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

ID:9417777

大小:76.50 KB

頁數(shù):6頁

時間:2018-04-30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_第1頁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_第2頁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_第3頁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_第4頁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_第5頁
資源描述:

《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雜合性、敘事性與翻譯一一《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評介文永超川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研宄生院翻譯是一種雜合過程,既涉及語言雜合,又涉及文化雜合;翻譯又是一種世界觀建構的過程,譯者的語言選擇會影響世界觀的傳達;翻譯還是一種再度敘事化過程,原文本的敘事性在譯文中得以呈現(xiàn)。因此,雜合、敘事與世界觀緊密相關。SusanneKlinger教授所著的《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一書將三者融合為一體,探討文學翻譯問題,其翻譯理論可以視為認知詩學翻譯觀的一個分支。關鍵詞:文學翻譯;雜合性;敘事性;世界觀;認知詩學;收稿曰期:2017-07-17基

2、金:四川外國語大學2016年度科研項目“博厄斯?貝耶爾翻譯思想研究”(SISU201644)“雜合”(hybrid)一詞源于生物學,指的是“不同種、屬的兩種動物或者植物的后代”[1]163。后來,隨著跨學科研宂的發(fā)展,雜合研宂逐步滲透到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翻譯發(fā)生于源語文化與譯語文化的交匯處,無論是在語言層面還是在文化層面,雜合性不可避免。雜合現(xiàn)象應該成為翻譯研宄的重要話題。2015年,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了土耳其馬拉蒂亞伊諾努大學丙方語言與文學系的SusanneKlinger教授的《翻譯與語言雜合:世界觀的建構》(以下簡稱“《建構》

3、”)一書,作者從語言雜合的角度來談文學翻譯,認為“語言雜合既有助于建構隱含作者的世界觀,又有助于建構敘述者和人物的世界觀”Mi。因此,譯者要在譯文中精確地傳達雜合性。一、《建構》的主要內容《建構》的第一章為緒論。作者首先指出,無論是有源語文本的語際翻譯還是遷移書寫、旅行書寫和后殖民書寫,這些無實體源語文本的翻譯形體都是雜合,是跨語言、跨文化文木的共性特征??夏醽喿骷襈gugiwaThiong’o把后面一種類型稱為心智翻譯的文學行為mi。常規(guī)的語際翻譯和跨文化書寫這兩種翻譯,其R的都是跨越源語文化的障礙而到達受眾。正因為如此,源語與A標語在書寫

4、的過程中冰得以接觸。而且,在跨文化書寫的情況下,兩種語言不僅僅是在書寫過程中交會,它們通常也在故事世界(虛構的或者非虛構的)中碰撞。第二章為語言雜合的概念化。作者認為,有必要建一個框架來描述源語與目標語不同敘述層的語言間的關系。對跨文化書寫中的語言雜合概念化問題,作者認為先前的研究基本聚焦于媒介層面,沒有系統(tǒng)地探究翻譯作為對象這一話題。有鑒于此,作者基于語言與敘事中所描述的現(xiàn)實關系,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語言雜合類型圖[2]10。本章首先闡釋了語言雜合的表征功能,然后闡述基于表征功能的語言雜合類型。以敘事動力為標準,可以把雜合分為表征性雜合和非表征

5、性雜合。表征性雜合又可以分為翻譯摹仿和被表征的自譯兩種:翻譯摹仿對成符號性雜合;被表征的自譯對應象似性雜合。接著,作者分別討論丫符號性雜合與洋涇浜現(xiàn)象和通俗語轉錄之間的差異,然后討論了緩沖現(xiàn)象與語境化現(xiàn)象。緩沖指的是把歐洲語言的解釋性內容附著于非洲詞匯上;語境化指的是為讀者提供直接語境區(qū)域,讓其不通過翻譯就能看懂非洲語詞匯。第三章為翻譯語言與翻譯感知。故事在被敘述吋,總是經(jīng)過一個虛構的意識中心進行過濾,不管這個意識是敘述者自己的還是人物的。這種意識屮心被稱為是“反應器”“過濾器”或者是“聚焦器”。這3個詞不完全相同,為了敘述的準確性,作者采用

6、了“視角”一詞,因為一個敘事總是會采用一個視角的。敘事學家Bal認為,如果敘述者是聚焦者則構成外聚焦;若其中一個人物是聚焦者則構成內聚焦。作者采用WolfSchnrid的劃分法,把聚焦分為敘述者視角和人物視角,并引用認知詩學理論家Gavins的文本世界理論來說明文本屮的視角不是固定不變的XZlli。本章的中心內容是:目標語文本對源語文本中雜合語言的消除或者增添會引起目標文本由人物感知到敘述者感知的轉移。在跨文化文本中,目標語文木增加源語文木沒有的雜合語言或者標記性語言,又會引起目標語文木由敘述者感知到人物感知的轉移。這兩種轉移對呈現(xiàn)的信息的可

7、靠性冇影響,會影響讀者的指示語投射,即影響讀者與人物的移情效果,還會影響反諷距離的建構。感知的轉移影響敘述者的意識形態(tài)視角。敘述者感知把敘述者的世界觀直接傳遞給讀者,因為讀者可以感受到虛構的世界以及居住在這個虛構世界的人物;人物感知則用一種更間接的方式把敘述者的世界觀傳遞給讀者。這里講的其實是譯者的主體性問題。雖然譯者總是想在語言形式、內容、風格層面忠實于原文,然而譯文也總是融入Y譯者的信仰和判斷。除非是這種譯者的現(xiàn)身被清晰地標示為譯者的干預,比如像譯者的腳注或者序言。換句話說,除非是譯文本身出現(xiàn)了不是敘述者的發(fā)聲主體,譯文很可能被分隔起來閱

8、讀,被視為沒有經(jīng)過變化的源語作者的語言[2]82。作者進一步指出,如果視角在構建文本敘述者的世界觀過程中有核心的角色,那么,目標視角的變化定會促成敘述者目標語世界觀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