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的用穴統(tǒng)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的用穴統(tǒng)計 頸性眩暈又稱椎動脈壓迫綜合征、椎動脈缺血綜合征、頸后交感神經綜合征等,常見于中老年人,以頭頸部位置性眩暈為特點。發(fā)病率較高,約占頸椎病40%,隨著工作、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長時間低頭等不良習慣的增加,頸性眩暈的發(fā)病率日趨增加,因此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嗅t(yī)將頸性眩暈歸為眩暈范疇,有關眩暈的記載,最經典的論述始見于《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后世最具代表性的有3家,即金劉完素的《河間六書》有風火皆陽,陽多兼化,陽主乎動,兩陽相搏,則為之旋轉的論述;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的無痰不作眩說;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的無虛不作眩論?!鹅`樞海論》中有髓海不
2、足,則腦轉耳鳴的描述;《靈樞口問》有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嗚,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的記載;《靈樞衛(wèi)氣》則提出上虛則眩的理論。而后世醫(yī)家張介賓在《眩暈論》中不但提出無虛不作眩的理論,并著重指出上虛則眩。其《靈樞》和張介賓的上虛則眩,與現代醫(yī)學的頸椎病椎動脈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暈十分相似。 針刺能夠促使腦血管擴張、腦血流量增加,從而達到治療或者緩解癥狀的目的。針刺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且療效較好的治療方法。潘穎華等對60例頸性眩暈患者采取針刺治療,選穴:百會、雙側暈聽區(qū)、風池、肝俞、脾俞、膈俞、腎俞,觀察其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BAEP)變化情況。結果:有
3、效率為86.67%。陳希平等觀察眩暈者60例,針刺取穴風池、天柱穴,并與尼莫地平等藥物對照。結果針刺治療對改善頸性眩暈癥狀的總有效率為針刺1次后93%,6次后98%,并能顯著增加椎基底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在急性期給與第1次治療后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尼莫地平藥物治療(P<0.05)。張圣良等利用腦血管超聲多普勒(TCD)檢查結果將病人分為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組和椎基底動脈血流正常組,采用項九針針法分別在針刺前、針刺后即刻、30min、24h進行椎基底動脈的多普勒探查,結果治療組共30例,有效2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張若燕選擇60例,采用頭針針刺暈聽區(qū)及平衡區(qū),并與藥物
4、組丁咯地爾注射液對照,發(fā)現頭針針刺組:痊愈11例,有效1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30例:痊愈8例,有效5例,無效7例,總有效76.6%,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處理有明顯差異(P<0.05)?! 」P者翻閱針灸臨床治療頸性眩暈的文獻并參考以上各醫(yī)家的臨床經驗,卻發(fā)現其立論不同針灸處方差異也較大,尤其在大量的報道文獻中,各文獻報道所選用的主穴或配穴差別很大,那么產生這樣差別的原因是什么?臨床使用頻率較高的究竟是哪些穴位?是否在主穴和配穴的選用上有規(guī)律可循?本著以上的疑問,筆者對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的用穴做了如下的統(tǒng)計和研究?! ?、材料和方法 1.1文獻以針灸和頸
5、性眩暈為關鍵詞檢索了中國知X自2001年以來近10年文獻,排除綜述、實驗研究、機理探討及單個病例報道文獻,納入既有主穴又有配穴治療或單有主穴治療的針灸治療文獻55篇,針灸加藥物治療文獻19篇,針灸加推拿治療文獻12篇,其他12篇,共獲得針灸臨床治療頸性眩暈癥文獻98篇?! ?.2統(tǒng)計方法將文獻中明確標明所選主穴進行統(tǒng)計,配穴以辨證分型取穴進行統(tǒng)計,文獻中未標明主穴、配穴的將取穴歸入主穴統(tǒng)計;將分型取穴的歸入配穴統(tǒng)計,1篇文獻所選主穴按每穴1次計算,配穴以每個分型所用穴位按每穴1次計算,用人工統(tǒng)計每個穴位的選用次數及選用頻率,得到表1、表2及在表2基礎上匯總得到的表3。 2、結果
6、 共統(tǒng)計得到主穴77個,配穴80個,見表1、表2、表3?! ≈餮ㄟx用頻率最高的是風池,選用頻率達81.63%,但在77個主穴中只有夾脊、百會的選用頻率達到50%以上,見表1,配穴的選用頻率最高的是足三里,選用頻率為25%,其次為豐隆、太沖、三陰交,見表3?! ?、小結 頸性眩暈屬中醫(yī)眩暈范圍,眩暈多由風陽上擾,痰瘀內阻或腦髓不充,腦竅失養(yǎng)所致,腦居顱內,由髓匯集而成,為神明之府,所以腎虛精虧,氣血虧虛不能上奉,髓海不足;肝風內動,肝陽上擾;痰濁阻滯,陽氣不升等均會影響于腦,而產生眩暈。從現代生理病理學角度上,頸性眩暈主要是由于頸部軟組織損傷病變產生的異常應力導致頸椎力學平衡結構
7、破壞,進而引起頸椎節(jié)段性失穩(wěn),尤其是中上頸段的失穩(wěn),使頸交感神經及椎交感叢突然或持久受到刺激而發(fā)生椎動脈痙攣而引起供血不足導致發(fā)病?! ⊥ㄟ^以上研究發(fā)現,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的臨床選穴可歸納為:主穴:風池、夾脊、百會;配穴:肝陽上亢加太沖,痰濕中阻加豐隆,氣血虛弱加足三里,腎精虧虛加腎俞。該配伍體現了針灸治療頸性眩暈配穴的規(guī)律性:即辨經、辨證、辨病相結合、以局部循經配合遠端辨證取穴。辨經主要以督脈、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穴為主,所謂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風池為足少陽膽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