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

ID:40009156

大小:19.45 KB

頁數(shù):9頁

時間:2019-07-17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_第1頁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_第2頁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_第3頁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_第4頁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_第5頁
資源描述:

《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阮元《北碑南帖論》、《南北書派論》(全文)《北碑南帖論》古石刻紀帝王功德,或為卿史銘德位,以佐史學,是以古人書法未有不托金石以傳者。秦石刻曰“金石刻明白”,是也。前后漢隸碑盛興,書家輩出。東漢山川廟墓無不刊石勒銘,最有矩法。降及西晉、北朝,中原漢碑林立,學者慕之,轉相摩習。唐人修《晉書》,南、北《史》轉,于名家書法,或曰善隸

2、書,或曰善正書,善楷書,善行草,而善隸書為尊。當年風尚,若曰不善隸,是成書家矣。故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尤在《蘭亭序》等帖,而御撰《羲之傳》,惟曰“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而已。絕無一語及于正書、行草。蓋太宗亦不能不沿史家書法以為品題。《晉書》具在,可以覆案。而羲之隸書,世間未見也。隸字書丹于石最難,北魏、周、齊、隋、唐,變隸為真,漸失其本。而其書碑也,必有波磔雜以隸意,古人遺法猶多存者,重隸故也。隋、唐人碑畫末出鋒,猶存隸體者,指不勝屈。褚遂良,唐初人,宜多正書,乃今所存褚跡,則隸體為多,間習南朝體書《圣教序》,即嫌飄逸,蓋登善深知古法

3、,非隸書不足以被豐碑而鑿真石也。宮殿之榜亦宜篆隸,是以北朝書家,史傳稱之,每曰長于碑榜。今榜不可見,而瓦當、碑頭及《天發(fā)神讖碑》,可以類推。晉室南渡,以《宣示表》諸跡為江東書法之祖,然布袋所攜者,帖也。帖者,始于卷帛之署書,后世凡一縑半紙珍藏墨跡,皆歸之帖。今《閣帖》如鐘、王、郗、謝諸書,皆帖也,非碑也。且以南朝敕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絕少。惟帖是尚,字全變?yōu)檎嫘胁輹瑹o復隸古遺意。即以焦山《瘞鶴銘》與蓬萊鄭道昭《山門》字相校,體似相近,然妍態(tài)多而古法少矣。《閣帖》,晉人尺牘,非釋文不識,茍非世族相習成風,當時啟事,彼此何以能識。東

4、晉民間墓磚,多出于陶匠之手,而字跡尚與篆隸相近,與《蘭亭》迥殊,非持風流者所能變也。王獻之特精行楷,不習篆、隸,謝安欲獻之書太極殿榜,而獻之斥韋仲將事以拒之,此自藏其短也。夫魏之君臣失禮者,在凳懸仲將耳。若使殿榜未懸,陳之廣廈細旃之上,敕文臣大書之,何不重禮之有?豈君上殿廷,不及竹扇籠鵝耶?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本是南朝王派,故有所書碑碣不多。若歐、褚則全從隸法而來,摩崖巨石,照耀區(qū)夏,詢得蔡邕、索靖之傳矣。北朝碑字破體太多,特因字雜分隸,兵戈之間,無人講習,遂致六書混淆,向壁虛造。然江東俗字,亦復不少,二王帖如“禊”、“智”、“體

5、”、“”等字非破體耶?唐初破體未盡,如虞、歐碑中“笑”、“”、“準、”“煞”等字非破體耶?唐太宗幼習王帖,于碑版本非所長,是以御書《晉祠銘》筆意縱橫自如,以帖意施之巨碑之間者,自此等始。伺候李邕碑版名重一時,然所書《云麾》諸碑,遂字法半出北朝,而以行書書碑,終非古法。古開元間修《孔子廟》諸碑,為李邕撰文者,邕必請張廷珪以八分書之,邕亦謂非隸不足以敬碑也。唐之殷氏、顏氏并以碑版隸楷世傳家學。王行滿、韓擇木、徐浩、柳公權等,亦各名家,皆由沿習北法,始能自立。是故短箋長卷,意態(tài)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jù)其勝。宋蔡襄能得

6、北法,元趙孟頫書摹擬李邕,明董其昌楷書脫跡歐陽詢,蓋端書正畫之時,非此則筆力無立卓之地,自然入于北派也。要之漢、唐碑版之法盛,而鐘鼎文字微;宋、元鐘鼎之學興,而字帖之風盛。若其商榷古今,步趨流派,擬議金石,名家復起,其誰與歸?《南北書派論》元謂:書法遷變,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蓋由隸字變?yōu)檎龝⑿袝?,其轉移皆在漢末、魏晉之間;而正書、行草之分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周、隋為北派也。南派由鐘繇、衛(wèi)瓘及王羲之、獻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鐘繇、衛(wèi)瓘、索靖及崔悅、盧湛、高遵、沈馥、姚

7、元標、趙文深、丁道護等,以至歐陽詢、褚遂良。南派不顯于隋,至貞觀始大顯。然歐、褚諸賢,本出北派,洎唐永徽以后,直至開成,碑版、石經(jīng)尚沿北派余風焉。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于尺牘,減筆至不可識。而篆隸遺法,東晉已多改變,無論宋、齊矣。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于碑榜。而蔡邕、韋誕、衛(wèi)覬、張芝、杜度篆隸、八分、草書遺法,至隋末唐初,猶有存者。兩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習。至唐初,太宗獨善王羲之書,虞世南最為親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然此時王派雖顯,縑楮無多,世間所習猶為北派。趙宋《閣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微矣

8、。元二十年來留心南北碑石,證以正史,其間蹤跡流派,朗然可見。今近年魏、齊、周、隋舊碑,新出甚多,但下真跡一等,更可摩變而得之。竊謂隸字至漢末,如元所藏漢《華岳廟碑》四明本,“物”、“亢”、“之”、“也”等字,全啟真書門徑?!都本驼隆凡荩瑢嶉_行草先路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