眠時姿勢不良使頸部長期處于扭轉斜置狀態(tài)等,牽拉損傷胸鎖乳突肌影響了局部血運和代謝,造成積累性損傷。損傷處有疤痕組織生成。病因病理在該肌勞損的情況下,復受寒冷刺激或再次受到過度牽拉,可造
3、成局部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滲出物不能及時排而堆積出刺激了周圍的末梢神經(jīng),從而產(chǎn)生疼痛和肌肉痙攣。臨床表現(xiàn)患者自覺頸部疼痛、酸脹和僵硬,一側損傷,頭頸斜向患側,向健側活動時明顯受限。兩側同時損傷者,頭頸呈后伸傾斜位,頭頸前屈受限。急性發(fā)作者,局部肌肉痙攣、腫脹。嚴重時疼痛可牽涉到患側肩背及上肢,并見頭向一側歪斜,轉頭時身體隨頭頸一起轉動。臨床表現(xiàn)胸鎖乳突肌的慢性損傷多見于肌肉在乳突和上項線的附著點處,除損傷局部有疼痛及不適外,常伴有頭部的牽涉痛:耳后部、顳部、后枕部痛。胸鎖頭肌肉、肌腱的損傷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胸痛、胸悶、呼吸不暢等癥狀。診斷1、頭頸部的外傷史或勞損史;2、頭頸一側疼痛,向健側轉
4、頭受限,或僅有頸側、耳后酸脹不適感,頸部僵硬感;3、胸鎖乳突肌起止點明顯壓痛、肌緊張。病程長者可在起止點觸及硬結,在肌腹觸及索狀物;診斷4、被動做頭部旋轉、頸部過伸運動,均可引起胸鎖乳突肌的疼痛和痙攣;5、頸椎X線檢查,可排除骨質(zhì)病變及頸椎錯位、小關節(jié)紊亂等癥。治療1、乳突及上項線的肌肉附著點處有壓痛者:患者俯臥位,充分暴露病變部位,刀口線與胸鎖乳突肌纖維方向平行,針體與下方皮膚約呈45度角,垂直于乳突或上項線骨面刺入,刀刃至骨面后行縱行疏通剝離法、橫行擺動法,若有硬結或該處肌肉變硬可縱切幾刀。治療2、胸鎖乳突肌下端胸骨、鎖骨附著處有壓痛者:令患者仰臥位,患側肩部或背部墊一薄枕,使頭轉向
5、對側或稍向后仰。刀口線與胸鎖乳突肌纖維方向平行,針體垂直與胸骨柄或鎖骨上緣骨面刺入,刀刃達骨面先縱行疏通剝離,再橫行擺動針體。如該處肌肉或肌腱變性嚴重,也可將針刀刀口線旋轉90度角,使之與胸鎖乳突肌纖維方向垂直,然后縱切幾刀。治療3、若患者病程較短,可用分筋理筋手法松解。也可采取局部痛點封閉:起止點壓痛處可注射2%利多卡因2ml+川芎嗪20mg+地塞米松2.5mg;攣縮的肌腹處可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2ml+25%葡萄糖2ml+生理鹽水2ml+地塞米松2.5mg。治療4、若伴有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術后應行頸椎牽引或頸椎旋轉復位手法治療。注意事項針刀治療胸鎖乳突肌損傷在起止點處操作時,均以骨面為
6、準,擺動針體范圍勿過大。在起點處操作時,刺入勿過深,以免誤入鎖骨上窩或肋間隙,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