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 .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詮釋大學外語翻譯教學的實質及教學方法 [摘要]外語教學中翻譯訓練本身就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一部分。強化翻譯訓練應該與外語教學目標的重新設定結合起來。翻譯教學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翻譯訓練指向語言能力的綜合提高
2、。翻譯訓練本身有很多積極的效果,所謂“母語負遷移”也并不都是負面的。正遷移和負遷移本身是一種忽視遷移正向作用的劃分。將遷移分為自我意識遷移和非自我意識遷移更有利于調動遷移的積極因素。翻譯作為外語教學的必要手段是有效的,但還需完善。翻譯訓練應做到經常性、系統(tǒng)性、趣味性,應注意跨文化的特點?! 關鍵詞]翻譯能力;語言能力;母語負遷移 一、翻譯實踐與外語教學的互動互助關系 大學外語教學目標是一定時期內制定的目標體系,具有可操作性的特點。外語教學的目的是教師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的活動的一種期望,也是對學生完成學業(yè)后整體
3、品質的評價,比如培養(yǎng)各個專業(yè)從事國際交流的雙語人才、培養(yǎng)具有世界公民意識的國際交流人才,等等,這樣的人才在語言方面要求至少是雙文化的語言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母語加外語的拼接,它需要強化訓練。同時,雙語能力培養(yǎng)具有階段性。中國人學習外語的進程,可以說大致有三個境界。第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依靠本族語(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漢語)學習外語的境界,如借助本族語的講解、注釋,依靠口頭、筆頭或心頭的翻譯,使用帶有翻譯的詞典及參考書等來理解外語。這時的翻譯活動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即便是有意識的翻譯也是缺乏系統(tǒng)意識、敏感意識和批判
4、意識的非自主行為。第二,通過外語學外語的境界,如閱讀外語的注釋、講解、參考書、原著、外語講解的詞典等等,提倡用外語思維,體會外語的精神,利用外語建立外語的規(guī)則系統(tǒng)。第三,能在外語和本族語兩種語言系統(tǒng)之間建立聯(lián)系(不是孤立的詞語對號),在兩種語言間自如地來回轉換的境界,這是外語學習者終生追求的目標。一般認為,以上三種境界雖然可能有交叉或平行,但是大體上可以代表由低級到高級的三個階段。但是,外語教學通常在前兩個階段盡可能地避免翻譯。具體的作法是,代表第一個境界的階段,可以盡量縮短,有人甚至主張?zhí)^或繞開直接進入第二境界。大多
5、放棄第三階段的追求,認為第三個階段嚴格說已經屬于翻譯專業(yè)修養(yǎng)的范圍,唯有第二境界是英語學習者的中心。這個發(fā)展模式將翻譯放在最高的階段,這就人為地劃定了學習者的禁區(qū)。我們認為只要控制適當,各種能力訓練可以交叉進行。它們可以互相促進,根據學習者特定的學習任務通過有意識地控制而避免干擾。大學階段所達到的基本能力目標表明,大學生完全具備向第三境界跨越的條件。因此,大學外語教學要重新審視翻譯訓練?! 《?、翻譯訓練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的證明 在外語教學法的歷史上,翻譯法是最早的教學方法。19世紀后期開始了外語教學法改革,同時對翻譯法加
6、以批判,翻譯法逐漸退居次要地位或被融入其他方法(如自覺對比法、自覺實踐法、認知法等)之中,因而成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近些年來有人開始為翻譯法正名,但基本觀點仍然是把它作為有效的輔助手段來認識的。這是一個重大的誤區(qū)。翻譯在外語教學中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我們要論證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假設:外語教學離不開翻譯;翻譯有助于語言學習;語言學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翻譯教學?! 〉谝粋€假設涉及外圍和內部兩個方面。所謂外圍就是涉及外語教學的文化目的性及語言的文化認同等方面。第一,外語教學不可沒有翻譯,立論基礎是原有文化身份的保持和再認識。證明翻譯在
7、外語教學中的有效性,必須假定這樣一個前提,即不管這門語言掌握得如何,已經掌握了一門語言(如母語)的學習者并不準備放棄這門語言,因為放棄一門語言等于放棄這門語言的文化,也就是放棄了原來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認同?;谶@樣一個前提,翻譯成為跨越文化認識自身和他者的主要手段。第二,只有翻譯才能深切體會和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不管我們學習語言還是翻譯,都有主方語言(hostlan2guage)和客方語言(guestlanguage)的差別。漢語對大部分中國人是母語,域外民族的語言則是我們的目的語。我們學習另一種語言時,內心自覺或不自覺地
8、翻譯這種語言,或明或暗地替代、對應、置換。這一過程伴隨著校正、調整對自身和對方的認識。學習語言的鏡像作用就是通過學習語言了解和定位自身。學習者在外語中看到差異便會深入反思差異。 第二個假設“翻譯有助于語言學習”一直是有爭議的,特別是在教學領域。這應該從兩個方面思考:(1)翻譯有助于外語的學習;(2)翻譯有助于母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