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

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

ID:25107991

大小:49.00 KB

頁數:4頁

時間:2018-11-18

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_第1頁
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_第2頁
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_第3頁
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_第4頁
資源描述:

《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傳統(tǒng)與革新并舉的勛伯格鋼琴音樂論文..畢業(yè)摘要號稱20世紀第二維也納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無調性音樂和十二音作曲法的奠基人勛伯格,對20世紀的音樂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盡管勛伯格的作曲手法在形式上錯綜復雜,他始終相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這個信念支持了他,并給予了他強大的力量。正是為了讓觀眾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內心的強烈感情,勛伯格把一切的注意力集中于作曲法的基本問題上,對20世紀音樂思想的方向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關鍵詞表現主義十二音作曲法傳統(tǒng)音樂無調性應該說勛伯格與傳統(tǒng)音樂之間有著極強的傳承關系。從作品當中可看出他精通傳統(tǒng)音樂..畢業(yè),作品中復調性極強,因此在演奏時必須突出演

2、奏巴赫音樂的那種清晰的聲部走向,尤其要進行嚴謹的分析。從作品23中的第五首《圓舞曲》是歷史上第一首用完整的十二音序列寫成的劃時代作品,從旋律到支聲部,每個音都在十二音序列里有出處,旋律跳躍大,這種扭曲帶來一種心的動感,雖然沒有了重復出現的三拍子伴奏音型,但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的韻律還在,可謂形散神留、輕盈之上多了幾分詭異。整個《五首鋼琴曲》除了前面講到的復調性很強外。還帶有晚期浪漫主義的激情,更夸張、變形、甚至怪誕。演奏這樣的音樂,要非常感性,是那種超越了理性之后升華了的感性。隨著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歐洲形成了與過去驚人不同的音樂環(huán)境。許多新的國家正經受著內戰(zhàn)、

3、外國入侵、反革命以及經濟危機——其中1930的世界危機是最嚴重的。即使歐洲作曲家有這樣或那樣的想法,社會和經濟條件都不允許他們創(chuàng)作豪華的歌劇和不朽的管弦樂作品。而所有這些方面的最大獲利者是美國。美國比以往更富有也更加強大:對于音樂家而言,美國可以提供比世界任何地方更多的財力和政治安全。希特勒掌權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導致了勛伯格等外籍作曲家,涌入的潮流,從而刺激了美國本地作曲家。他們希望自己同奧地利德意志圈子里的作曲家平起平坐。應用本國的名歌和舞曲,或者在創(chuàng)作樂曲中模仿他們的風格,這種有民族色彩的音樂還是常常由于其新鮮的異國情調而頗有吸引力。同時,這些外籍作曲家也從

4、雷格泰姆和爵士樂的和美國的語言中吸取營養(yǎng)。應該說,不少晚期浪漫主義音樂一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無調性,早在瓦格納的筆下,變化音的旋律線與和弦進行已產生找不出調中心的經過句。勛伯格在有調性范圍內發(fā)揮了變化音的最大可能,下一步,自然便是割斷與調中心的關系,不再把其中的某幾個音視為自然音階的變化音,平等對待八度中的十二個音。從采用極端變音化以模糊調性到自由運用不協(xié)和音的無調性,在勛伯格身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1914之后長達七年的時間,勛伯格才認識到,在一個作品中只用這樣一個十二音音列不僅使每個音都不比其他音多出現,從而保證絕對的無調性。單一的音列,通過節(jié)奏變化、逆行、轉位

5、、移位、縱向(和弦形式)或橫向使用,處理成卡農的或成為一種固定音型,完全可延伸成無調性作品。例如:在寫《五首樂隊曲》中的第三首是,繪畫當中的可見形象與他腦中的音樂概念聯系在一起:早晨的太陽照到平靜的湖面上閃閃發(fā)光。運用十二音音列的和聲流的運動非常之慢,好象靜止不動,不同的音色使他帶上柔和的閃光。表現主義藝術的特點是絕對強烈的感情和革命化的表達方式。這兩個特點都體現在勛伯格的《期望》中,其中有著強大的感情力量,采用的樂匯不協(xié)和、節(jié)奏裂變成原子,旋律支離破碎、配器古樂匯非主題性??梢哉f無調性音樂風格很適合于恐懼和不安的情緒,而勛伯格音樂的基本內容就是“恐懼”:在人

6、類發(fā)明轟炸機以前,他已經把躲在防空洞里人們的情感表達出來了:他經常是聽眾了解到。這個世界并不美麗。勛伯格自己說:“藝術就是那些親身體驗到人類命運的人的困苦吶喊。”從勛伯格后浪漫主義作品可以看出,他將印象主義的和聲效果與晚期瓦格納自由的不協(xié)和音,與復調手法相結合,朝著非序列的無調性及序列音樂發(fā)展。勛伯格認為德彪西的和聲沒有結構意義。常常為氣氛和色彩目的服務,他自己則賦予和聲一定結構作用,讓他們“結合音樂的功能,變成建設性因素”。勛伯格最終與調性。與傳統(tǒng)音樂決裂,用新的、無調性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音樂作品。1923年的《鋼琴組曲》是第一部完全采用十二音技法的作品,共

7、用八種不同的音列形式,所有音列首尾的音程關系都是三全音。組曲的各個樂章均為古典組曲常用體裁:前奏曲、繆塞特、間奏曲、吉格等。反映了勛伯格一方面破壞舊法則,用新的原則來構筑音樂,另一方面,仍然與傳統(tǒng)體裁形式保持難以割斷的聯系。盡管勛伯格的作曲手法在形式上錯綜復雜,他始終相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這個信念支持了他,并給予了他強大的力量。正是為了讓觀眾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內心的強烈感情,勛伯格把一切的注意力集中于作曲法的基本問題上,對20世紀音樂思想的方向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