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景觀·地圖篇” 教學設計 - 松江區(qū)二期課改專題網(wǎng)》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景觀·地圖篇”教學設計民樂學校周麗梅教材分析本章是整個地理教學的開篇。讓學生初步了解地理學科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本章學習的重要目標。本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序言和“地理景觀”。序言部分是對整個地理學科的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地理學什么?!暗乩砭坝^”部分,同步配置了《地理景觀》光盤,從大量的景觀圖片入手,使學生形成表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來理解地理景觀的多樣、差異與變化。第一章地理景觀教學設計(一)序言1、“地理學什么?”可先讓學生各抒己見,談談自己對地理的了解,再組織學生集體朗讀課文內(nèi)容,加深對
2、地理學習內(nèi)容的了解。2、充分利用序言部分內(nèi)容。A、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性回答序言中提出的一些問題。(祖國的國土、南極極光)B、對于牽涉到的一些易于查找的地名,可及時引導學生利用地圖冊進行學習。(德國、墨西哥)C、對于一些相關圖片,可組織學生提出問題,由師或生作答。(因紐特人的冰屋)#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作適當點評,但并不十分強調(diào)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運用這種方式,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地理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簡單問題的回答,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通過學生提問,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學習興趣,也鼓
3、勵了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二)地理景觀1、“千姿百態(tài)的地理景觀”A、觀察P3各張圖片反映的景觀,并進行分類。B、出示幾幅地理景觀圖片(收集學生的旅游照片),組織學生分析每一幅圖片表現(xiàn)的主題,確定所屬類別。C、教師演示如何使用《地理景觀》光盤,瀏覽各種地理景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沒有絕對的界限(山中的懸空寺)2、“地理景觀的地區(qū)差異”A、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組或幾組圖片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找出每一組地理景觀的差異。(P4沙漠、草原、森林,不同地區(qū)的民居)B、組織討論:“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差異?”。(聯(lián)
4、系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歷來鞏固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種方法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C、學生分組對其他幾組圖片先自行進行比較分析,再全班交流。3、“地理景觀的變化與發(fā)展”A、介紹臺灣島、珠穆朗瑪峰等地理景觀的變化。B、學生舉例松江近年來地理景觀的變化與發(fā)展。第二章地圖2.1日常生活離不開地圖2.2熟悉地圖“語言”2.3學看分層設色地形圖2.4學看帶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2.1日常生活離不開地圖教材分析該節(jié)主要敘述地圖的用途和地圖的分類。地圖是地理學習的基本工具。讓學生認識到地圖的重要性,可使學生重視地圖
5、知識的學習,從而為整個地理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地圖的用途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地圖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在教學中可以不必面面俱到,教材P15介紹了目前常見的四種地圖,讓學生了解即可。教學設計1、地圖的用途A、學生思考交流:在什么時候會用到地圖?B、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應出示地圖冊、上海交通圖、長風公園景點導游圖等地圖,并作適當補充和歸納總結(jié)。2、“形形色色的地圖”A、學生觀察P15四張地圖,閱讀相關文字說明,了解他們的不同特點。B、利用教材中的中國政區(qū)圖和中國立體地形圖,引導學生思考“在地圖上
6、查找省級行政區(qū)或地形區(qū)時,分別需要用到那張地圖?”(通過這種練習,使學生能更清晰底認識到兩幅地圖反映的信息不同,從而初步樹立根據(jù)所需信息選擇相應地圖的意識。)2.2熟悉地圖“語言”教材分析掌握地圖的三要素,并學會閱讀地圖,是今后學習地理知識的必備技能。本節(jié)內(nèi)容主要包括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三部分。其中比例尺與方向是地圖的基本要素,對學生來說,難度也最大,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新、老教材對比:方向:地圖上辨別方向的原則、利用太陽、指南針、北極星測定方向(掌握)比例尺:含義公式和表達方式、運用比
7、例尺換算距離、怎樣測距離(學會)、大小不同的比例尺圖例與注記:識別圖例(熟悉一般圖例、學會對照圖例閱讀地圖)關于畫圖:學會(學習)繪制簡易平面圖關于讀圖:學會閱讀和使用常用地圖、理解地圖與平面圖的區(qū)別教學內(nèi)容流程比例尺概念、公式表示方法利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方向一般原則指向標讀圖訓練圖例和注記對照圖冊,了解常用圖例繪制教室簡易地圖教學設計1、“比例尺”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教學:繪制教室平面圖A、在引入比例尺的概念時,可以此說明要繪制教室的簡易地圖,就必須要按一定的比例縮?。籅、在介紹比例尺的
8、含義和公式時,教師可當堂測量教室的長、寬數(shù)據(jù),根據(jù)公式進行換算,從而加深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2、“大小不同的比例尺”A、復習公式,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了解分子、分母和比值的關系。B、學生閱讀P17四幅地圖,并將四幅地圖,按比例尺從大到小排列。C、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D、學生歸納比例尺、顯示范圍和內(nèi)容詳略三者之間的關系。3、地圖知識的學習,是整個地理教學中相對比較枯燥的部分,易采取精講多練的方法,通過反復操練來鞏固所學知識,如比例尺的表達方式的換算、實際或直線距離的量算、在地圖上辨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