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先秦史第二講先秦史史料》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先秦史第二講——先秦史史料導言一、先秦史的學習方法二、先秦史研究的主要機構和學者三、先秦史史料的教學基本要求一、先秦史的學習方法1、具有扎實的閱讀先秦文獻的基本功2、掌握一定的古文字知識,能夠運用古文字材料3、熟悉田野考古材料4、了解民俗學、文化人類學材料5、吸收現(xiàn)當代學術研究成果二、先秦史研究的主要單位和學者1、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郭沫若、顧頡剛、張政烺、楊向奎、胡厚宣、楊希枚、劉起釪、李學勤、孟世凱、彭邦炯、王宇信、楊升南、羅琨、張永山、常玉芝、齊文心、宋鎮(zhèn)豪、王震中等)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
2、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四川省樂山客家人,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著述頗豐,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中國新詩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公認的文化領袖。郭沫若他的主要學術成就是在文字學方面。郭沫若是甲骨學四堂之一:鼎堂。著作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等。在中國上古史和考古學領域中,甲骨學“四堂”的名氣無人不曉。唐蘭先生對四堂的評價是:殷墟卜辭研究“自雪堂(羅振玉)導夫先
3、路,觀堂(王國維)繼以考史,彥堂(董作賓)區(qū)其時代,鼎堂(郭沫若)發(fā)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學研究的歷程與成績,他們的學術貢獻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間,難以權衡出個高低輕重。但若從甲骨學學科理論與體系建設這一角度而論,董作賓先生出力尤多。如果沒有他在科學發(fā)掘甲骨文與斷代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甲骨學這一嶄新的學科或許不會如此迅速地從金石學古老的母體中脫胎出來。顧頡剛(1893—1980),江蘇吳縣人。原名誦坤,字銘堅,是現(xiàn)代古史辨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chuàng)者。是中國近代學術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一
4、位學者,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敖夥徘?,日本學者,特別是名牌大學如東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國學者,惟對于顧頡剛先生和陳垣先生,則推崇備至。”張政烺(1912年4月——2005年),是我國著名的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專家,在古文字學、古文獻學等領域有很高的造詣。已故楊向奎先生曾對聽他講課的研究生說:“在中國,聽過張政烺先生的古文獻課,別人的文獻課就不必聽了?!?93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同年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1946年至1960年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54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60年任中華書局副總編輯。
5、1966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研究員。楊向奎(1910.1~2000.7)字拱辰,著名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他對中國古代史和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被譽為一代宗師。楊先生從青年時代就喜歡靠讀書、靠思維的比較空靈的理論研究,在他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六十余年里,先后致力于中國社會史、經(jīng)濟史、思想史、學術史、歷史地理的研究,勇于探索,勤奮治學,著述宏富,主要學術專著有:《西漢經(jīng)學與政治》等。還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百篇。特別榮譽1999年美國一重要學術團體來信推選他為當年的重要人物ManoyOuYear1997。胡厚宣(1911~1995
6、)甲骨學家、史學家。50年代初,日本幾位知名學者有過一番評說:中國大陸上甲骨研究的第一人者是胡厚宣先生。楊希枚(1916-1993),生于北京,武漢大學生物系畢業(yè),畢業(yè)后約一年進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工作。先擔任吳定良的助理,后來在人類學組,在李濟的囑托下,研究殷墟頭骨。1980年從中研院退休,于1981年前往北京定居,并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并繼續(xù)從事先秦等史學研究。于1993年病逝北京。他從事先秦史和人類學研究,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在學術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先秦姓氏制度研究,二、先秦賜姓制度研究,三、聯(lián)
7、名制研究,四、殷墟頭骨的測量與人種的研究,五、古代史事的考證,六、神秘數(shù)字研究。兩篇書評:2012年8月8號所謂兩篇書評,一個其實是本書,胡厚宣的《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篇幅很小,評的是《中國歷史大系.古代史》,“二十世紀學術要籍重刊”之一,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另一個是張政烺的《評〈中國文字之原始及其構造〉》,收在《張政烺文集》的《苑峰雜著》卷,中華書局2012年。被評的作者后來都是著名的學者了,兩篇評語皆秉持學術標準,措辭嚴厲,不稍通融。胡先生晚年對人說:“那時我年輕啊,要是現(xiàn)在我就不寫這個書了?!焙壬斈?8歲,張先生寫書評時更年輕
8、了,才23歲,還在北大讀本科。不知道張先生晚年是否也悔其少作,不過學術界是很需要這種書評的,特別是中國。李學勤(1933——),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