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異化翻譯的必要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異化翻譯的必要性【摘 要】本文通過對文化概念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的分析,探討了文化與異化的關(guān)系并從異化翻譯對譯入語文化的豐富和異化翻譯對源語文化的傳播兩方面闡述了異化翻譯對文化傳播的重要性?!娟P(guān)鍵詞】文化傳播異化翻譯源語文化譯入語文化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文化交流的發(fā)展,翻譯作為溝通兩種不同語言文化的橋梁,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地位凸顯出來,各國語言學家和翻譯工處于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從不同的角度對跨文化交流問題進行探討,對翻譯的異化給予了重新審視和廣泛關(guān)注。1.文化1.1文化的定義中國對于文化的定義,可以追溯回
2、西漢,劉向《說苑·指武》中有這樣幾句話: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務。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這里所說的"文化"是與"武力"相對的教化。[1]"五四"運動之后,我國的文化學家對文化的定義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對"文化"一詞的界定影響最大的,當首推梁漱溟先生1920年出版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梁漱溟認為,文化乃是"人類生活的樣法。"梁漱溟把人類生活的樣法分為精神生活、物質(zhì)生活和社會生活三大內(nèi)容,文化的涵義是很廣泛的。1920年蔡元培在湖南演講《何謂文化?》,提出"文化是人生發(fā)展的狀況",并列舉衣食住行、醫(yī)療衛(wèi)生、政治
3、、經(jīng)濟、道德、教育、科學等事。[2]然而,最早把"文化"最為術(shù)語進行定義的是英國被譽為"人類學之父"的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發(fā)表的《原始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定義:"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3]此后,許多西方學者對文化進行了定義,如艾迪生·維斯理認為:"文化是某一特定社會群體在某一特殊時期所形成的風俗、信仰和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音樂及其他所有的人類思維產(chǎn)品。"[4]有這些定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但就文化定義的產(chǎn)生就受其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在其特定的歷史條件產(chǎn)生,而又體
4、現(xiàn)在其語言之中,更何況文化的本身。因此,文化的多樣性的存在就不難理解了。1.2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gòu)成的。各民族間經(jīng)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世界文化呈現(xiàn)出爭妍斗艷、五彩繽紛的景象。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倫理、文學藝術(shù)、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的多樣性。21世紀,隨著國際間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隨著各國人民之間的不斷溝通。向接近的異化翻譯法將越來越廣泛的被采用,21世紀的翻譯將以異化翻譯法為主調(diào)。而且,不同的語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一種語
5、言文字中的某些含義,有時候很難通過譯文用另一種語言文字傳達給讀者,而翻譯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文化的微妙。2004年的國際翻譯工協(xié)會將當年國際翻譯日的主題選定為:"翻譯,多語并存和文化多元性的基石"。這一主題旨在強調(diào)對外開放和民族間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了翻譯在其中發(fā)揮的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其中提出要"保護獨立的個體,多種多樣的文化和各種土生土長的語言",因為"人類的文化多元性猶如自然的生物多樣性一樣必要。"的確如此,我們要允許多樣性的存在。語言、文化本身沒有優(yōu)劣之分,少了它們,世界就沒有那么繽紛多彩。而不同語言、不同文化間需要溝通,翻譯是橋梁,是"
6、媒婆",也是"多語并存與文化多元性的基石"。2.歸化和異化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是翻譯中譯者所采用的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起初的"歸化"和"異化"方法主要應用在翻譯中的語言處理問題上,從語言層面講是應該接近源語語言還是接近于譯入語語言是最初的"歸化"和"異化"之爭的焦點。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翻譯研究發(fā)生了文化轉(zhuǎn)向,同時,"歸化"和"異化"之爭也轉(zhuǎn)向了文化層面的討論,也就是譯文或譯作是應該向源語所賴以生存的文化靠攏還是應該向譯入語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環(huán)境靠攏成為"歸化"和"異化"爭論的焦點。2.1歸化和異化的定義1813年,德國古代年語言學家、翻譯理論
7、家施萊爾馬赫在"論翻譯的方法"中提出翻譯的途徑"只有兩種:一種是盡可能讓安居不動,而應到讀者去接近;另一種是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而應到去接近讀者。"[5]施萊爾馬赫只提出了兩種方法,這是對歸化和異化最初的提法,但并未明確兩種方法的名稱。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o韋努蒂在其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書中,將第一種方法稱之為"異化法",將第一種方法稱作"歸化法"。[6]概括而言,異化法要求譯者向靠攏,采取相應于所使用的源語言表達方式,來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而歸化翻著要求譯者向目的語的讀者靠攏,采取目的已的讀者所習慣的目
8、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劉艷麗,楊自儉(2002)對于歸化和異化的界定更加明確了歸化和異化研究范疇: