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文庫
瀏覽記錄
ID:83637834
大小:33.70 KB
頁數(shù):10頁
時間:2025-01-03
《浙江省金華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2月期末語文試題 Word版無答案.docx》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浙江省金華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2月期末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時間150分鐘,分值共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材料,完成小題。材料一:①邏輯,是有效思維的判斷標準。要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必須講邏輯。語文教學該如何講邏輯?重要的是要讓邏輯思維訓練和學習任務緊密結合,向教學過程自然滲透。②文本解讀常常需要在語境中推斷詞義,這種方法運用得好,既是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又是邏輯推理的示范或訓練。如《史記·刺客列傳》中寫荊軻竭力勸說燕太子丹允許他取樊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時,有這樣一句話:“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本渲械摹澳恕狈g為“就”還是“才”?翻譯為“才”在語意上是說得通的,但是,仔細推敲,就會發(fā)現(xiàn)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條件,即沒有樊於期的人頭就肯定殺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頭也未必殺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條件(有了前面的條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結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頭就一定殺得了秦王(當然,這也意味著要殺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頭)。荊軻面對“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畫出殺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從這一點來看,翻譯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讀中抓住幾例像這樣的邏輯推理和學生探討,不僅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對他們形成好的閱讀習慣、方法乃至心態(tài)也有裨益。③一段話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還隱藏著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這些信息,往往需要細致的邏輯推理。例如:“(四叔)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保ā蹲8!罚?④根據(jù)這段話,可以推理出關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黨或支持新黨的人;其次,四叔不僅守舊而且消息閉塞。根據(jù)“所罵的還是康有為”的“還”字,可推知康有為等人在當時已算不得新黨了。這點在《祝?!烽_頭的第一句話“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證,有新歷才談得上“舊歷”,而啟用新歷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之后,四叔罵新黨罵的卻還是康有為,足見其消息閉塞。⑤另外,邏輯對于寫作也是有意義的。中學生寫作時大多選擇寫議論文。在證明某個觀點時,可指導學生想一個“虛擬論敵”。這位“論敵”可能會針對論點舉出反例或從論點推出錯誤,也可能會質疑論據(jù)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論證中存在的邏輯問題。面對這些,我們需要再進一步考慮怎樣使自己的論證免于受到攻擊或能抵御攻擊。例如,讓學生構思“兼聽則明”的論證提綱,可以先讓他們找出反例,再讓他們限定前提、構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騎驢”,表明聽得越多越糊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聽“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評價還不能形成正確認知,可李世民有時只聽魏征一個人的建議就夠了。學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礎上指出論證關鍵——“兼聽”在“多”,更在“異”(聽到不同觀點),并由此限定前提——聽者要有胸懷,善辨別,從而總結出“兼聽則明”的原則——獨立思考,為我所用。⑥邏輯,說到底是對有效思維規(guī)則的概括,學生努力遵守邏輯來思考,就仿佛在聆聽高于自己的聲音,心靈會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過的境界,生成未曾有過的觀點。(摘編自徐飛《講邏輯,把語文思維教育落到實處》)材料二:①無數(shù)生動的例證足以說明,如果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人就容易被謬誤和詭辯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就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和行動,從而給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造成損害。先看幾個簡單的例子:②例1:如果我想出國工作,我就必須學好外語;我不想出國工作,所以,我不必學好外語。③這個推理是不正確的,因為“想出國工作”只是“必須學好外語”的充分條件,卻不是必要條件。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有許多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有許多外國人來中國工作或經商,即使有些人不出國,也有很多機會與外國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可能的話,仍有必要學好某門外語。④例2:你不能證明你沒有患癌癥,因此,你患了癌癥。我這里有治療癌癥的特效藥,你趕快掏錢買吧。你的命都快要沒了,捂著那些錢有什么用?⑤例2犯有“訴諸無知”的錯誤。這是騙子的邏輯,是不正確的推理,就像下面這個不正確的推理一樣:“你不能證明你沒有犯案,因此,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睘榱吮苊膺@樣的邏輯錯誤產生惡果,司法上有“無罪推定”原則:除非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一個人犯罪,否則那個人就是無罪的。給一個人定罪,需要有經過法庭辯論而得到認可的一系列證據(jù)構成的完整的證據(jù)鏈。⑥下面看一個著名的故事:楚人有常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弧耙宰又葑又埽稳??”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⑦在這個故事中,那位既賣矛又賣盾的楚人的說法違反了矛盾律①的要求,從而鬧出了笑話,為后代貢獻了“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摘編自陳波《中學生應該學點邏輯》,有刪改)【注】①矛盾律:又叫不矛盾律。其內容是指兩個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對的命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其邏輯要求是:在兩個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對的命題中,必須否定其中一個,不能兩個都肯定。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語文教學講邏輯,重要的是讓邏輯思維訓練和學習任務緊密結合,要多安排邏輯思維學習任務。B.材料一中使用《史記·刺客列傳》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在語境中推斷詞義是解讀文本的好辦法。C.如果一個人擅長詭辯,說明他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因此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D.材料二例1.錯在把充分條件誤認為必要條件;例2“訴諸無知”錯在推斷時故意將未知當依據(jù)。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以邏輯作為論證話題的,但是前者重在從老師角度談教法,而后者重在從生活角度談辨識。B.通過對《祝?!分小斑€”字進行語義挖掘,既可以一窺當時的政治形勢,又可推知魯四老爺?shù)氖嘏f閉塞。C.在寫作議論文時,為了使邏輯更嚴密,可以想象一個攻擊性的“虛擬論敵”,幫助我們完善自己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D.“文學編輯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來成為著名收藏家”不能作為“虛擬論敵”“武器”對“玩物喪志”的觀點進行攻擊。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沒有與“自相矛盾”的楚人犯同樣邏輯錯誤的一項是()A.一位小伙子在給女朋友的信中寫到:“我愛你如此之深,愿為你赴湯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來?!盉.這是一條狗,它是一個父親。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親。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親。C.某電站外高高懸掛一塊告示牌:“嚴禁觸摸電線!此為500伏高壓,一觸即死。違者依法懲處!”D.今年的研究生考試,因為我確實扎實全面地復習了相關知識,所以有信心考上,但沒有一點把握。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的頸聯(lián)“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和尾聯(lián)“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之間有因果關系嗎?請結合材料一通過進行邏輯分析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核心的觀點,談談你的理解。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石 匠余 華①我的祖父,二十三歲的孫有元,跟隨著他的父親孫石匠,和一班師兄弟來到了一個叫北蕩橋的地方,準備建造一座石拱大橋。②那是初春的一個早晨,我的曾祖父租了一條木船,載著他和一班徒弟在寬闊的河上順風而下。曾祖父坐在船尾,吸著旱煙興致勃勃地看著他的兒子,孫有元敞開胸膛站在船頭,初春的冷風把他的胸膛吹得通紅一片。船頭微微起伏著,劈開的河水像匕首一樣鋒利地迅速后退。③就在這一年冬天的時候,民國的一位官僚準備回家省親。④他當初是燒了一家財主的房屋,逃命時游過那寬闊的河面后開始發(fā)跡。多年后他要衣錦榮歸,縣里的官員不能讓他再游過河去回家。于是我曾祖父拿到了民國的銀元,他囑咐手下的徒弟:⑤“這次造的是官橋,大家都要用心?!雹尬以娓冈谔た钡匦蔚臅r候,不住地回過頭去,吆喝著他眾多的徒弟。我的祖父則時時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動著,還用舌頭去嘗一嘗。他們在河兩岸踏勘完地形,畫出圖形以后,曾祖父吩咐徒弟們搭工棚開采石料,自己則和我祖父背上干糧和工具進山去了。⑦他們進山去采鑿龍門石。那時候石匠的功夫全體現(xiàn)在這塊龍門石上,這是準備放在大橋中央的大石塊,要在大橋竣工合攏時放上去,既不能大一寸,也不能小一分。⑧我的兩個祖輩在山里鑿出了一塊四方的龍門石,正面是雙龍戲珠的浮雕,兩條騰空而起的石龍爭搶著中間那顆滾圓的石珠。⑨三個月后,將石料開采齊全的徒弟們,進山去迎接我的兩個祖輩了。于是在那個炎熱的夏日中午,我的曾祖父端坐在龍門石上,由八個徒弟扛出山來。他赤裸著上身,吧噠吧噠地吸著旱煙,瞇縫的眼睛能讓人感到他的心滿意足。我的祖父孫有元滿臉紅光,健步走在一旁,他每走十步就用嘹亮的嗓音喊叫一聲:⑩“龍門石來啦?!?大橋竣工合攏的日子終于來到。橋的兩端搭起了彩牌樓,五彩的紙片在風中嘩嘩作響,那時候鼓樂喧天香煙繚繞,方圓百里趕來看熱鬧的鄉(xiāng)親人聲鼎沸。?我曾祖父萬萬沒有想到,在北蕩橋這里翻船了。?事實上我曾祖父早就覺察那里土質松散,橋正在下沉。但他過于胸有成竹,根據(jù)以往的經驗他覺得橋總是要沉下去一點的。可隨著竣工的日子越來越近,下沉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當八個徒弟抬著龍門石走上頂端,吭哨吭喃的號子聲戛然而止,當他們小心翼翼將龍門石往豁口處放下去時,鼓樂齊喑,圍觀的人群也立刻變得無聲無息了。就在那時我曾祖父聽到了“格”的一聲,而不是他預料中的“咔嚓”聲,于是他比在場所有人都先知道災難降臨了,霍地從凳子上站了起來。祖父后來告訴我們,那一刻他像一條臨死的魚一樣,直往上翻白眼。?那時的龍門石緊緊夾在豁口上了,那八個強壯如牛的年輕人憋紅了臉,想把龍門石重新抬出來,可那塊大石頭紋絲不動,龍門石就如一塊翹翹板似的斜在了那里。?我不知道孫有元是如何度過那個要命的白晝的,我曾祖父那時逃之夭夭。孫有元要承受雙倍的恥辱,他除了像師兄弟那樣垂頭喪氣,還必須以我曾祖父兒子的身份羞愧不已。?我的曾祖父是天黑以后回來的,他雖然無顏面對圍觀的鄉(xiāng)親,對他的兒子和徒弟依然可以自命不凡,他內心慌亂卻給予他一班不知所措的徒弟一頓劈頭蓋腦的訓斥:?“不要哭喪著臉,我還沒死,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想當初……”?我曾祖父用慷慨激昂的聲音,回顧了激動人心的過去,又向他的徒弟們描述了更為美妙的前景,然后突然宣布:?“散伙吧?!?他決定連夜趕到縣城,去向民國的官員負荊請罪,他竟然覺得自己很像傳說中的英雄一樣深明大義,他對我祖父說一人做事一人當,聲音的顫抖完全是出于激動。?可是我曾祖父的壯士氣派走出十來步后就蕩然無存了,他的錯誤在于回頭看了一眼那座石橋。翹起的龍門石在月光里閃閃爍爍,仿佛是一頭夢中的野狼向我曾祖父露出可怕的獠牙。曾祖父走去的身影,在我祖父眼中突然顫顫巍巍了。他完全不像孫有元后來向我們描述的那樣,雄赳赳地走進了城里的大牢,他當初的模樣比一個垂危的病人抬入診所時更為糟糕。?很長一段時間里,孫有元都被父親的英雄氣概激勵著。他沒有像父親臨行前囑咐的那樣去改行干別的,不少師兄弟背上包袱回家以后,我祖父繼續(xù)留在那里,他發(fā)誓要挽救這座石橋。我祖父的聰明才智在他父親離去以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他帶著七個師兄弟在橋身下面鑿出了十六個小洞。隨后又削了十六根木樁。他們將木樁塞進小洞以后,八個如狼似虎的年輕人,掄起了十六個榔頭猛擊木樁,龍門石十分平穩(wěn)地放進了豁口。?我激動無比的祖父在那條小路上撒腿跑開了,嗓音嘹亮地呼喊著我的曾祖父。他一口氣跑了四十多里路,跑進了縣城。當我曾祖父從大牢里昏頭昏腦出來時,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就像雨中淋了一夜似的渾身濕透了,可那時正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我祖父把體內的水分差不多都快跑干了,孫有元叫了一聲:?“爹……”?隨即撲通一聲倒地休克了過去。?北蕩橋的失敗盡管令他寬慰地被兒子挽回,可曾祖父本人則從此難以意氣風發(fā)。 ?他邁著老年農民遲鈍的腳步,走向了我那位年輕時水靈漂亮的曾祖母。這兩個老人將在生命的尾聲上,開始從未有過的朝夕相處。?而我的祖父,帶著一班石匠繼續(xù)著祖輩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飽嘗了那個時代對他們的冷漠。方圓幾百里的河面上已經有不少石拱橋聳立在那里了,祖上過于精湛的手藝,使他們無法指望那些石橋在一夜之內全都塌掉。這支饑餓的隊伍,在江南的水鄉(xiāng)游來蕩去。唯一得到的一次機會,使他們造起了一座石板小橋,而且還是座歪橋。(選自《在細雨中呼喊》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藝術手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視角為主,又加入祖父的視角,如“他完全不像孫有元后來向我們描述的那樣”“祖父后來告訴我們”等,使小說敘事靈活多變,別有意趣。B.孫有元敞開胸膛站在船頭,我的曾祖父赤裸著上身端坐在由八個徒弟扛著的龍門石上。這一組相似的細節(jié)描寫,交代了他們勞動人民的身份,具有一種粗獷的力量美。C.當八個徒弟抬著龍門石走上頂端,準備將龍門石往豁口處放下去時,號子聲戛然而止,鼓樂齊喑,人群變得無聲無息的狀態(tài)營造了現(xiàn)場的緊張氣氛。D.我的祖父則時時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動著,還用舌頭去嘗一嘗來考察土壤的情況,這也與下文曾祖父早就考慮到水邊“土質松散”的情節(jié)形成對比。7.下列對小說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縣里的官員不能讓準備回鄉(xiāng)省親的官僚再游過河去回家,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shù)毓賳T造橋的出發(fā)點是為了讓那個官僚回家,而不是為百姓謀福利。B.“翹起的龍門石在月光里閃閃爍爍,仿佛是一頭夢中的野狼向我曾祖父露出可怕的獠牙?!边@一句寫出了造橋的失敗對曾祖父心理折磨之深。C.“老年農民”曾祖父走向“年輕時水靈漂亮”的曾祖母,寫出了他內心的落寞和歡喜,“開始從未有過的朝夕相處”,也便于我們想象石匠一生行走江湖謀生的艱辛。D.在曾祖父造橋失敗之后,我的祖父,具有石匠天分的孫有元,卻沒有接銀元造橋的機會,嘗盡了那個時代對他們的冷漠。8.余華小說的敘事很有特色,這篇小說去掉?、?兩節(jié)并不影響事件敘述的完整性,試分析這兩段文字的作用。9.余華是一位書寫底層,善于傳達底層人民的呼聲與訴求的作家,小說中的曾祖父就是一位來自底層的農民形象。小說?節(jié)中這樣寫到:“很長一段時間里,孫有元都被父親的英雄氣概激勵著”。試分析文中“英雄氣概”的深刻意蘊。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題。材料一: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泵癫蛔愣芍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鄙袝r,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ü?jié)選自賈誼《論積貯疏》)材料二: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于貴粟貴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為賞罰。今慕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①。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順于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币允怯^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①天下粟。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如此,德澤加于萬民,民俞勤農。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節(jié)選自晁錯《論貴粟疏》)【注】①渫(xiè):流通。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上本題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出相應位置的字母。欲A民B務C農D在E于F貴G粟H貴Ⅰ粟J之K道L在M于N使O民P以Q粟R為S賞T罰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未之嘗聞”“莫之或止”與《六國論》“茍以天下之大”句式相同。B.亡,意為沒有、無,與《過秦論》“追亡逐北”的“亡”含義不同。 C.靡,即消費、耗費,與《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的“靡”含義不同。D.“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的“方”,與成語“方興未艾”的“方”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賈誼引用管仲的話,指出糧倉充足,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論證了糧食充足對治國的重要性。B.賈誼指出如果國家存糧不足又遭遇天災兵事,那么百姓將會聚集起來推翻官府以求生計。C.晁錯引用“神農之教”的話,指出君王應當重視糧食,將糧食作為一切國家政務的根基。D.晁錯認為如果郡縣積攢糧食足夠使用一年以上,皇帝就可以下詔書,不收農民的土地稅。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2)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14.賈誼《論積貯疏》和晁錯《論貴粟疏》都反映了西漢時期缺糧的社會狀況,請結合兩則材料,試分析當時糧食短缺的原因。(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面小題恭謁孝陵正韻①[明]徐渭二百年來一老生,白頭落魄到西京。疲驢狹路愁官長②,破帽青衫拜孝陵。亭長一抔③終馬上,橋山萬歲始龍迎④。當時⑤事業(yè)難身遇,憑仗中官⑥說與聽?!咀ⅰ竣僭娗霸行⌒颍骸皾h高仿佛皇祖,而以少文終其身?!侨樟瓯O(jiān)略陳先事?!雹诔罟匍L,愁于路遇官長。③一抔,一抔黃土,意指墳墓。④橋山,相傳為黃帝葬地,又相傳黃帝死后,有龍迎接上天。⑤當時,朱元璋打天下之時。⑥中官,守孝陵的太監(jiān)。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生”即“老童生”;明清時習舉業(yè)的讀書人,不管其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之前,都稱為童生。B.“西京”是封建王朝國都的“京號”,意為西邊的京城,通常指長安;詩中借此指明孝陵所在地南京。C.“青衫”,詩中指讀書人的服飾;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的“青衫”與它意義相同。