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tps動力系統(tǒng)治療拇外翻畸形》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TPS動力系統(tǒng)微創(chuàng)治療拇外翻畸形TreatmentofHalluxValguswithTPSDynamicSystem牒軍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西安7100012.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醫(yī)院陜西西安710004王坤正2胡翔1DIEJun,WANGKun-zheng,HUXiang[關鍵詞]拇外翻;微創(chuàng)治療[Keywords]Halluxvalgus;Minimalincision;拇外翻是臨床骨科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其手術治療方式有一百余種,其中截骨術為其主要治療方式。但以往的各種截骨方式存在手術切口較大,創(chuàng)
2、傷較大,術后恢復慢的缺點。我們采用TPS動力系統(tǒng)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拇外翻,具有截骨手術切口小,對軟組織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病人可早期下地等優(yōu)點。自2002年8月—2003年2月共治療拇外翻病人34例,合計61足,療效滿意。1一般資料拇外翻病人34例,合計61足。其中女33例,60足,男1例,1只足。年齡22~70歲。平均48.48歲。27例雙足,7例單足(其中左足5例,右足2例)。合并第二趾錘狀趾3例,第二趾下胼胝形成25例。發(fā)病時間1年~30年。平均23.2年。拇外翻角(HVA)25~45°,平均為33
3、.5°,第一、二跖骨間角(IMA)8~20°,平均為12.36°。2手術器械美國Stryker公司TPS動力系統(tǒng)及配套磨鉆、切割鉆,足外科骨膜剝離器、小骨銼,特制凹刃針。3手術方法手術參考溫建民方法[1],仰臥位,嚴格消毒后,鋪巾。局部麻醉滿意后,用小圓刀在拇趾近節(jié)趾骨近端內側切開皮膚直達趾骨。切口呈橫形,約0.5cm。用小骨膜剝離器從遠端向近端在拇囊和內側跖骨頭之間分離關節(jié)囊;用Stryker磨鉆磨去內側跖骨頭骨贅。用小骨銼銼平跖骨頭內側,不使其有棱角。在第一跖骨頭頸內側切開皮膚直達骨膜,平行前切
4、口,約0.5cm。用削磨鉆從遠端向近端作一斜形截骨,截骨完畢,用手法將遠端跖骨頭由內向外推開一骨皮質。在第一、二趾蹼間拇內收肌肌腱止點處用特制凹刃針將其切斷。術畢沖洗傷口,清點器械及紗布無誤后,縫合傷口,加壓包扎。包扎時用小夾板固定,并在一、二趾蹼間加分趾墊,加強拇趾的內翻位固定。術后穿前足手術矯形鞋可下地。4結果34例,61足按溫建民[2]制訂的標準,優(yōu)20例,39足,良13例,21足,差1例,1足。優(yōu)良率98.36%。5討論拇外翻靜力性因素為第一跖骨的內翻,并在第一跖骨遠端跖趾關節(jié)處形成骨贅,造
5、成拇囊炎。動力性因素一為拇長伸肌腱及跖側的拇長屈肌腱向外側移位后,形成的弓弦作用;二為拇內收肌的牽拉作用。二者可互為因果。其中第一跖骨內翻是影響治療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固定的跖骨內翻或第一、二跖骨間角大于15°時,單純采用軟組織糾正很難成功,易造成畸形矯形不足或畸形復發(fā),臨床實踐證明跖骨截骨術已成為糾正此種病理改變最常用的方法[3]。我們也認為解決第一跖骨的內翻是關鍵,因為第一跖骨內翻矯正后,拇長屈肌及拇長伸肌的弓弦作用也就隨之消失。若拇內收肌向外牽拉作用太強,可在拇趾近節(jié)趾骨附著處切斷。選擇在第一
6、跖骨遠端頭頸交界處截骨,并將截骨遠端向外側推移約一骨皮質,這樣就解決了第一跖骨內翻的問題,同時又便于術后用小夾板固定。而且截骨后跖骨短縮不明顯。又因為在干骺端,松質骨較多,骨折容易愈合。我們采用TPS微型手術動力系統(tǒng),其為電動,軟件支持,接觸式屏幕主機的小骨動力系統(tǒng),具有自動扭轉矩反饋系統(tǒng),功率強大且操作靈活。其特有的切割鉆頭能完成在很小的切口內截斷小骨,而且不損傷軟組織。這樣截骨后由于原有的軟組織破壞很少,在第一跖骨干形成類似夾板作用,骨折穩(wěn)定性較好,故不用石膏或克氏針內固定。對于第一跖骨遠端骨贅
7、,采用磨鉆頭進行打磨,這樣一方面損傷較小,另一方面易于掌握去除骨贅的程度。截骨完成后,將遠端向內側推移,這時若感到拇內收肌向內側牽拉力明顯,可用特制凹刃針在第一趾骨近端拇內收肌腱附著處將其切斷。凹刃針刀刃向內凹入,刃口鋒利,刃口兩端呈尖針狀。直徑1.2mm,刃寬1.2mm,形似月牙鏟,在切割肌腱時,腱纖維被卡在針的凹陷處,不能滑脫容易被切斷。而且組織損傷較小。差的一只足由于患者HVA45°,IMA為20°,為嚴重的拇外翻畸形,且跖趾關節(jié)已形成骨性關節(jié)炎,采用跖骨頭頸截骨后,由于矯形第一、二跖骨角度有
8、限,故術后效果不佳。研究表明跖骨頭頸截骨術能矯正IMA最大達15°[4],故我們認為本方法不適用于嚴重拇外翻病人,特別是HVA大于45°,IMA大于15°。此時可采用第一跖骨基底部楔形截骨。參考文獻1溫建民,陳寶興.小切口在足骨科的運用.中國骨傷,1998,11:56.2溫建民,張連仁,翁春華,等.小切口翻修術治療拇外翻術后復發(fā)畸形.中華骨科雜志,2001,21:143-144.3ConkinMJ.Complicationsofhalluxvalgus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