D.“亭長”,秦漢時所設的低級行政建制長官;詩中“亭長”是指劉邦,詩人以此來代指明太祖朱元璋。16.有人評價這首詩中的情緒“自哀和自負相雜”,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四章》中指出,人們做事總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即“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就不會失敗。(2)《春江花月夜》中,寫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原野流淌,并用比喻手法描寫開滿鮮花的樹林里閃爍著雪珠般的光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過秦論》中用比喻形象生動寫出陳涉起義后得到熱烈響應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過去的10年中,①據(jù)實驗室研究和臨床研究表明,②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長影響身體的所有系統(tǒng)。③睡眠不足會導致胃饑餓素的上升,④這是一種與瘦素相對的刺激食欲的激素。⑤睡眠不足還會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⑥這是一種與胰島素相對的可以促進脂肪分解的激素。⑦瘦素和胰島素有許多共同之處,⑧然而這兩者有彼此對立的傾向。⑨兩者都是一種炎性細胞因子,⑩它們在身體抵御炎癥的過程中起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瘦素和胰島素都是人體命令鏈中的高層領導,一旦失衡會引起一系列問題,并且影響受其控制的每個身體系統(tǒng)。此外,瘦素和胰島素____A_____,越是加工程度高的碳水化合物,對它們的影響就越大。持續(xù)攝入碳水化合物會破壞人體的胰島素和血糖平衡,最終會導致胰島素抵抗,使身體接收不到胰島素的信息。對于瘦素也是一樣,當身體中有過多引起瘦素持續(xù)波動的物質時,瘦素受體開始關閉,身體變?yōu)槭菟氐挚?,受體_____B____。簡單而言,吃飽了身體也收不到信號了,并且身體變得易于生病而且失調的情況更嚴重,這是我們不可或忽的。世界上沒有藥物或者補劑能夠平衡瘦素的水平,但是改善睡眠和飲食能夠做到這一點。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19.文中一二段中標序號語句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紹興到西興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來杭,又因年來逐逐于火車輪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領略先代生活的異樣的趣味;所以不顧親戚們的堅留和勸說(他們說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決然的于下午六時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質文明”的汽油船,卻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們徘徊其間,左右顧而樂之,真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兩個軍弁是例外。滿船沒有一個士大夫,我區(qū)區(qū)或者可充個數(shù)兒,——因為我曾讀過幾年書,又忝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這不消說得,都到了輪船里去了!士大夫雖也擎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但千慮不免一失,竟為那物質文明的孫兒,滿身洋油氣的小頑意兒騙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于是航船雖然照常行駛,而光彩已減少許多!這確是一件可以慨嘆的事;而“國粹將亡”的呼聲,似也不是徒然的了。嗚呼,是誰之咎歟?(節(jié)選自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20.下列句子中的“徘徊”和文中加點的“徘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我徘徊在清冷的月光下尋覓桂樹散發(fā)出來的絲縷清香。B.徘徊者變成同意者,反對者變成徘徊者。C.西看看夕陽,東望望山影,我徘徊而不忍去。D.這個廠每月的產值一直在三百萬徘徊。21.詞語在語境中會帶有特定的感情色彩,請以“孫兒”“老相好”兩詞為例進行分析。22.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如改成“那班士大夫真的不消說都到了輪船里去了”,語義基本相同,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關于個人形象的塑造,傳統(tǒng)儒家主張通過自身的修為和努力,追求精神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正所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但如今網絡發(fā)達,社交媒體活躍,人們越來越關注、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觀點、看法。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首頁
分享
客服
舉報原因
聯(lián)系方式
詳細說明
內容無法轉碼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